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巾帼志 建功新时代
南海区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基层服务妇女,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垃圾分类绿满万家”,南海区发挥巾帼力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经验分享会。

■南海区妇联家教家风体验馆。

■南海区妇联开展12338妇女热线主席接听日活动。
在这个春和景明的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今天,让我们向广大女同胞送上节日祝福,向所有为妇女事业作出贡献的人们致以深深敬意。
在南海区妇联的带领下,广大妇女与南海共成长、与时代齐奋进,在各个领域施展才华,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独特作用,新时代的巾帼之歌更加嘹亮,勇立潮头的巾帼业绩更加彰显,不让须眉的巾帼风采更加绽放。
今天,南海区妇联将举办“巾帼心向党奋斗新征程”——2021年南海区各界妇女代表喜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1周年晚会,吹响接续奋斗的号角。2021年,区妇联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听党话、跟党走,围绕建设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以“当标兵、作示范”的姿态奋进新征程、迈好新一步。
聚焦重点
引领全区巾帼建功立业
2020年10月,广东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接受党和人民给予的沉甸甸荣誉,南海战“疫”巾帼英雄梅婷、申海燕、黄黎意备受鼓舞,她们说,珍贵的战“疫”经历不会忘,宝贵的战“疫”精神不会丢。今后继续立足岗位做奉献,全力守护群众健康。
疫情发生后,南海区妇联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充分组织调动妇女助力防疫。包括梅婷、申海燕、黄黎意在内的广大女医护、女党员、巾帼志愿者“硬核”上阵,一时间,她们有人舍小家顾大家,驰援武汉,勇敢站在抗击疫情最前线;有人日夜值守社区,进行排查测温,为困难群众买菜送口罩;有人为医护人员家属送温暖,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磅礴的“她力量”从八方汇聚,筑牢一面面坚固的疫情防控“墙”。
疫情严峻之际,南海区妇联发出紧急倡议,向区女企业家协会和善心人士募集了80多万元款物,支援一线;好转之时,工作重点转向助力复工复产,走访女企会员企业,宣传解困政策,创新开展“美丽约‘惠’”活动,发挥妇女力量撑经济、促消费。
可以说,每一场大战大考面前,南海女性都是当之无愧的“生力军”“半边天”。
围绕“品质南海、活力南海、幸福南海”战略定位,南海区妇联也积极发挥三级组织的号召力、影响力、引领力,动员妇女群众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跑在最前面,当标兵、作示范。
“双创”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南海区妇联最大限度释放女性创新创业动能,推动培育丹灶镇力合星空·728创域成功挂牌全区第二个“融慧”巾帼创业创新基地,引进高端创业团队及优秀人才,向女性创业者提供学习交流、创业孵化和投资融资等多元化服务。该基地切实提高女性创业成功率,培育了佛山云分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佛山市芸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由女性创业的企业。
家庭是垃圾产生的主要源头,区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关键人物”作用,联合区城管局启动“垃圾分类绿满万家”项目试点工作,创建9个垃圾分类特色示范村(社区),探索出“‘双建’融合、跨界联动、活化机制、培育梯队、创新模式”的群众动员工作模式。该试点工作助力试点村(社区)垃圾分类减量率达到25%,在城乡融合中树立了文明新风。
响应文明城市创建号召,南海区妇联发动9995名巾帼志愿者开展摩电出行安全劝导服务,发动区女企、各级妇女组织、服务阵地开展高密度宣传,使文明出行礼仪走进千家万户。
以家为本
多措并举培育美好家庭
2020年12月南海两户家庭捧回“国字号”荣誉。王盛安家庭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其成立的菠萝救援服务中心坚守抗疫战场,长期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救援,发展志愿者近3000人。
陈燕梅家庭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称号,夫妻二人全力支持双胞胎失明女儿的成长,成就女儿“有缺陷但不缺优秀”的美好人生。陈燕梅还选择成为一名特殊教育老师,帮助大批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南海区妇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力争把“家”字文章做成“妇”字招牌,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区妇联主席张敏表示,南海区妇联连续7年开展寻找“最美家庭”行动,2020年,更全面启动了南海区“美好家庭养成计划”,让“培育良好家风、人人争创最美”在南海成为新时尚。
