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实验中学建成首个“智能苗圃”
小苗圃“种”出劳动美 涂鸦墙“绘”出创造力

■位于楼顶上的“智能苗圃”。 (受访学校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罗炽娴)24小时智能监控,作物的“小病小痛”一目了然……近日,南海实验中学建成学校首个“智能苗圃”,让学生体验种植的乐趣、学会必要的劳动技能,更通过苗圃管理的现代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体验现代科技的魅力。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在校园“生根发芽”。南海实验中学历来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倡导“幸福1+N”课程体系、五育并举,对于劳动教育也是别出心裁。苗圃是培养农作物幼苗或树木幼株的园地,南海实验中学陈海锋科技创新名师工作室巧妙地以此为载体,打造智能苗圃,应用智能无水栽培、智能喷罐系统、智能土壤湿度监测、酸碱度监测、氮含量监测、智能补光系统等,控制室内的通风、光照、温度等,给植物创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让人工智能与原始种植有机地结合起来,碰撞出不一样的科技火花。
记者走访发现,这片小小的园地,就开辟在南实校园的六艺楼上。这里有无土栽培、立体种植、轮胎种植箱,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验现代农业的种植和灌溉方式。看着幼苗慢慢成长,学生们还能体会到食物来之不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培育节约粮食和保护环境的美德。
当科技元素融入劳动教育,小苗圃也有了“大作用”。那么,智能苗圃还能跟哪些元素碰撞出火花?陈海锋科技创新名师工作室与艺术科组联手,组织10位学生在30余米的巷道上,创造出一面与众不同的涂鸦墙,以科技为主题,表现出科技创新的魅力。
穿过工作室,走进智能苗圃,斑斓艳丽的涂鸦墙让人惊讶,这条原本普通的小巷变得极具艺术气息,展现出“一面科技、一面艺术”的画面。这是一面展示南实师生的创造力、审美力和热爱生活的活力墙,也是一面南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注重综合实践的素质墙。
“智能苗圃”的建成,是南海实验中学创建未来学校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尝试。陈海锋介绍,借打造“智能苗圃”这一契机,工作室以科技和美育为劳动教育“增色”,成为立德树人理念、劳动教育和创客教育三者融合的有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