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接力 见证采样效率与温情
带你直击南海最大核酸检测采样点现场,听听这里发生的动人故事

■志愿者在现场维持秩序,提醒市民要保持一米间隔。

■公安民警引导老人进场进行核酸检测。

■医护人员专注地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脸上早已挂满汗水。
“这边排队!快进来避雨!”6月2日下午,暴雨突袭桂城,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外,南海公安分局桂城派出所综合室辅警麦颖佳还没来得及穿上雨衣,便急忙招呼排队市民有序入棚避雨。
这里是南海最大的核酸检测采样点,于5月30日正式启用。如今,该采样点日均采样数约1.3万。
高效率运转背后的故事,就藏在从排队区到采样区短短100米的距离中。这里有卫健部门、桂城医院的提前筹谋,有医护人员的无畏冲锋,有警辅人员的日夜坚守,有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有市民群众的默契配合。
6月2日,记者实地探访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见证了这百米之内的效率与温情。
入口处
一抹“警察蓝”维持秩序
“得知这里已经开放服务后,今天就赶紧来做核酸检测。”6月2日上午,家住桂城南约的黄家豪来到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入口处,加入到排队人群中。
此时,黄家豪与采样区的直线距离大约有100米,在他前方不远处,一抹“警察蓝”格外显眼,原来是警辅人员正引导大家有序排队,亮码通行。
“早上7时30分我们就到岗了。”麦颖佳说,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执勤,每次都是从早上8时坚守到晚上12时,中午会有短暂休息时间。
执勤期间,麦颖佳主要负责的工作是维持入口秩序,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服务。比如,排队市民中有部分不太会操作智能手机的中年人,麦颖佳便教他们操作,登录粤新冠检测微信小程序,提前填写好个人信息,以减少等候时间。
“有几位阿姨不会操作,我帮她们搞定后,她们竖起大拇指给我点赞。”麦颖佳说,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得到市民的肯定和认可,他感到非常开心。
这几天,麦颖佳已经去过好几个采样点,裸露在外的两臂也黑了不少。一天前,他刚结束通宵执勤工作,短暂休整便再上岗;时间再往前,他在桂城天河城广场核酸检测采样点执勤时,被淋成了“落汤鸡”,“现在有经验了,我们都带上了雨鞋和雨衣,以备不时之需”。
“我们的警辅人员主要负责采样点外围的秩序维护工作,周边还有交警指挥疏导交通,形成一个外围保护圈。”桂城派出所副所长温庆祥表示,外围秩序不能乱,这是公安部门的职责所在。
为保障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桂城派出所日均投入警辅治力量20人次到该采样点。同时,警辅人员还会适时开展反诈宣传,防疫、反诈同步推进。“目前该采样点的整体秩序比较良好,我们会继续做好安保和服务工作。”温庆祥说。
排队区
一群“红马甲”贴心服务
“来之前做好了排队2个小时的准备,没想到这么快就排了一半。”出乎黄家豪意料的是,20分钟后,他就已经排到了队伍的中段。
排队区内,最引人瞩目的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你好,麻烦扫一下葵花码,录入您的详细信息。”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队员王雨主要负责引导市民扫描葵花码进行信息录入。市民录入信息后,便可到登记区进行身份登记,领取身份信息条形码。
除了排队区,王雨还会在绿色通道区域帮助长者扫码录入信息。半天下来,来回跑动的王雨全身已经湿透了。暴雨来袭时,他已经分不清自己身上的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
“请核对姓名、电话、身份证。”“请拿条形码到前面排队。”“请重新填写个人信息。”……在登记区,志愿者们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上述话语,提醒市民做好登记核对。
信息核对结束后,登记区及采样区的志愿者无缝衔接。“人员信息登记表就像一个接力棒,我们就认准这个接力棒,将市民接过来,引导到采样区。”志愿者小陈说。
“我们的队员主要负责查看粤康码,引导和帮助市民扫描葵花码录入个人信息,协助维持队伍秩序等。”佛山菠萝救援服务中心理事长王治勇说,当天他们派出18名队员到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开展志愿服务,预计未来几日日均派出人数会在15人以上。
“志愿红”“菠萝人”只是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者队伍中的两抹色彩。共青团南海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检测点启用后,他们每天向社会各界招募志愿者人数超100名,主要包括社会招募和团体招募。6月3日起,志愿者人数将增至每日180人,并通过定岗定责、分工协助,高效有序地推进该检测点的核酸检测工作。