“我们选取25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围绕爱、和、勤、俭、善五大主题,研发专门课程并送课到镇街,以‘授课+讨论’的形式带领妇女群众和家庭主动思考、讨论美好家庭的建设路径。”张敏介绍,鼓励大家想清楚怎样成为“最美家庭”,自觉与“最美家庭”对标,唱响创造幸福生活的美好旋律,是美好家庭养成计划启动的初衷。2020年,美好家庭养成计划开展近1000多场活动,超50万人次参与。
此外,南海区妇联家教家风体验馆也在2020年启用,成为做好“家”字文章的重要阵地和示范平台。南海区妇联还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持续创新工作手法,壮大工作队伍,推动南海家庭教育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南海区融爱家庭教育讲师团开启家庭教育供需定制模式,研发课题300多个,并深入社区、服务阵地开展订单式送课服务。2019年至2020年6月,送课到基层100场,并撬动基层自费邀课超100场。融爱家庭教育讲师团进基层项目被评为南海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全市首个一站式家庭教育云平台——南海区融爱家庭教育云平台启用,选取精英讲师围绕大家关注的教育问题打造的精品微课程。现已发布132节课程,涵盖家庭教育、家庭保健、法律法规等内容。
“亲子共读”品牌建设成效卓著。项目推进以来,亲子阅读系统活动多达600场,发动了近9000个亲子家庭参与。南海区丹灶镇金宁社区家长学校、南海区西樵镇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作为佛山市唯一,分别荣获全国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和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专程到西樵调研家庭教育立法工作。
联动各方
关爱维权提升妇儿安全感
如果没有妇联组织的帮助,刘晴(化名)也许仍陷在被猥亵事件中难以摆脱。
接到案主刘晴父亲的报案,南海区妇联系统高度关注,三级妇联迅速跟进了解案件进展和有关情况,联动检察院、公安局、教育局等单位跟进,为受害女孩提供维权和法律援助、心理疏导、暖心慰问等多方面帮助。在妇联推动下,经公安机关侦查,区检察院掌握充足证据,对该案依法提起公诉,涉事人最终被判刑。
一直以来,南海区妇联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行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基本职能,充分发挥“联”的优势,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妇女群众身边,不断增强妇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好妇女工作,关键要靠一支出色的干部队伍。南海区妇联持续推进基层妇联“领头雁”培育工程,先后开展两期“培优计划”,通过系统培训、巡讲实践,让优秀基层妇联主席“带动一批、影响一片”。42名“培优”学员中,13名学员晋升为村居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
南海区妇联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妇联执委作用的指导意见》,推动全区3000多名基层执委亮妇联标识、亮组织架构、亮工作职责、亮执委身份、亮活动内容,成为基层妇联组织的有力支撑,推动基层妇女儿童工作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区妇联全面核查区内困境妇女儿童信息,通过基层执委分类分级联系263名特殊女童落实挂钩帮扶。
依托妇女儿童权益纠纷调解委员会,区妇联协同法院调查离婚家事案件,提供专业水平过硬的纠纷调解服务,2020年受理咨询案件955宗。
为推动家庭矛盾前置化解,南海区妇联联动公安建立反家暴联动机制,定期通报家暴警情,2020年发出138份告诫书,有效防范部分家庭的矛盾激化。此外还召开民生座谈会,与各界代表共同探讨防止儿童受侵害的措施,并广泛开展普法宣传。
在关爱帮扶困境妇儿方面,区妇联也积极融合社会资源,为区内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提供帮助。发动区女企协会,为全区在册单亲特困母亲购买近10万元“平安佛医保”,链接善心企业,连续四年每年投入50万元,为单亲特困母亲家庭提供大病医疗、助学帮困、情感支持等。联合区儿童福利会、区厚德关爱儿童慈善会,对30位在册孤儿进行关爱奖助学。
牢固树立妇儿权益无小事观念,强化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心中有责任的意识,南海区妇联正积极绘就保护妇儿权益的同心圆,共同构建平安南海。
数读2020年
南海妇女工作成绩单
●发动捐款80多万元支持抗疫,陈瑞贞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黄岐派出所“女子战疫先锋队”、南海区女企业家协会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谢彩华、廖碧霞荣获广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50户家庭被命名为全国五好家庭和全国、省、市、区级“最美家庭”
●举办思想理论培训21场,服务阵地开展爱国爱党教育活动及党群服务日活动349场
●南海区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及小候鸟驿站共26间,占全市72%以上
●“垃圾分类绿满万家”项目试点工作带动近5000名群众参与,助力全区试点村(社区)垃圾分类知晓率提高到92%
●建立起9个“四新”领域妇女组织、10个“妇女微家”
●区、镇街两级妇联维权站共受理咨询案件955宗,处理率100%
●家庭教育3分钟微电台共播出48期,1000多万人次收听
文/珠江时报记者苏绮玲通讯员关雅诗(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