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键词 读懂南海“十四五”规划
《佛山市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
《规划纲要》主要明确“十四五”时期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并对二○三五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是全区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指导南海区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十四五”目标定位
今后五年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是:
创新发展引领区
城乡融合示范区
广佛同城先行区
人文生态宜居区
以上述目标定位为牵引,一张蓝图干到底,努力打造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
关键词1“一轴一核两带”
千灯湖城市发展轴
突出品质为先、辐射带动,将“千灯湖城市轴线”打造成享誉国内外的城市地标、珠三角高品质城市客厅。
着力推动千灯湖片区北延和东拓,依托广东金融高新区、广佛商贸城、里湖新城、三龙湾南海片区等空间节点,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千灯湖城市中轴。
狮山制造业创新核心区
突出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挥狮山镇产业发展及交通枢纽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创新核心区。
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大学城、博爱新城三城连片发展、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西部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
广佛同城示范带
突出功能提升、全域共融,发挥桂城、大沥、里水三个街镇毗连广州市的区位优势,打造广佛全域同城化标杆区域。
以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为抓手,形成广佛同城示范带,助力广佛打造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西部生态示范带
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聚焦丹灶、西樵、九江三镇的生态本底优势,打造兼具岭南水乡特色和产业发展活力的新高地。
依托丹灶仙湖氢谷、环西樵山片区、九江临港国际产业园,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
关键词 2城乡融合
1
加快土地连片改造和城乡空间融合到2025年,
建成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
实施 20个城中村改造
建设 2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
整合9万亩村级工业园区
建设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
建成 个万亩生态公园
腾退生态保护红线内30%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
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3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
实现南海区乡村公路优良率
100%
乡村公共交通(含城市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35%、自然村截污基本实现全覆盖。
35%
关键词
3
创新强区
1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发展
推进重大科创平台发展。全力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科学装置等落户南海。
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三龙湾南海片区在原创性、颠覆性、前沿性科技创新上的引领力,抢占关键核心技术制高点。
2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3000家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60%以上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400家以上
3
打造湾区人才高地
大力推进“南海鲲鹏人才计划”,到2025年,
累计新增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0名
累计新增创新创业团队200个。
关键词
4
1
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加快培育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产业。
推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预计全区
建成5G基站 7000个。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腾云计划”。
2
优化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在工业领域培育出2家主业突出、掌握核心技术、品牌优势明显的千亿级链主企业。
3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做大做强汽车、先进材料、智能家电等一批产业链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支柱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汽车制造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4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以氢能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拥有技术主导权的新材料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着力推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5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创新培育发展金融、物流、商贸、科技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两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5
双区驱动
1
深入推进广佛全域同城发展
深耕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努力推动广佛新城、广佛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区、广佛荟城市综合体、广佛国际贸易港等重大项目落地。
2
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
持续深化“香港+佛山”、“澳门+佛山”合作机制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在南海落地生根
加强大湾区金融合作
3
加强与泛珠三角全方位合作
支持优势产业向泛珠三角拓展,深化粤桂黔滇高铁经济带合作。
4
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
增进跨区域信息共享,创新区域人才交流机制。
关键词6
教育品牌
1
扩大优质基础教育供给
到2025年,全区实现新建幼儿园43所
公益普惠型幼儿园占比达到80%以上
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8.8万个
高中阶段学位 4.1
万个
2
提升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质量
推进UNDP中国粤港澳大湾区氢能经济职业学院建设,打造 3~4所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3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推进特色品牌学校集团化建设。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合作,建设全国“未来学校实验区”。
4
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
力争每百名中小学生至少拥有1名区级以上名师或骨干。
打造“名校长工作室体系”“名师工作室体系”。
关键词7
健康南海
1
做强公共卫生体系
力争到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超过50%。
2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为技术龙头,完善区、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药传承和人才培育。
3
深入开展健康促进行动
努力构建
“10分钟体育健身圈
”,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关键词8
幸福南海
1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
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到2025年,全区开展三项工程培训5万人次以上。
2
健全民生保障体系
“十四五”期间,新增各类租赁住房共计2万套(户),实现各类租赁住房存量6.8万套(户)。
3
加强人口综合管理与服务
到2025年,全区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率达到100%。
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2至3岁幼儿托班,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 李年智 通讯员 李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