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3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向哥伦比亚民众发表视频讲话
    • 徒步贤鲁岛 感受乡村振兴之美
    • 南海两个特色小镇获评全省优秀
    •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应对人口老龄化
    • 东京奥运会谢绝 外国观众现场观赛
    • 广州起义大沥战斗 一场血与火的淬炼
    • 南海第二水厂 第四期工程试投产

    第A02版:要闻

    • 广州起义大沥战斗 一场血与火的淬炼

    第A03版:要闻

    • 供水设施现代化 服务人口三百万

    第A04版:要闻

    • 线上线下搭平台 招工求职更方便
    • 用情用心用功 做好家庭教育
    • 交通违法业务可网上办就近办
    • 南海公布一批 家门口的“红色宝藏”
    • 中共南海历史大事记(一)

    第A05版:要闻

    • 环岛徒步 探寻缤纷春日

    第A06版:要闻

    • 推窗见绿成现实 全民尽享“森”呼吸

    第A07版:镇街

    • “文艺轻骑兵”进村入企
    • 网约车成温暖产房
    • 狮山志愿者徒步 呼吁保护水资源
    • 南海美术年展 首次走进企业展厅
    • p41

    第A08版:天下

    • 不同品牌疫苗能否叠加? 哪些人不适宜接种?
    • 该怎么应对“深夜里的忧伤”
    • 俄驻美大使回国 俄美关系持续复杂化
    • 春暖运动不当 小心半月板受伤
  • 数字报首页

A02:要闻

广州起义大沥战斗 一场血与火的淬炼

2021年03月22日

扫码一下了解红色南海的百年故事

4

■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

■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展出的历史照片

■1927年广州起义大沥战斗使用过的手枪、大刀等武器(资料图片)

■大沥革命烈士纪念碑

■少先队员在大沥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签名缅怀先烈

■1927年12月14日,陈道周、周侠生在抢渡张边河时不幸牺牲,图为松岗张边河(资料图片)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廖明璨(署名除外)

春到枝头,木棉花开。

在广佛黄金走廊的核心地段,有一座四季葱郁的大沥公园,大沥革命烈士纪念碑岿然矗立其中。

1927年,配合广州起义,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血与火的激烈战斗,104名南海革命志士壮烈牺牲,写下可歌可泣的革命史章。

近日,珠江时报记者来到大沥战斗发生地,追寻大沥战斗留下的红色印记,回望这段峥嵘的革命历史。

战斗打响

20分钟不到攻占大沥圩

春分已过,万物复苏。大沥公园的松柏发了新芽,更显生机。在南海区档案馆副馆长马颖强的带领下,穿过熙熙攘攘的瞻仰人群,沿着宽阔的路面往前走,便是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

1927年12月,为配合广州起义,南海农民赤卫军两个团接到任务:第一团协同广三铁路工人赤卫队攻占石围塘火车站和南海县大沥圩,得手后配合第二团攻占佛山,控制广三铁路沿线,巩固广州外围。

接到任务后,南海县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第一团兵分两路,由黄谦率领一个营与广三铁路工人赤卫队一起攻打石围塘,其余两个营由南海县委书记陈道周及县委委员周侠生、谢颂雅等率领攻打大沥圩,得手后再配合第二团攻打佛山。

12日凌晨,月色朦胧中,谢颂雅带领赤卫军第一团30多人从龙溪出发,划小船到大沥滘口,和汇聚在那里待命的几十名赤卫军汇集,一起向大沥圩进发。同一时间,陈道周、周侠生率领南海农民赤卫军第一团200多人,从松岗出发。

在密集的枪声中,两支队伍从东西两边朝着一个方向疾进,像一把铁钳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挺进大沥圩。

圩上的守敌只有一个民团局,不到50人。他们听到了枪响,又见周侠生等人率众挥动大刀砍杀而来,吓得惊慌失措,纷纷缴枪投降。战斗不过20多分钟,大沥圩便飘起了锤子镰刀旗和农会的犁头红旗。

