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5月1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部分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延长到年底
    • 19个重点项目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
    • 首批推出超 400个跨省通办事项
    • 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指标生志愿能报尽报
    • 18条措施支持 中医药服务出口
    • 建立保护关心爱护 医务人员长效机制
    • 这些无价宝就在家门口
    • 重奖邀你设计泛家居场景空间

    第A02版:经济

    • 首次引进持牌金融机构 金融高新区再“扩容”

    第A03版:文化

    • 穿越六千年时光 在家门口看宝贝

    第A04版:教育

    • 这些优秀老师 有你家孩子的吗
    • 南海中学成深圳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 师生快闪 最美青春风采颂党恩
    • 南海实验学校18日 摇珠录取新生
    • 7所公办幼儿园提供936个学位

    第A05版:要闻

    • 有奖征集泛家居场景空间设计
    • 感谢热心司机 宝宝得救了
    • 感谢公交司机 老人转危为安
    • 退役军人学党史 体悟初心展担当
    • 提高物管专业水平 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 消防知识现场学 绷紧市民防火弦

    第A06版:镇街

    • 打造南海新商业打卡地标
    • “商贸大沥”再添大型专业市场
    • 百场活动将贯穿全年
    • 接种服务送进企业 职工点赞“真贴心”
    • 河涌边搭简易棚 依法拆除没商量
    • 桂城取缔8家 无牌无证涉水厂企

    第A07版:公告

    • 机动车驾驶证停止使用、作废公告

    第A08版:公告

    • p1DF

    第A09版:中考指南

    • p2
    • p1

    第A10版:中考指南

    • p17
    • p1C9

    第A11版:中考指南

    • 换道领跑 ,等你就位

    第A12版:中考指南

    • 读高中,选南海

    第A13版:中考指南

    • 普高:招生超17000人中职:招生超8000人

    第A14版:中考指南

    • 2021年南海区高中阶段各层次对应的招生学校

    第A15版:中考指南

    • 综合权衡利弊 合理填报志愿

    第A16版:中考指南

    • 坚持朴素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第A17版:中考指南

    • 绿色教育引领百年南中挺进广东“量大率高”五大名校

    第A18版:中考指南

    • “正心教育”领航让师生的生命色彩充分绽放

    第A19版:中考指南

    • 连年刷新“高考奇迹” 创建正雅教育品牌

    第A20版:中考指南

    • 岭南名校 九江中学

    第A21版:中考指南

    • 搭建学生多元成才立交桥 让每位学生以最棒的方式幸福成长

    第A22版:中考指南

    • 艺馨文盛 独领风骚

    第A23版:中考指南

    • 区域中心 品质桂华 为学生架设成才的立交桥

    第A24版:中考指南

    • 以多元优质办学资源 助力学子成长成才

    第A25版:中考指南

    • 擦亮创客教育品牌 创建特色示范学校

    第A26版:中考指南

    • 品正教育擦亮南海普高品牌 多元发展助力学生成就梦想

    第A27版:中考指南

    • 培养文体双全内外兼修的高中生

    第B01版:里水高级中学

    • 为学生搭建成才的立交桥

    第B02版:华附南海实验高中

    • 稳增长 高素质发展处处快人一步

    第B03版:南海中学分校

    • 享南海中学师资 圆一流高中梦想

    第B04版:南海执信中学

    • 首创“三研”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 精心铺就学生成才之路

    第B05版: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 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

    第B06版:超盈实验中学

    • 尚美超盈 点亮青春

    第B07版:石门实验中学高中部

    • “有为教育”育有为青年 打造民办高中新标杆

    第B08版:听音湖实验中学

    • 名校长挂帅 打造优质“教育超市”

    第B09版:南山湖实验中学

    • 打造五大特色品牌 搭建师生成长平台

    第B10版:南海信息技术学校

    • 开创“换道领跑”新模式飞驰的人生不必拥挤

    第B11版:南海理工学校

    • 校区扩建踏上新起点质量建设迈向高水平
    • p105

    第B12版:南海一职

    • 南海一职 为技能人才插上翅膀助有为学子圆梦大学

    第B13版:九江职业技术学校

    • 名师领航 学生发展 志存高远

    第B14版:南海卫校

    • 六大专业特色发展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第B15版:美仑国际

    • 连续两年获“牛剑藤”级别名校录取 逾半毕业生入读世界 TOP50大学

    第B16版:辰美国际艺术教育

    • 打造“艺术 +商科”双引擎培养模式培养未来艺术人才和商业领袖

    第B17版:佛山市教育局文件

    • 佛山市教育局文件

    第B18版:佛山市教育局文件

    • 佛山市教育局文件

    第B19版:致家长的一封信

    • 致中考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 数字报首页

A12:中考指南

读高中,选南海

2021年05月14日

在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南海4名学生夺得国家“强基计划”学科竞赛银牌,获得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分录取资格,另有1名体育特长生被北京大学预录取。这份捷报,为正在备战高考的南海学子们鼓舞了斗志。

说到教育,南海的街坊们总是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读高中,就要选南海”也成为了街坊们的共识。教育已经成为南海的一张靓丽城市名片,尤其是近五年来,南海全力打造“品质教育、学在南海”教育品牌,促进了南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并推动南海教育走出广东,走向全国,成为广东教育的一面旗帜,中国教育改革的典型样板。

大投入

5年教育投入238.8亿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超前的教育思想和浓厚的崇文重教氛围像源头活水一样,推动兴学重教落到实处,促进了南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6年以来,南海每年的财政支出超过25%投向教育,其中,2019年投入达51.4亿元,2020年投入达54亿元,每年增长率约7.6%。五年总投入约238.8亿元;去年,南海区又投入15亿元兴建首所12年一贯制的公办实验类学校——南海实验学校,将于今年9月开学。今年3月1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海学校、石门中学佛山西站校区两所区直属公办名校签约落户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进一步擦亮南海区“品质教育,学在南海”品牌。

