南海刑警陈锋冲锋在打击犯罪最前线
小案不小办 他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


■陈锋指导队员对案件进行分析。
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民警对现场进行勘查(受访者供图)。
“陈队是老刑警了,经验丰富,果断担当,在办案时善于分析研判,寻找案件突破点。”在南海公安分局刑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林澍霖看来,刑侦大队九中队副中队长陈锋是冲锋在打击刑事犯罪最前线的打击多面手、破案全能王,展现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从警26年,陈锋参与侦办过命案、盗窃、“两抢”等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今年以来,陈锋以身作则,带领队员扎根南海辖区,深入侦查各种侵财类案件,取得累累战果,还侦破了南海区近年来首宗文物被盗案。
今年1月至7月20日,陈锋共参与九中队侦破的案件44宗,抓获嫌疑人64人。
打击文物盗窃守护传统文化
一夜之间9扇古窗花不见踪影,这是今年5月发生在狮山小塘的一宗案件。
5月7日,小塘一位事主发现,自家无人居住的老屋内窗户上的古窗花都不见了,但在前一天,这些窗户还都完好无损。事主马上报警求助。
“派出所勘查发现该案打击难度较大,上报至刑侦大队。”陈锋表示,该案一交到他手上,就立即部署工作,一面组织专班跟进,加强现场勘查;一面加强与上级部门、文物部门沟通,鉴定古物价值。
经勘查,民警发现嫌疑人在攀爬入屋时留下的痕迹,同时将现有的古窗花送至省里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这是民国时期的南釉陶窗花。“我们循线索锁定了嫌疑人,发现他在几年前就曾有前科,但因为证据链不完善,当时没能将他绳之以法。”陈锋表示。
按市值算,这些古窗花价值并不高。但在陈锋看来,盗窃文物,有可能盗走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这一次决不能再让嫌疑人逃脱。
在拿到鉴定结果的基础上,陈锋积极与法制部门和检察机关沟通,进一步完善证据链,并于5月13日抓获嫌疑人。目前,该案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这是南海区近年来破获的首宗文物被盗案,也是陈锋及其团队打击涉文物犯罪的一个缩影。南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不少私人养护的古建筑,由于缺乏必要的安防措施,这些古建筑成为窃贼眼中的“肥肉”。除了盗销文物,涉文物诈骗、故意损坏文物等犯罪行为也时有发生,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新挑战。
“目前,涉文物犯罪的打击和认定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制度框架,有些涉文物诈骗手法比较新颖,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陈锋说,尽管如此,他们也将坚决与犯罪分子较量,守住文物安全红线、底线和生命线,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
打击涉文物犯罪,只是陈锋工作的一部分。自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陈锋一直坚守在打击刑事犯罪的前线,从命案等大要案的侦办,到盗窃等侵财“小案”的办理,凡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他都冲锋在前。
“打击犯罪不分大小案,我们一直秉持‘小案’快破的理念,尽快破案,尽力挽损。”陈锋所在的九中队,主要负责打击盗抢销违法犯罪活动和接触性犯罪活动,如盗窃、“两抢”、街面诈骗等。
2020年12月18日凌晨,在桂城某小区,一嫌疑人趁一住户家中无人,利用电锯切割室内的保险柜进行盗窃,盗走总价值约30万元的首饰。
陈锋在侦办该案时发现,嫌疑人不仅作案手法猖狂,还具备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但在经验丰富的办案民警面前,嫌疑人的这些反侦查举动只是徒劳。经循线追踪,陈锋迅速锁定嫌疑人曾某,并带队在平西将其抓获,起获部分作案工具,及时追回被盗赃物,而此时距离案发仅过去12个小时。
还有一些案件,是真“小案”,却是民生所系,快侦快破有助于平民怨、得民心。“小案不小看,小案不小办,才能给群众看得见的安全感。”陈锋说。
今年5月,家住桂城石石肯的谢先生报警称,他的一条狗被2名男子盗走。接报后,刑侦大队迅速成立专案组,指派陈锋带队跟进。通过与派出所联动进行研判,陈锋发现2名嫌疑人与另外2起偷狗案件也有关联,于是并案侦查。经过连日摸查,专案组成功锁定嫌疑人刘某、王某的落脚点,并抓获2人。目前,2人已被刑拘,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通讯员许嘉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