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爱车小镇:
首创“混合开发”打造村改样板


■爱车小镇项目一期预计今年10月对外亮相。
开栏语
2019年7月,南海区获省委深改委批准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实验区,是新时代赋予南海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使命,是推动南海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必由之路,是南海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起来的重要抓手。
2021年是实验区建设方案实施的第二年,也是实验区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南海将以更强决心深化改革开放,加快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推动土地结构性调整。即日起,珠江时报推出“南海地改样本”专栏报道,探索各镇街在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方面的亮点和经验。
在南海,有车一族对海八路旁的华南汽车城应该不会陌生,它是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汽车品牌最集中、功能较齐全的汽车销售市场之一。可以说,它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爱车一族的乐园。
很快,这里将迎来大变身,崛起一座以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文化旅游、餐饮娱乐、酒店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汽车文化产业小镇——爱车小镇。该项目是南海区重点打造的20个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示范项目之一,项目以打造村改工作样板工程为目标,示范意义强,将对南海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改革创新(简称“南海地改”)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建设汽车文化产业小镇
行驶在海八路上,路两边的华南汽车城,一座座4S店依次而建。从1999年开始打造的华南汽车城,目前已经集聚了大批围绕汽配衍生的上下游配套服务业,有汽车销售商户70余家,4S店40多家,年销售额超百亿元。
但随着经济和城市的高速发展,华南汽车城开始暴露出一连串问题:功能单一、服务档次不高、空间布局杂乱、土地利用价值低……产业提升改造,成为必选路径。2017年,南海区谋划新一轮城市更新十大示范片区,爱车小镇项目被列入其中,成为南海区产业提升改造的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爱车小镇项目将分两期改造,首期总投资超100亿元。项目整体建成后,将会形成70万平方米体量、8万人口左右规模的集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汽车赛事、汽车文化旅游、行政办公、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汽车文化产业小镇。预计将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人流量超500万,贡献GDP超100亿元。项目一期已于2020年3月开工,预计今年10月对外亮相,项目二期也将在3年内完工。
实现政企村多方共赢
爱车小镇项目首创了“混合开发”模式,即“国有+集体、住宅+产业、出让+出租,以产业开发为主、住宅开发为辅”的土地复合利用方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跨界共建,调动各方参与改造的积极性,连片改造为融合住宅、商服、生产等功能的综合性项目,推动城产人的高度融合。
“爱车小镇所在地块的性质既有国有的,也有集体的,地块出让时就明确了国有土地将局部改为住宅,部分改为商业办公场所。”桂城街道城市更新办主任叶嘉球介绍,通过“混合开发”,几块地“打包”发展,以此达到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意图,同时又能平衡社区层面的经济账,保障权属人的利益,实现多方共赢。
按照规划,完成改造后的爱车小镇,将串联起佛山中轴线与千灯湖轴线重点区域,进一步拓展佛山中轴线北门户片区空间,同时还有望推动叠北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汽配等产业集聚、沿线城市景观提升。
爱车小镇发展成如今的样子,叠北社区党委书记庞朝汉感慨万分。“以前汽车城收益低、产能低,现在改造后租金将上升,土地将增值,大家能都享受到城市更新的红利。”庞朝汉说,这样不仅留住了“母鸡”,还让它继续为村民“生蛋”,继而孵化出更多的“小鸡”,能为村集体、企业、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
“南海区如何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爱车小镇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南海区委农办常务副主任、区委改革办负责人丁坚表示,通过剖析爱车小镇的发展模式,可以进一步了解南海地改创新的意义,对于珠三角其他地区而言,这种探索也具有借鉴意义。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罗慧杜建新李芳毅图/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