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7月2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泉州跻身世界遗产 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6处
    • 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 中国军团再夺3金
    • 南海高中生今起开打新冠疫苗
    • “十三五”期间 我国实现每25万人 拥有一座博物馆
    • 过去五年 全国人民法庭 结案超2000万件
    • 南海联姻清华 共建西樵山书院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南海美好未来

    第A02版:要闻

    • 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狠抓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落实
    •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南海与清华联姻 开辟文创新跑道

    第A03版:要闻

    • 从科创到文创 向创意城市转型

    第A04版:文明佛山

    • 镇街都建青少宫 服务阵地在身边

    第A05版:要闻

    • 大湾区命题:广佛全域同城如何再深入?

    第A06版:要闻

    • 全面调整政策让南海经济建设重现生机
    • p20

    第A07版:要闻

    • 实地体验“揪”问题 现场改进“提”服务
    • “被困的都是亲人,再累也要坚持”
    • 获72金44银44铜 夺得团体总分第一
    • 本科批次缺额院校 今日开始征集志愿

    第A08版:理论周刊

    •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开创南海美好未来
    • 理想信念高于天 红色家书铭誓言
    • 征稿
  • 数字报首页

A05:要闻

大湾区命题:广佛全域同城如何再深入?

南海区政协专题议政会邀专家学者委员共聚一堂,为广佛全域同城“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2021年07月26日

    ■航拍三龙湾南海片区文翰湖公园。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袁奇峰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龙建刚

    知名学者、资深媒体人、佛山市委政府城市管理委员会专家团顾问

    胡智勇

    南方新闻网副总裁、南方+客户端副总裁、高级记者

    ■广佛地铁的开通,让两地市民出行更便利。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今年广佛同城化建设迈入第十二个年头。站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广佛极点”的新的历史节点下,近年来,广佛两市提出推进全域同城化,规划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

    南海作为广佛同城先行区,广佛全域同城如何再深入?广佛产业协作如何共建共享?这一话题引起了南海区政协的关注和委员热议。7月23日,南海区政协召开专题议政会,邀请专家学者委员共聚一堂,为广佛全域同城“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政协调研

    “取经”省外同城化城市寻求全域同城再突破

    自2009年3月,广佛两市签署《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拉开同城化发展序幕以来,广佛同城从最初的交通先行到如今产业互动、政务互认、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但“同城化工作机制存在大量空白,没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广佛合作范围比较局限,合作内容比较单薄”“同城的区、镇街两级没有明确的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等这些问题制约着广佛全域同城深度融合。

    南海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黄庆添介绍,面对区域和城市发展的激烈竞争,广佛全域同城正走上“新风口”。为此,南海区政协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委员赴省外同城化城市“取经”,充分参考借鉴国内相关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南海区的实际情况,撰写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携手构筑广佛极点,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共赢”》。

    南海区政协副主席李耀茂表示,广佛区域同城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顺势之为。接下来,南海区政协将要立足新时代对政协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协商议政形式,广搭平台、广开言路,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各专委会、镇街工委会和广大政协委员的主观能动性,深入一线,为区委区政府决策多建诤言、多献良策。

    专家论道

    “三龙湾—白鹅潭—千灯湖”抱团一体化发展

    袁奇峰将广佛同城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同城生活,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

    “南海大量中小企业的技术源头来自广州,这就是人才、技术要素的流动。”袁奇峰认为,相比其他区域的同城化,广佛同城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素先行、市场一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成为推动两地不断同城合作的内生力量。

    如今,伴随着同城化的不断深入,广佛两地同城行动、同城互动越发密切。但在国家对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强强联合,极点带动”的空间发展要求中,唯独广佛没有共同合作平台。

    袁奇峰表示,“广佛”与“深港”“珠澳”同为三极之一,承载着对湾区的极点引领使命。其中,深—港、珠—澳均有国家级合作平台(前海、横琴)作为支撑,广佛也亟需设立高等级的合作平台,共建湾区新增长极,拓展两市合作的高度、深度、广度。

    “在佛山南海和广州荔湾交界处存在三个平台:千灯湖、白鹅潭、三龙湾,这三个平台能否连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广佛同城?”在袁奇峰看来,当前荔湾区全力打造白鹅潭沿江总部经济带,南海区正在推动千灯湖北延,同时还承担着三龙湾主要功能区建设,而在这三个板块之间,目前还有不少价值洼地,如果能够把荔湾和南海的科创、制造资源整合在一起,在这一片洼地打造科创产业,则有望与三个战略性平台形成联动,打造整个珠江三角洲、大湾区西岸的先进制造业走廊的北部极点,成为“广佛第三极”。

    推动南海东部地区再创辉煌

    “1992年,我来南海采访,黄岐、盐步是我印象中最富裕的地方。”龙建刚回忆,那时大批广州人到南海置业安家,在广州人的心目中,黄岐就是广州的“中山九路”。

    黄岐、盐步被称为“广佛黄金走廊”,龙建刚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靠近广州,最先承接大城市的外溢效应。地段塑造了黄岐、盐步的昨天,但仅凭这张旧船票却很难登上明天的客船。

