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沥镇盐步社区妇联主席刘霭仪:
为社区治理贡献“她”力量

■刘霭仪(中)与社区居民议事。 受访者供图
“官”不大,事很杂,服务妇女群众,情系万户千家。一句话,道出了基层妇联工作的不易。
作为南海区大沥镇盐步社区妇联主席的刘霭仪,在基层工作已经超过20年。这些年来,刘霭仪的工作“法宝”是什么?“我觉得可以总结为花‘心’‘思’。”刘霭仪说,心就是要用心服务,群众是一定能感受到的;思就是要多思考、理思路、勤反思,才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希望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刘霭仪以前并没有想过自己会从事社区工作。学生时代,她学的是金融专业,1997年毕业后便进入了位于盐步社区的一家港资企业。“从小家人就教育我遇到困难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想法解决。所以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啃下硬骨头。”
机缘巧合之下,经过面试等环节,她成为了盐步村委会的一员。“我是土生土长的盐步人,希望可以为家乡做点事情,而且我也更喜欢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就这样,刘霭仪开始了自己的基层工作生涯。
2008年是刘霭仪非常难忘的一年,她收获了一项非常有分量的荣誉: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同年,她也当选为盐步社区党委委员、居委和妇联主席。
内心时刻“装”着街坊
刘霭仪的办公桌上,不时出现一些水果、粽子、嫁女饼等,这些都是喜爱她或受过她帮助的村民送来的。
当上两委干部后,刘霭仪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跟村民“拉家常”。“多聊几次,就能更熟悉大家的情况。谁家有孩子在上学,家里住房情况如何,我都记在心上。”前些年,大沥镇推出了一批公租房,提供给符合条件的居民入住。但一些村民并不了解相关政策,不知道如何申报。
得知情况后,刘霭仪根据自己掌握到的信息,梳理了一批社区困难群众的名单,协助他们申报了公租房。很快,第一批约40户家庭顺利搬进了政府提供的新房中。到入伙那天,很多家庭都热情致电刘霭仪,请她到自己家里吃入伙饭。
在亲友的眼中,刘霭仪总是闲不下来。在参加基层工作的第一年,她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为了更好地帮助群众,就开始进修。本科修完了,又不断学习。35岁时,刘霭仪开始考社工中级证书,花了三年时间拿到证。前两年,她自荐成为南海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她说,基层工作繁杂多变,要想有不一样的眼光和思维,就要不断地补充“营养”,“我坚信一个道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上,我都希望可以永葆活力。”
引导妇女参与基层治理
“妇女有柔的力量,所以在做工作的时候,我们都用柔和手法化解矛盾。”在刘霭仪看来,社区妇联、经济社女社委在推动社区重大事项工作中是强大的“柔顺剂”,能把社区的重大事项渗透到各户各人。
2019年,佛山启动“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大沥盐步老龙礼俗文化精神示范片区。在建设这一示范片区过程中,除了政府层面的推动外,如何激活群众的“内驱力”也十分重要。因此,刘霭仪十分注重动员工作,通过社区妇女的“她”力量,发动村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的建设和管理。
“新时代的女性可以撑起半边天,妇联工作也不再是组织大家唱唱歌、跳跳舞。”在社区中,刘霭仪努力打造接地气的妇联“朋友圈”,发挥强大的妇联影响力。在关心和落实妇女在政策制度中应享受的福利待遇之余,刘霭仪一直致力于引导妇女群众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并投身于美丽文明村居的建设。
在区妇联的指导下,刘霭仪还牵头建立妇女议事会,引导妇女群众参与社会管理。此外,社区也组织了巾帼联谊小组,结合本土特色文化打造妇联阵地,还培育了社区乡情馆旧物征集、靓姨寻宝特搜队、社区巾帼导赏员等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和美丽文明村居建设。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
通讯员李涵邓倩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