旧日弥漫在大沥圩的凄凉愁苦一扫而尽,到处是胜利的欢呼声。当谢颂雅他们在大沥庆祝胜利的时候,石围塘也传来了打胜仗的好消息。

掩护撤退

104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广州起义的爆发和广州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极大地震惊了中外反动势力。12月13日,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广州起义军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反扑。支援石围塘的南海农民赤卫军第一团数十名战士,沿广三铁路撤退到了大沥。

“得到消息后,国民党南海县政府纠集各乡反动民团2000多人,在12月13日包围了大沥圩。”马颖强说,面对10倍于己的敌人,陈道周紧急召开县委战地会议。

会上,县委委员张霭泉主动请缨,提出由驻忠义祠的70多名队员组成决死队阻击敌人,掩护由陈道周等率领的大队伍向松岗圩方向突围转移。为了保留革命力量,县委同意了张霭泉的请求。

14日凌晨,就在反动民团发起进攻的同一时间,陈道周、周侠生带领的大部队往大沥以西的松岗方向突围。在决死队的掩护下,大部队突破敌人重重包围,安全转移。

然而,决死队却在撤退之时被敌人觉察,敌人立即调动兵力包围决死队并企图追赶堵截已突围的大队伍。危难之间,张霭泉没有顾及个人安危,果断决定率领决死队留下来继续阻击敌人。

敌人依仗人多势众,向决死队发动疯狂进攻。尽管寡不敌众,决死队却从未退缩,数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战至弹尽援绝,张霭泉依旧没有缴械,拔出身后的大刀和敌人肉搏,直至子弹射中他的胸膛。最终,决死队队员全部壮烈牺牲。

未见决死队赶上与大部队汇合,陈道周、周侠生带着几个同志折回大沥圩方向寻找张霭泉的队伍。不曾想,才往回走了半公里路就遇到大批追赶前来的敌人,不得不掉头向松岗方向撤退。

敌人穷追不舍,子弹在陈道周等人的头上、身旁乱飞,打得稻田里的泥土、水花四溅。当陈道周等人撤退到张边河时,大队伍已顺利渡过对岸和转移,而陈道周、周侠生在渡河时不幸牺牲。

立碑述史

流传无惧生死的英雄气概

骁将血洒大沥,英烈光照千秋。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和缅怀陈道周等在大沥战斗牺牲的104名指战员,1958年,中共南海县委员会、南海县人民委员会修建了大沥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碑坐西向东,碑高9米,刻有原广东省副省长、1928年任中共南海县委书记林锵云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金字;碑座呈四方平台状,长4.5米,宽5.5米,刻有大沥战斗指挥者之一谢颂雅撰写的碑文。

2018年,纪念碑配套展馆——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正式开门迎客。三把锈迹斑斑的手枪、革命过程中拟定的章程……陈列在展馆的一件件历经岁月洗礼的革命文物,为来访者更加写实地还原了大沥战斗的惊心动魄。

如今,一碑一厅成为大沥镇爱国主义教育、党员教育、廉政教育、乡情文化教育、未成年人教育、党史研究及志愿服务等宣传思想教育的活动阵地,吸引大批群众和团体接受精神洗礼。

每逢烈士纪念日,南海区五套班子领导和党政机关代表都会向烈士敬献鲜花,绕行纪念碑,瞻仰纪念碑,向烈士们表达敬意。

“从今年4月份开始,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就要开始扩建作业了,预计于今年7月以崭新的面貌与市民再见面。”大沥革命历史展览厅讲解员严惠莹告诉记者,新馆打通了展厅旁边的仓库,建筑面积将增加至377平方米。

不仅仅是面积翻番,全新亮相的新馆融合了全息影像、互动投影、多媒体液晶屏等高科技元素,还将向广州起义纪念馆复刻革命文物,让参观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南海共产党人临危不惧、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甘用热血和生命探寻革命道路的大无畏精神。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