    让龙建刚觉得可惜的是,黄岐、盐步现在用地混杂、产业低端,从价值高地变成了价值洼地。“南海的当务之急是要让曾引领南海改革开放的东部地区重新焕发精神。”他表示,要重新唤醒东部地区,需要大刀阔斧地对低端产业进行改造升级。

    这一看法也恰好与袁奇峰教授的提议相呼应,要让“三龙湾—白鹅潭—千灯湖”形成三位一体、抱团发展的态势,成为广州主城区、佛山主城区之后的广佛第三极,盐步、黄岐一带的提升和改造势在必行。

    同时,龙建刚也表示盐步、黄岐一带的提升和改造绝不是一条坦途,要做成这件事情,南海必须有砥砺前行的勇气和智慧、百折不挠的定力和韧性,需要有应对最复杂、最困难局面的战略和战术准备。

    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们经常说广佛同城,到底什么是广佛同城?”胡智勇认为,“同城化”的本质是要素的同城,也就是两个城市的要素资源像在一个城市里一样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不受城市距离和体制机制的约束,并且实现城市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均等对接。

    胡智勇提出,广佛同城进一步发展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政府在人才、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引导性作用,以服务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价值定位,以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发展主题,寻求广佛全域同城化再突破。

    “广州和佛山的关系应该是‘你服务我,我离不开你’。”在胡智勇看来,两地对广佛同城的诉求是不一样的。相比广州同级政府,佛山区、镇两级政府发展的自主权限更大,南海积极主动为广州提供政策利好,有利于双方资源互补,优化市场空间,更好服务企业,推动广佛产业互动,共同发展。

    胡智勇认为,同城化发展要在尊重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允许城市之间市场资源自发选择发展空间,当佛山有具体措施服务于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时,能更好地推动两地深度融合。广州要发展实体经济,佛山则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胡智勇建议广佛同城要以全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主题,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极点。

    南海行动

    推动重大平台建设加强交通路网对接

    广佛同城下一步如何推进?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简陆芽介绍,南海将把广佛全域同城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密结合,发挥南海区广佛同城化前沿阵地的独特优势,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强两地间重大平台共建、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共治、民生服务共享。

    在推动重大平台建设方面,南海将率先建设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先导区,全力配合广佛荟、香港理工大学广佛校区的建设,加快季华实验室二期建设。同时,加强“白云—南海”片区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印发实施《白云—南海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片区建设方案》,启动区二期约800亩土地整备工作;加强“荔湾—南海”片区联动,加快完成“广佛湾概念规划和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工作,选出深化设计单位。

    在加强交通路网对接方面,南海将继续优化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积极推动广州至广州南联络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原广州地铁28号线)等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配合推进玉兰路—港口路过江通道工程(港口路北延项目)、龙溪大道改造优化、广佛大桥系统工程(原大坦沙大桥工程)、沉香大桥工程、碧江大桥系统工程、广佛同心桥工程等重点工程。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驱动下,广佛强强联合、融合互补,发挥极点带动作用已是大势所趋。”南海区副区长黄颂华表示,南海抢抓广佛全域同城的发展红利,将奠定南海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区域竞争优势。而南海区政协关注“推动广佛全域同城”这个话题,组织相关专家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充分参考借鉴国内相关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南海区的实际情况,拿出了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既有高度,也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据了解,广佛合作最近喜事连连,“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项目正在全面铺开。下一步,两市还将推进成立广佛规划委员会,探索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持续推动《广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方案》等一系列重大规划方案报批和落地实施,落实人才合作协议共建“广佛制造业人才走廊”;印发实施全域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布局未来五年同城化工作,一系列重磅举措将持续支撑广佛全域同城化成为全国同城化的典范和标杆。

    委员声音

    广佛同城能否互给一些“特权”?

    “聚焦两地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广佛两地要加快建立统一的数据建设管理运营平台,构建统管两地的“数字大脑”,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建立跨区域协同数据共享体系,打通智慧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大数据产业协会会长、广东金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任泳谊

    “广佛两地要打通行政藩篱,从打造大湾区“广佛极点”的角度共同考虑交通建设布局,南海要放大作为先行区发展洼地的优势,吸引更多广州人才、创新资源进驻,让广佛地区形成制造业的创新链条,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桂城总商会会长、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伟明

    “广佛同城如何在产业生态同城上再突破,在错位中共同发展呢?广佛同城现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南海能否把广州市南沙自贸区享有的政策平移到南海东部三镇,这对制造业大区的南海来说非常利好,从企业到高层次人才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这都是利好的同城红利。”

    ——南海区政协委员、南海区汽车行业协会会长、佛山市南海禅昌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越宁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郑慧苗通讯员叶宁邹永榆(署名除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