采样区
一群“白衣天使”连续奋战
排队等候约40分钟后,黄家豪来到了采样区。由四五个长方形帐篷组成的采样区里设置了十个采样位,每个采样位前,都有2位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他们正在为市民进行核酸检测并留样封存。
抬手示意、拆开采样器、采集咽拭子、洗手消毒……这些简单的动作,负责采样的医务人员每天要重复数百次。
“我现在有点机械性地做这些动作,感觉已经有了肌肉记忆。”给黄家豪采样后,护士曾志娟边说边按出洗手液进行消毒,准备为下一位市民采样。
数据为证,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的开放时间为早上8时至晚上12时,仅6月1日,该采样点的采样标本数就超过12900份。16个小时,960分钟,10个采样位,这意味着每个采样位每分钟最少完成一次采样。
桂城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军介绍,目前在南海体育馆内共有14个登记位、10个采样位,医务人员分3批轮岗,每批次20人。这样高强度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物资保障和人员调配显得格外重要。
做完核酸检测采样准备起身时,黄家豪瞥了一眼旁边,发现一名身形瘦弱的女医务人员正拖着一个大箱子走来,只见她将物资放在各个采样位上,身上的防护服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这名女医务人员就是桂城医院护理部主任张咏媚,是南海体育馆检测点后勤组的一员。“一天最少要打三四十个电话,沟通各种事情。”因为长期说话,张咏媚的声音早已变得沙哑。因为需要长时间站立、搬抬物资,她开始腰疼,走路时,她会把手放在腰上支撑,以缓解疼痛。短暂休息过后,张咏媚又要执行一项新的工作安排。
这边,张咏媚打着电话沟通协调物资。那边,黄家豪在咨询完出检测结果的时间后,也走出了采样区。
“40分钟里,我一边玩手机一边等待,已经觉得很热很累了,难以想象他们有多辛苦。”黄家豪说,千言万语,最终化作一句“感谢”。
特写
设置绿色通道老人大赞“人性化”
“阿姨,您有没有智能手机?有的话我先帮您扫一扫葵花码。”在南海体育馆近门口处的遮阳棚内,佛山519急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吴美梅举着一张流程指引,引导一位老年人填写个人信息。一旁,南海公安警辅人员也忙着为独自排队的老年人答疑解惑。
这里是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的绿色通道等候区,专为老年人、行动不便的市民,以及需要家长陪同的小朋友以及孕妇等人群设置。记者观察发现,现场排队等候的人群中,老年人占了多数。
“来这个检测采样点的以中老年人较多,许多老年人不太会操作手机,需要指引。”桂城派出所治安中队副中队长彭诗华介绍,该采样点的近半警辅人员都守在这里,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当天上午,一名因中风而坐轮椅的老人前来做核酸检测,由于情况特殊,彭诗华立即带着护工和老人走绿色通道,优先帮老人排队。
不仅如此,桂城派出所还安排了2名警辅人员在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的等候区周边巡逻,一方面是维持秩序,另一方面能及时发现老弱病残孕人员,引导他们走绿色通道。
“我们动作慢一些,可能还要人搀扶,走绿色通道方便很多。”市民麦婆婆说,等候区还有凳子,她们可以边坐边等候,非常人性化。
花絮
一份份深夜糖水:嘴里甜丝丝心里美滋滋
南海街坊最“锡”手足。在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深夜里的一份份糖水,甜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的心坎里。
6月1日晚,南海体育馆核酸检测采样点内,不少志愿者仍坚守在岗位上。“这里有一份外卖,说是送给现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晚上9时许,现场一位管理人员拎着20份糖水出现,说收到了一份外卖,外卖纸条上写着:“工作人员辛苦了,六一节快乐。”
原来,市民林小姐了解到,虽然已经是夜晚,但该采样点仍在运转,便在外卖平台上点了糖水外卖,让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消消暑。“外头雨很大,夜很深,这天还是六一,想让他们也过过节。”林小姐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没陪小妞过节,自己倒是过了六一,感谢热心市民的深夜糖水。”珠江时报社记者赖春华说,大家忙碌至晚上12时许,以一碗糖水结束了当天的志愿服务,感觉嘴里甜丝丝,心里美滋滋。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程虹杨慧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郑慧苗通讯员杨晨许嘉鎏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