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孙芬玲:
社会治理有妙方 服务群众有担当

■桂园社区同享党支部组织生日会活动,孙芬玲(右)为生日的党员庆生。

走进桂城街道桂园社区,亭亭如盖的大树无声地提醒着往来的人们,这是一个“有些年岁”的“老”社区。而进入社区,干净整洁的道路、和谐友爱的邻里关系又处处显示出它的青春与活力。桂园社区如今面貌的焕新,离不开核心人物——孙芬玲。她从1988年1月进入桂园社区工作,从事社区工作30多年,基层经验丰富,先后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23年,担任党组织书记16年。2020年1月,孙芬玲从社区一线退休,又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桂园社区同享党支部书记,继续在社区里发光发热。她曾被评为“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佛山市先进个人”“南海区先进党务工作者”等,近日被评为“佛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楼长制重构治理网格
作为南海最早的社区之一,地处禅桂交界的桂园社区曾以交叉管理问题层出、公共设施落后为人们所熟知。但随着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桂园工作法”的推进,社区治理格局之变由内而外展开,当中离不开孙芬玲的指导和带头。
其中,让居民津津乐道的,当属水运大院无物业管理小区自治之路。2004年,因物业收费与管理问题,水运大院原物管单位退出。2007年,桂园社区党委牵头,在大院开展无物业管理小区自治探索,首届小组成员有一半是党员。
由于车多位少,“十分紧缺”的车位让大院邻里关系“十分紧张”,自治小组成立后,每年重画一次停车线,组织车主抽签停放,并号召党员主动把好的停车位让给群众。
2016年,以南海区全面推广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为契机,桂园社区党委按网格设立6个党总支,党总支之下按院落、相邻楼栋设立23个党支部,并在楼道推行楼长制,选出200多名楼长,其中党员楼长80名。
“楼长和自治小组是社区党委和居民之间的桥梁和润滑剂、社区治理的‘好帮手’。”孙芬玲表示,以楼长制为基础、自治小组为平台的治理机制,实际上是把小区治理的主动权交给群众,社区党委做“导演”、居民当“主角”,支持居民实现自我管理。
如今,社区多年前的散乱状态已不复存在,社区党委形成了号召力和凝聚力,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愿望更加强烈。
不忘初心服务好群众
2020年1月,孙芬玲从社区一线退休,但她不忘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和作为,主动担任桂园社区同享党支部书记,将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心血继续奉献在为党组织建设、为群众服务上。
按照社区党委要求,她力抓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利用社区图书室、“长者学堂”等平台和学习强国、微教育平台和微信群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教育,为支部党员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强化党员政治思想觉悟。
疫情期间,她主动参与防疫工作,带领支部党员程叔和金俊等志愿者到小区出入口值岗,帮助居民量体温和资料登记,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和派发口罩等。此外,还带队走进企业,关心支持他们复工复产。
一直以来,桂园社区党委定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孙芬玲积极参与,组织党员志愿者上门慰问老党员和困难群众,接访居民反映问题,为有需要的长者提供帮助。去年重阳节期间,孙芬玲带领10名党员志愿者参加社区举办的“庆重阳”志愿服务,带头捐款购买物品给金婚长者送去节日慰问,其开展的志愿服务也得到居民大力认可。
“每当社区有中心工作需要开展,她都会到社区咨询是否需要帮忙,努力协助社区开展工作。”桂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说,尽管她已经退休,却非常关心在社区一线工作的旧同事,了解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传授工作经验和方法,并传递社会正能量,“俨然是我们的知心大姐姐”。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