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配合 24小时完成核酸检测
大沥黄岐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高效服务获居民点赞

■社区工作人员搀扶长者做核酸检测。

■工作人员深夜还在铺设网络。
5月31日晚上11时多,在黄岐社区辖区西环路桥底下,工作人员还在紧张地铺设无线网络设备。
这个被临时决定用作社区核酸检测的采样点,面积约3000平方米,还没装修完毕,第二天一早就迎来它的第一波客人——全体黄岐社区居民。
准备
一天时间,桥底篮球场改成核酸采样点
黄岐社区这次的核酸检测采样点位于西环路桥底,是黄岐社区居民黄永耀经营的能量篮球幼少儿培养中心所在地,原计划6月开业,但最近广佛交界处的疫情打乱了他的节奏。
在这个晴雨交替的季节,居民排队等候经常会“湿身”。作为社区居民,黄永耀曾参与过第一轮核酸检测,彼时的采样点场地较小,且居民大多需要在户外排队,得知黄岐社区想借用这一大片场地,黄永耀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还在一天不到的时间里积极协调装修进度。用他的话来说,这一次是让这片场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打扫场地、增设电路、增加照明系统、设立指示标识、设置行走通道……黄岐社区与黄永耀紧密沟通,半天之内把采样点布置得井井有条,桌椅、分隔栏、电脑、风扇等经过货车一趟趟运来,到5月31日晚上7时左右,现场布置基本成型。
“天气预报说明天会下雨,这里的遮雨棚要再延伸,今晚要多搭一个,要尽量减少天气对群众的影响!”黄岐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焯礼及社区“两委”干部,不断在场地走来走去,结合医务人员的建议,再根据第一轮检测的经验仔细分析研判,现场功能分区设置更合理,硬件设施增加了不少,医务人员所坐的椅子,也都换成有靠背的。
考虑到第一轮核酸检测用两天半采样了接近2.5万人,这次则要在24小时内完成,工作难度有所提升,黄岐社区在现场连夜铺设无线网络,只为让手机信号弱的居民能连上WIFI,顺利录入信息以更快完成采样。工作人员也加紧商讨分工,包括现场的站位。
服务
湿透衣服,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并肩作战
6月1日早上7时22分,黄岐社区居民程思敏正在赶往集合地点的路上,她即将参加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服务工作。和她一起报名的,还有10个人。
经过前一晚的视频学习,再结合线下培训,程思敏又学会了一个新花样——“葵花码”,这是广东省卫健委专门开发用于核酸检测的系统,人们可通过手机填写个人信息。程思敏的工作就是帮助不熟悉手机操作的长者居民完成信息录入。
“先出示粤康码,然后扫描葵花码,填写完成后向信息录入区的工作人员出示生成的二维码。”治保队员一遍遍地向排队的居民喊话,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年轻人轻易就完成操作,较年长的人在志愿者和治保队员的帮助下也能顺利完成操作。
连续工作了5小时后,程思敏看到排队的人少了些,才停下来简单吃个午饭。吃饭的时候,她还不时望向排队的队伍。“你看,原来都湿透了,穿着蓝色防护衣的时候还没察觉到,脱下来才发现。”吃饭的时候,她的志愿者同伴向她展示被汗水沾湿的衣服,稍稍打断了她的思绪。
程思敏曾就读卫校,也曾在医院实习,个人原因最终没能成为一名医护人员,最近的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让她有机会和医护人员站在一起“战斗”。“说话多了嗓子有点哑,脚也有点累,但这是一次有独特意义的志愿服务,我格外珍惜,内心也无比振奋。”程思敏说。
奉献
心怀责任,凝聚力量服务好居民
5月30日晚上才结束支援桂城街道核酸检测的工作,休整了一天后,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朱晓珊随团队又来到黄岐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支援大沥镇开展新一轮核酸检测。来到这里给她的第一感觉就是空旷、通风且人手充足。“11个采样卡位,对于社区来说配置很高了。”朱晓珊希望尽快排除各项不稳定因素,让这里的居民都能恢复正常生活。
本次核酸检测与第一次核酸检测不同,居民可根据采样窗口工作进度单人排队,增加了灵活性和医护人员采样的效率。原本配备12个信息录入卡位,不能最大程度发挥采样点的高效作用。为此,黄岐社区紧急调配信息录入点的中、晚班工作人员提前上班,20个信息录入卡位“火力全开”,让采样环节满效率运转,排队居民的前进速度加快了,整体效率提升了不少。
“我是被安排上中班的,但收到通知说人手紧缺,就马上赶过来提前上班了。”黄岐社区工作人员陈安妮等人赶到现场开了个小会后就迅速投入工作。被问到如何调节休息时间时,陈安妮淡定地说:“没问题,我们可以找机会轮流休息,社区有需要,我们就会全力完成好这件事,防疫是大事,休息是小事。”连续坐在电脑前三个小时,陈安妮趁着二十秒的人流空档期,站起身捶捶腰和脖子,然后又充满热情地向走近的居民招手示意,让他们过来录入信息。
临近中午,气温又高了一些。黄岐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改变队伍走向,引导社区居民绕进桥底阴凉处继续排队。同时,降温用的冰块运到队伍各个部分,融化后的水流到篮球场地面上,工作人员细心地清理走积水,避免居民滑倒。
“我们发动了200名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员、志愿者、社工、治保队员等,全力保障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任务。”陈焯礼介绍,5月31日社区发布核酸检测的通知后,社区居民都积极响应,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广泛发动下,不少家庭都由年轻人主导,为全家人提前准备葵花码信息录入,让当日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效率得以提升。
配合
相向而行,共筑社区防疫长城
大桥下,何师傅一身橙色的环卫衣服十分显眼,带着扫把不停地扫动地面。平日里负责绿化维护的他,收到6月1日负责核酸检测点等候区以及出口处环卫工作的安排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何师傅说:“现场秩序良好,地上几乎没什么垃圾,大家也很配合垃圾分类的工作。”
队伍里,人们不时探头张望前方,尽管天气炎热,大家依然耐心等待,主动配合工作人员的分流措施,保持人与人的距离。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小孩、孕妇和七十岁以上长者可以享受“绿色通道”,黄岐社区长者居民李锦盛就是受益者之一。“我在特殊通道排队,志愿者帮我在‘葵花码’小程序进行信息录入,然后在工作人员指引下去做核酸检测,体验很好。”李锦盛分享说,两次检测都很顺利,工作人员服务周到,排队的居民都自觉配合指引。
“谢谢你们,大热天穿着这身衣服真是太辛苦了!”有市民在采样区坐下后,留意到面前医护人员的护目镜里挂满汗水蒸发的水珠,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清晰的指引、舒适凉爽的环境和周到的服务,让黄岐社区居民黄玉琳和她的朋友对此次的检测过程大加赞赏。她认为,政府推行的各项举措,如果每个人都积极有序配合,相关工作开展会更顺利,所以自己早早根据社区发布的葵花码填写好资料。
“只要大家都一条心做好防疫工作,没有什么困难能阻挡我们。”李锦盛整理好口罩,缓缓往家的方向走去。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吴志恒实习生何燕慧通讯员刘成李雪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