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1月0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 我国大力推动“蓝领”评职称、涨待遇
    • 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城市新地标
    • 抓好重点行业领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 五大计划稳就业 专属服务暖人心
    • 清理取消供水供电供气供暖不合理收费

    第A02版:要闻

    • 南海两户家庭捧回国家级荣誉
    • 做大做优平台 厚植科创沃土
    • 两家南企上榜市专利富豪榜前十
    • 防控措施不到位立即停业整顿

    第A03版:系列报道

    • “国字号”枢纽引领 南海物流业驶进快车道

    第A04版:镇街

    • 争做学习达人 建设有为之乡
    • 加大路面警力投入严查摩电违法行为
    • 传统广式糖水,尽是家的味道
    • 办税服务厅入驻九江行政服务中心
    • 大沥两业主自拆违建
    • 15岁少年心脏骤停南海九院惊险抢救

    第A05版:教育

    • 中小学期末考集中在本月 19日至21日
    • 小苗圃“种”出劳动美 涂鸦墙“绘”出创造力
    • 佛科院7门课程获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佛山市南海公有资产流转服务有限公司公告(物业招租)
    • p28
    • p29

    第A06版:南海朋友圈

    • 让创业者吃下定心丸 这些城市保护知识产权有妙招

    第A07版:视野

    • 寒潮抵达广东 今冬还会有多冷?

    第A08版:天下

    • 春节脚步越来越近防疫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
    • 美国国会正式确认拜登当选总统
    • 美示威者冲击国会大厦已造成4人死亡
    • 黄河封河近800公里下游首次封河
    • 登 报 公 告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A02:要闻

做大做优平台 厚植科创沃土

截至2020年,南海共引进高端科创平台42个

2021年01月08日

■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上,仙湖实验室带来太阳能光热制氢系统演示。(资料图片)

回顾2020,南海创新的浪潮如何奔涌向前?一组数据可见,南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现飞跃式增长,全区高企预计达2273家,数量较五年前增长超6倍,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五年累计投入100亿元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南海科研力量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全区先后引进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高端科创平台42个,以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研究院等细分领域代表为支撑,构建起符合南海产业发展需要的产学研技术创新体系,为南海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添砖加瓦。

企业担纲科技创新主体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南海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为科创企业亮“绿灯”,启动系列扶持高企升级的“助推器”,让其在科技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为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能提速。

近年来,南海实施高企提质增效工程,制订推进高企发展专项扶持政策,以及工程中心、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科技创新券等激励政策。同时,各镇街出台配套高企扶持政策,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高企扶持政策体系。

2020年,南海已完成三批次高企申报工作,有效申报企业达1072家,预计845家通过认定,通过率为78.8%,全区高企预计达2273家。其中,南海累计有27家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业上榜佛山市标杆高企50强,28家企业成为2020年标杆高企50强候选企业。

同时,南海重新修订了《佛山市南海区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扶持办法》,新增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扶持,促成科技企业与创新平台的交流对接。积极发动企业申报各级工程中心。2020年新增区工程中心150家,累

计达到747家;新增市工程中心58家,累计达到484家;新增省工程中心30家,累计达到246家。

此外,南海还不断完善孵化载体建设。目前全区拥有32家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9家,总在孵企业1019家,已累计毕业企业678家。2020年“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第十一批)拟立项项目34个,核心团队成员中有博士81人,其中15个团队已在南海完成注册登记,项目产业化基础较好。

除了政策加持,南海还集中力量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发动并推荐申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62项。其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紧急申报“广东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专项”,南海共获批立项4项,是全市唯一有立项的行政区。

汇聚全球创新英才

2020年11月24日,季华实验室全职引进的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被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授予“中国电子显微学终身成就奖”。

目前,季华实验室以叶恒强院士为核心,集聚材料分析测试领域高端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等先进材料检测平台,为实验室的增材制造、半导体技术与装备等方向相关的先进材料应用研究提供支撑,力争建成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材料科学和先进制造关键材料与器件特性检测分析的一流平台。

同年,由钟南山创业团队牵头的佛山安捷健康产业园也在南海狮山竣工投用,该园区投资2亿元,建设超5万平方米;8月,呼研菲兰院感防控项目等5个项目进驻该园区。

近年来,不仅是院士项目扎堆南海,多所“国字号”大院大所也纷纷落地南海。目前,南海共有42个高端科创平台,其中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的创新平台共有16个。

而且,南海还不断发挥科创平台优势,加强引才聚智服务。立志“顶天立地”的季华实验室已引进兼职院士11名,领军人才32人,高级职称人才126人,各类人才规模达到794人,有效弥补了南海核心技术研发

上的短板。

清华大学华南新材料研究院引进各类优秀人才99人,其中包括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博士后在内的科研人员68人,获批粤佛联合基金青年基金科研项目21项。

“与南海重点发展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先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高校院所,我们逐一拜访,积极开展接洽和合作。”南海区科学技术局科技成果转化科科长江富璋回忆,引进的过程历尽艰辛,背后不仅需要做大量的基础工作及多方的协调对接,成功率还无法保证。“但是,随着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并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扶持体系,这几年引进平台的速度和质量不断提升。”

为做好优质人才和团队的服务保障,南海区科技局还提供解决高端人才子女入学、协助申请人才政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备案等服务,加快推动高端人才、优质项目落户南海。

南海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南海将以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契机,围绕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丰富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主抓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以纳米技术为支撑的芯片设计产业,以高端人才为引领的新医药产业三大产业,深入推进“一平台一园区一产业”的新模式落地开花。

2020

科创南海再上台阶

培育高企

2020年,全区已完成三批次高企申报工作,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2273家。

累计有27家企业上榜佛山市标杆高企50强;28家企业成为2020年标杆高企50强候选企业。

创新平台

“十三五”期间,全区投入100亿元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先后引入高端科创平台累计达42个。

孵化企业

目前,全区拥有32家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孵化器9家,总在孵企业1019家,累计毕业企业678家。

工程中心

新增区工程中心150家,累计达到747家;

新增市工程中心58家,累计达到484家;

新增省工程中心30家,累计达到246家。

人才储备

共立项34个“蓝海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团队核心成员中有博士81人,15个团队已在南海完成注册登记。

第六批挂职科技镇长团已组织30多次人才、科技资源对接,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和高级人才工作载体9个。

2020年8月,第七批共9位科技镇长助理已到岗开展工作。

文/珠江时报记者彭美慈通讯员魏丽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