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冲锋的实战尖兵 打磨警刃的金牌教官
南海特警李鹏个人处突百余起,还到全国各地开展警务培训



■李鹏将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结合起来开展警务培训。

扫一扫看李鹏训练视频
1米88的个头,一张硬朗的脸,抬头纹深深刻在额头上,眉眼里全是刚毅。进入不惑之年,南海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特警中队副中队长李鹏早已从小鲜肉成长为硬汉。
17年从警生涯中,李鹏始终保持着特警刚毅英勇的品格,是敢于冲锋的“实战尖兵”,也是打磨警刃的“金牌教官”。多年来,他获得许多荣誉: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荣获公安部全能实战教官、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首届十大金牌教官、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他的身上都是闪光点。”在特警中队副中队长张胜波看来,李鹏的一举一动都彰显了南海特警的果敢,一言一行都折射出南海公安的担当。
特别能战斗
是冲锋在前的平安卫士
特警中队担负着打击重特大暴力犯罪、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的重任,巡逻、训练、备勤也是常态化工作。这其中,李鹏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
“面对一些突发案件,鹏哥总是冲锋在前,勇猛而果敢。”特警中队队员张浩常与李鹏拍档,共同处置了不少突发事件。他还记得,去年3月在处置一宗突发警情时,李鹏用一瓶水打破僵局。
2020年3月6日晚9时许,南海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指令:某公司发生持刀对峙警情,持刀者有可能跳楼,需特警到场处置。正在执勤的李鹏立即带队赶往现场。
“我们到场前,民警已经与持刀者僵持了一段时间,但对方始终不肯放下刀具。”李鹏介绍。特警到达现场意味着行动到了攻坚时刻,他们只能成功。
到场后,李鹏迅速分析现场环境布局和目标人员所在位置,敲定了行动方案:由张浩带队在正面吸引目标人员的注意力,时机成熟时果断实施控制;他带队由侧面隐蔽进入,进行战术支援和突击行动。
在张浩与目标人员谈话期间,对方出现低头动作。这时,一瓶水突然击中目标人员的胸前,水花四溅,同时强光也照射到其眼部。“对方懵了,我们立即上前夺刀,将其控制住。”张浩回忆道。
这瓶水,就是由李鹏扔出的。原来,他看到房内的一瓶水后灵机一动,拧开瓶盖拿在手里,看准机会击中目标人员:“一般人被水泼中时,第一反应都是懵的,可能还会下意识抹掉水,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至此,一场耗时几个小时的对峙危机,在分秒之间被化解。
无数次危急关头的心理考验,练就了李鹏一招制敌的过硬本领。从警以来,李鹏参与处置的大小各类突发事件有百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190多名,充分彰显了特警防暴处突的“尖刀”职能。
特别能吃苦
是摸爬滚打的实战尖兵
今年40岁的李鹏在南海警队工作了17年,他深知特警工作的危险性。在日常训练中,他都严以律己、严以待人,因为他坚信:平日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2004年,李鹏以特警身份特招入警。2016年,他正式接手南海特警中队的全面工作。自此,李鹏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这支队伍的“改造”当中,打造有勇有猛、有智有谋、业务过硬的新时期巡特警队伍。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实战技能,不仅能在执法执勤过程中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也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安全。”李鹏说,为鼓励队员奋进,日常训练中,他总是以身作则。
“他把自己逼得太狠了,我们想偷懒都不好意思。”张胜波表示。李鹏是全中队年龄最大的特警,但训练量和年轻队员相当,甚至更多。
今年初,为迎战全市特警第一季度考核活动,李鹏制定了为期2个月的魔鬼训练计划。其中,李鹏自己要负责三公里负重武装越野和十公里长跑。为提升体能,训练耐力,除参与日常训练外,他每天早上跑步10公里上班,中午加跑一个多小时,下班后再骑1个多小时自行车。
张胜波手机里保存着一个关于训练的视频,视频中,队员驾车慢速行驶在车道上,李鹏边抓着车门边向前跑。“当时我们刚跑完10公里,鹏哥体力也透支了,但他就想给自己加练。”张胜波说,那2个月时间里李鹏瘦了十多斤,队员们又是心疼又是敬佩,训练也更加努力。最终,特警中队在本次考核中如愿夺冠。
“每次处置完应急事件,鹏哥都要组织大家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入警8年来,张浩跟着李鹏边学边干,渐渐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青年特警,但每次李鹏组织的事件复盘,张浩仍觉得获益匪浅,因为李鹏会逐个点评队员们所提出的行动方案,并为他们分析个中的利弊,完善相应的细节。
在李鹏的带领下,全体南海特警队员团结拼搏,积极进取,是全市各项特警比武考核活动中的“常胜战队”,更是应急处突的“尖刀力量”。2017年以来,南海特警中队共参加各类型任务251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38起,协助抓获各类嫌疑人562人,救助群众近百人。
特别能担当
是“教官队伍中的天花板”
战为警、训为师。每年,李鹏都要前往全国各地开展培训,因为除了特警身份外,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警务教官。
实际上,早在广州军区特种大队当兵时,身为班长的李鹏就曾接触过教学训练工作。从警后,李鹏从分局战训教官,逐渐成长为市局、省厅乃至公安部认可的优秀警务教官,曾参加公安部首届、第二届警务技能教官大比武,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并到广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开展警务培训送教。“算下来,从警以来,我有约9年时间是在参训、教学中度过的。”李鹏表示。
“我们觉得,鹏哥是教官队伍中的天花板,将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结合起来开展警务培训,这是他独特的优势。”张浩说。
2017年,李鹏作为省厅警务实战教官教材编写组成员,参与《广东省公安机关警务技能战术教官训练教材》的编撰工作,负责徒手技法类篇章的内容撰写。
他认为,徒手技法的熟练掌握,需要警务人员花费较长的时间进行训练,“因此,我觉得这一篇章的内容必须实用为主,不要摆花架子。”编写组采纳了李鹏的建议,以贴近实战、操作简单为原则,编写该篇章内容。
本着来源实战、服务实战的理念,近年来,李鹏还潜心研究出多套实战训练课程,通过打破单一训练的壁垒,促使民警更好、更快地掌握各项警务技能。“我的每一个教学项目都经得起实战考验。”李鹏自信地说。
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通讯员许嘉鎏
图/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