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3月1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日闭幕
    • 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闭幕
    • 紧紧扭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 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面
    • 推进30项重点项目 推动改革再创新局
    • 坚决打赢铁腕治警正风肃纪攻坚战
    • 坚持党管武装 强化使命担当

    第A02版:全国两会

    • 做好“十四五”时期开局起步工作 不断把新时代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 读懂创新的五大关键词
    • 代表委员建言规范 发展长租房市场
    • 弥合“数字鸿沟” 保障老年人权益

    第A03版:要闻

    • 以重点项目攻坚突破 带动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面
    • 推进30项重点项目 推动改革再创新局
    • 塑造与经济实力 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第A04版:要闻

    • 计划实施 48个项目 总投资 56.97亿元
    • 35个先进典型获推荐宣传
    • 紧紧扭住重点项目这个“牛鼻子” 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再创新局面
    • 坚决打赢铁腕治警正风肃纪攻坚战
    • 坚持党管武装强化使命担当

    第A05版:大沥观察

    • 文化魅“沥”上云 迈向更大舞台

    第A06版:要闻

    • 西樵村改扶持奖励基金增至 10亿元
    • 佛山中考体育、艺术特长生 术科报考时间为3月 20日~23日
    • 让玉器直播营销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 专家带您去购房
    • 彰显女教师风采 感受龙舟精神

    第A07版:镇街

    • “创熟”添平台 党群心更近
    • 在这位大厨手中,牛眼都成了美食
    • 以“绣花功夫” 做好市容市貌工作
    • p39

    第A08版:要闻

    • 走向幸福的甲古甘洛
  • 数字报首页

A08:要闻

脱贫村里的“南海印记”三

走向幸福的甲古甘洛

2021年03月11日

■甘洛县挖夯村,正孕育着一次“重生”。

■在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内,曾德钧正在查看种鸡。

■在瓦扎拖养殖专业合作社内,养殖户正在拣鸡蛋。

■在菌种大棚内,李梅正在采摘新鲜的羊肚菌。

■甘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让逾万学生感受科学魅力。

■挖夯村之前的“羊肠红泥小道”正在拓宽铺设水泥路。

■团结乡瓦姑录村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园区。

素有凉山“北大门”之称的甘洛县,彝语称“甲古甘洛”。

眼见,穿城而过的甘洛河,隔开了县城内外。曾经的甘洛,正在钢筋水泥里,孕育着一次“重生”。

在距离县城不远处的田坝镇羊新村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门口,海拔1200米的养鸡场里,小小的鸡苗不仅让致富带头人曾德钧的生活带来变化,也让当地25户贫困残疾人看到了希望。

13岁时,曾德钧因病致残。身残志坚的他自学养鸡技术,把生态鸡养得肥肥壮壮。2019年,在广东(佛山)扶贫协作援助资金和南海残联,以及南海慈善会筹集的帮扶资金下,永祥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曾德钧负责养殖、销售生态鸡,25户贫困残疾人则享受“入股”分红。如今,该合作社已实现年出栏10万羽,年经济效益达40余万元,成为广东(佛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

沿着永祥合作社继续向前走,李梅所在的食用菌种合作社一片忙碌。在菌种大棚对面,由南海社会力量捐款修建的羊肚菌烘干机,让甘洛的美味销往全国各地。这里2015年成立时仅有7名成员,发展到如今,入股成员已达100余名,其中包括29名脱贫户。

富民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了。同样是养殖产业,瓦扎拖养殖专业合作社让蛋鸡生出“致富蛋”。在占地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生态蛋鸡厂里,3.2万羽蛋鸡日均产蛋3万枚,全部销往县内学校等地,不愁销路。

几个月前,在南海社会力量帮助下,该合作社正在规划建设二期工程,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全机械化养殖场,未来可容纳8万羽蛋鸡,从喂养到取蛋都实现自动化,更加高效。

一路前行,发现南海社会力量助力脱贫的小美好在这里“闪光”:挖夯村之前的“羊肠红泥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胜利村之前一入夜就黑漆漆的村道,都装上了太阳能智能路灯;瓦姑录村的梨园旁,梨膏加工厂正在加速建设。

更令人惊艳的是,由广东佛山东西部扶贫协作援建的甘洛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让14136名学生足不出县就能感受科技的魅力,直观了解佛山、凉山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更可以给孩子们讲好携手奔康、脱贫故事,使东西协作、教育扶贫深入人心。

如今,脱贫户告别了土墙房,搬进了靓丽的安置新居,富民产业让他们鼓起了钱袋子,学生们不出家门就能感受科技的魅力……幸福都“写”在每家每户的笑脸上,也“写”满了甘洛的每个角落。

图/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

通讯员/朱星红郭婉霞

文/珠江时报记者戴欢婷杨慧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