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文化基因 焕发文创活力
桂城将全面培育玉雕师、设计师成长土壤,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2020年“天工奖”金奖作品《江山如画》在桂城美术馆亮相。

■现场展出的玉雕作品《复苏》和《禅礼》。
3月8日,“天下玉·平洲牛”平洲玉器·雕刻大师作品展开幕式在桂城美术馆举行,共展出21位雕刻大师共计53件玉雕作品,展期至3月25日。
平洲玉器是桂城的经济品牌之一,也是桂城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近年来,融入创意设计的玉雕市场渐渐“热”起来。平洲玉器珠宝小镇引入一大批荣获国家、省级大奖的玉器雕刻人才,通过专业院校搭建的校企合作平台、举办玉石雕刻职业技能竞赛等,引领玉器雕刻的新风潮。
此外,桂城连续三年举办平洲玉器珠宝文化周活动,通过电商直播、珠宝玉器时装走秀等创新有趣的形式,让平洲传统玉器产业一步一步走向玉器文创产业,为平洲玉器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玉石配匠心
注入时代新内涵
本次展览以“天下玉·平洲牛”为主题,从挂件到摆件、从人物到山水,各种材质和题材应有尽有,市民可免费入场参观,近距离欣赏平洲匠人的雕刻佳作。
每件平洲玉雕作品都展现着平洲玉匠丰富的经验、纯熟的技术与一颗赤诚的心。“平洲工”名扬海内外,使得平洲被冠以“中国手镯之乡”的美称。平洲传统玉器制作技艺属岭南玉雕一派,兼收并蓄的平洲人在创作上更侧重表现生活,融汇中西雕刻之长,在保留传统技法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从工艺品向艺术品的转变。平洲传统玉器制作技艺从无到有,打造出了中外闻名的特色玉器产业。2019年,平洲传统玉器制作技艺入选佛山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该技艺如今已传承六代人。
随着时代前进与消费观念的变化,传统的玉器产业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通过文化创意为传统玉雕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正是平洲传统玉器产业转型和发展的方向。
陈梅松是平洲玉器街里最年轻的一批玉匠之一。从事玉雕行业13年的陈梅松创作出许多紧贴潮流的作品。这次参展作品之一《心猿》就出自陈梅松之手。“我雕的是孙悟空在成佛前的纠结状态,一手握拳,一手拿着金箍,其实就和我们的人生一样,总在做着两难的选择。”陈梅松说,当代的审美不一样了,越来越多人喜欢潮流又高贵的摆设和挂件,为此,玉匠们也尝试在玉器上添加时尚元素,获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从‘平洲工’到‘平洲器’,平洲玉匠撑起了平洲玉器发展的坚实脊梁,见证了平洲百年的蜕变与发展。”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说。接下来,桂城将以《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焕发新活力行动方案》为总抓手,全面培育玉雕师、设计师等行业人才的成长土壤,为玉器行业相关技能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舞台,为街道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为打造大湾区高品质现代化新城区厚植文化基因。
多方发力打造
玉器珠宝特色小镇
桂城平洲素以玉器享誉全国,平洲玉器街是中国产值最大的玉器市场和中国最大的缅甸翡翠玉石集散地。其位于桂城街道永安路,前身是由陈广、陈作荣、陈锐南三兄弟于20世纪70年代创办的墩头玉器加工厂。后来,乘上改革开放初期的风口,平洲玉器行业个体户极速涌现。整个平洲玉器行业的经营策略
发生改变,首先把缅甸翡翠作为基本的加工来料,其次加强了行业管理,很好地打击了业内欺诈消费者的不良风气。自此平洲玉器物美价廉,名声风靡全国甚至东南亚。
2014年,平洲玉器街成功申报为国家AAAA级景区,主打玉艺术、玉文化、玉历史元素吸引游客。2017年,桂城提出以平洲玉器街为依托,打造产业链齐全的产业集聚、文化旅游、生态宜居为一体的平洲玉器珠宝特色小镇。2020年3月,桂城出台《平洲玉器珠宝小镇焕发新活力行动方案》,明确空间拓展配套、环境提升、产业集聚、人才培育、文旅赋能、平安小镇建设等7项内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高品质现代化特色小镇。
同时,平洲玉器还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力量,带动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至今已有包括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广东省珠宝玉石文化创意协会等9个行业协会入驻。2019年,全国首家翡翠淘宝运营中心、佛山平洲珠宝行业淘宝直播基地两大平台相继落户平洲,平洲玉器珠宝小镇正成为电商产业发展的沃土。
近年来,桂城街道立足“金融+总部+科创+文创”定位,努力构建“三核一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坚持以文塑城、以文兴业、以文化人。此次展览凸显出桂城作为城市文化建设者与文创品牌推广者,在文旅消费新场景营造方面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探索、有效尝试、创新突破。未来,桂城将充分发挥映月文化中心、桂城美术馆等文化载体功能,积极引入以电竞、纪录片、直播、文创为主题的文化产业,持续举办南海公共艺术(雕塑)展、千灯湖音乐节、国际美食节、平洲玉器珠宝文化周等文化品牌活动,推动桂城乃至南海文旅事业繁荣发展。
记者观察
以“匠心”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从一座小作坊发展成一个产业集群,再从制造业集群发展成旅游景区,平洲“玉文化”造就了平洲玉器街,成功地以作坊行业带动了旅游业。现在,平洲玉器利用融入创意设计的玉雕获得关注,推出平洲玉器珠宝文化周、玉雕大赛等本土活动,将“平洲玉器”变成桂城的一个文化IP。2020年,纪录片《平洲玉匠》更登上央视,进一步扩大平洲玉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向全世界展现桂城平洲的玉器文化和玉匠精神。
玉匠对玉器精雕细琢,桂城也一样,怀着一颗“匠心”努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桂城通过政府搭台、文化唱戏,让玉器、粤剧、龙船、洪拳等传统文化以展览、比赛、纪录片、文创产品等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有趣好玩又“接地气”,拉近了市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让本土文化名片更加闪亮。
平洲玉器以展览形式展现在市民面前,传统玉器文化正焕发出新活力。相信不久以后,桂城又会有“旧文化”以“新面貌”亮相,为市民带来又一个惊喜。
文/珠江时报记者丁当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通讯员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