“我们要努力建设品质教育,打造品牌学校,要让学校成为南海的品牌和骄傲。”南海区副区长冼富兰表示,要全方位推动南海教育事业高质量均衡发展,造福每一个家庭和孩子。

把学校建在城市最好的地段,带动城市更好地发展,成为了南海城产人文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如在目前全市房价最高的千灯湖板块,南海大手笔兴办了近10所中小学校。“大投入为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内驱力,体现了南海用最好的政策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以高品质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决心和行动。”南海区教育局局长张苑发表示,正是南海党委政府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引领教育超前发展,为南海办好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情怀

连续5年进行奖教奖学营造崇文重教良好氛围

“南海从党政领导,到教育部门、社会民众对用最好的政策、资源努力办最好的教育,都有深刻的认识、认可、认同。是用大情怀、大投入、大格局来办教育。”谈起南海品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时,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郑兰桢首先把它归功于南海全社会崇文重教的良好氛围、生态。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闫昊波去年在普通高中校长座谈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用关心教师、关心教育的实际行动,传承好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南海蔚然成风。

其实,南海的每一届党政领导对教育都情有独钟。自2016年以来,南海区的主要领导都会参加每年的全区教育大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等重要教育活动。南商教育基金自2016年成立的以来,累计嘉奖师生超1.3万名、嘉奖家庭600多个,发放奖金4000多万元。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继续强化对教育统筹领导,引导教育与相关部门全面合作、协同共治。”南海区区长顾耀辉表示,要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推动南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要领导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把关心重视教育落到实处,这种教育的大情怀引领并推动着全社会形成崇文重教良好氛围,为南海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清北等一流名校录取超百人

2016年至2020年

100多名南海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一流名校录取。

多元发展

2020年特长生高考成绩斐然

1人夺全省体育合成总分第一1人夺全省美术合成总分第一21人进入体艺类合成总分全省前100名超70名考生被顶尖艺术、体育院校录取

美术类方面 1人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6人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

音乐类方面 4人上中央音乐学院录取线。

体育类方面 1人被清华大学录取。7人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传媒类方面 2人被中国传媒大学录取。2人被北京电影学院录取。

近三年来,中职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8项、二等奖36项、三等奖57项。

南海各类高中在错位发展中逐步形成学术、科技、艺术、体育、传媒、职业等特色各异的八大类品牌。

学术型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佛山市南海区桂城中学、佛山市南海区石门高级中学、佛山市南海区九江中学、佛山市南海区第一中学等。

高中集群

艺术特色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

传媒特色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执信中学等。

科技特色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等。

体育特色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高级中学等。  

综合类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桂华中学、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高级中学、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高级中学、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高级中学等。

优秀民办高中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南海实验高级中学、佛山市南海区南海中学分校、广东实验中学南海学校、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中学、佛山市超盈实验中学、佛山市听音湖实验中学、佛山市南山湖实验中学等。

职业高中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佛山市南海区理工学校、佛山市南海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市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佛山市南海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大格局

5年新增加学位8万个品质教育迈向品牌教育

“在南海,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成长发展的学校。”张苑发说,大格局是南海教育高质量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做优义务教育、做尖高中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实施扩容提质、培优育尖计划,构建了“公平、优质、均衡、开放、多元”的教育大格局。

2015年,南海区教育局启动实施“品质教育 学在南海”发展战略。在办学机制上,激活协同办学力量,满足家长和学生多元化需求;在学校管理上,深化治理结构改革,将教育行政权力下放,促进政校各守其位、各尽其责;在办学特色上,推进特色发展和集团办学,促进教育优质多元发展。这些措施有效盘活教育教学人才资源,激活区域办学活力,形成师生才智充分涌流,学校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2018年,南海教育局启动打造“有为党建”“优质学位”“教育善治”“大城名校”“大城良师”“大城英才”“课堂革命”等具有南海特色的十大教育品牌,以课程建设推动特色品牌学校打造,形成“一校一特色”发展格局,推动南海教育从发展规模到提升内涵转变,教育改革从单项进行向全面深化转变,构建“品牌学校集群”发展新样态,完成南海教育从“品质”向“品牌”的华丽升级。

近五年来,南海完成新建扩建学校82所,增加学位近8万个;全区16所普通高中有10所是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全区5所公办中职学校中有1所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4所省重点中职学校。还投入6200万元,开展区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激发特色创建校相互比拼争先进,“大城名校”格局日渐形成。

做强职业教育也是南海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南海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海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功网介绍,南海探索中职学校成立高职专业学院,推动中高职一体化,畅通人才提升渠道。目前,区属中职学校招生的31个专业中有27个专业对接高职,中职学生升读大专率达63%。

大影响

获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南海品牌教育走向全国

高考每4个考生有3个上本科线,每3个考生有1个上高分优先投档线,近五年100多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一流名校录取,380多人获全国信息学竞赛一等奖,20多次登上央视春晚和亮相中央电视台……这些耀眼的数字像音符一样,奏响了南海品牌教育走向全国的进行曲。

优异的教育成绩,给南海带来了众多荣誉,先后获评“全国教育改革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也是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区)、广东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广东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创建试点。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区域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和“新时代全国特色学校建设研讨会”两个全国性现场会在南海召开。《中国教育报》多次头版头条报道南海教育的经验做法和成效,《人民教育》也在重要版面报道了南海的办学模式,南海品牌教育的经验面向全国推广。

文/珠江时报记者 蓝志中 通讯员 黄莹莹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