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会议
集中审批职能线下办转向网上办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婷通讯员/南政数宣)昨日,南海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工作会议。今年在深化推进扁平化改革基础上,南海区将推出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这也意味着南海将以更大力度再造行政审批流程,把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向纵深推进。
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是南海区今年的重点工作项目之一,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积极响应市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的具体行动。
早在2010年,南海区就在全省率先形成“15分钟行政服务圈”,实现区、镇(街道)、社区三级办事大厅全覆盖。2020年,南海区在全国首推政务服务“扁平化”改革,撤销区级服务大厅收件窗口,区级中心547个事项全部下沉至镇(街道)实施,全区超过97%的业务在镇(街道)和社区办理,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区政数局有关负责人说,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按“集中为原则、不集中为例外”的要求,将区有关部门的审批服务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将镇(街道)实施的与企业、群众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审批人员向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实体大厅集中、将政务服务事项办理从“线下办”向“网上办”集中。
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是一场政府的“自我革命”,各镇(街道)、各部门要抓准工作关键落脚点,积极稳妥推进这项改革工作。下一步以“集中审批职能、推进放权赋能、提升网上服务能力、提高审批效率”为主要任务,在全区区级审批部门及大沥镇、西樵镇两个试点镇全面铺开改革。
按照这一改革的部署,南海区接下来将尽可能地压减部门行政审批环节,减少业务件流转时限,整合优化审批流程,切实改变职能分散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另外,还将加快推进放权赋能,积极向省、市争取更多事权下放,对仍在区级实施的事项按“应放则放”“能放尽放”的原则,最大限度向各镇(街道)下放实施,赋予镇(街道)更多审批自主权,让基层释放更多改革动力和活力;加大数据赋能,以数字为驱动,用数据来判断,加快推进电子签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等应用服务,不断提升网上可办率,并推出更多的秒办、智能办事项,使不见面审批、不出门办事成为服务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