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1月04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风卷红旗过大关
    • 《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出版发行
    • 抓紧乡村振兴契机 朝着“五好”农村努力
    • 新引进10个超10亿元项目
    • 高质量推进“两委”换届工作
    • 邀您选出佛山版权十件大事

    第A02版:要闻

    • 风卷红旗过大关

    第A03版: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奋力开创西樵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A04版:要闻

    • 15支队伍同台竞技显身手
    • 高质量推进“两委”换届工作
    • 市民护河意识高 岸边垃圾变少了
    • 大沥入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
    • 博爱学子展才艺秀风采

    第A05版:讲述

    • 跨界开日料店 熬过疫情迎来春天
    • pCF

    第A06版:要闻

    • 邀您选出佛山版权十件大事
    • p128

    第A08版:天下

    • 限塑令“升级” 纸吸管登场
    •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pD6
    • p79

    第01版:新时代南海家书

    • 平凡铸就伟大 英雄来自人民 每个人都了不起!
    • 今年瞄准八大重点任务发力
    • 学习园地
    • p100

    第02版:大家事

    •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形势任务 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广东篇章
    • 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 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 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佛山新的更大贡献

    第03版:大家事

    • 一张蓝图干到底 奋力开创“十四五”

    第04版:大家事

    • 重温南海年度记忆

    第05版:大家事

    • 新时代南海家书 陪你走过的2020

    第06版:党旗红

    • 村(居)两委换届选举 这些知识你要知道
    • 严肃换届选举纪律,以下底线碰不得!

    第07版:大家事

    • 南海对口帮扶地区全部摘掉“贫困帽”
    • 拆除整理3.9万亩 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第08版:大家事

    • 防疫注意“三减少一加强” 这些生活“盲点”别忽视
    • “返租”有风险 购房需谨慎

    第09版:大声公

    • 网络投资理财 小心一夜“暴负”!
    • 扫出清风正气 守护百姓平安
    • 小心,这种“饮料”有毒 千万不能喝

    第10版:扶持政策 有着数

    • 智能装备院 攻关核心技术 做大做强国产机器人
    • 九大措施扶持产业发展最高补贴1000万元
    • p174

    第11版:廿四味

    • 得闲 去叹早茶!

    第12版:有嘢睇

    • 艺术四季 全民共享的艺术大舞台
  • 数字报首页

11:廿四味

得闲 去叹早茶!

2021年01月04日

在南海这座城市生活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这里的茶楼早上一定会热闹非凡。

天色微微亮,茶楼门口就排起长队,满是等待叹早茶的老南海人。一壶靓茶、几笼点心,约上三五知己好友,齐聚茶楼享受愉快的闲暇时光。

早茶是广东地区一种特色民间饮食风俗,是广东人的生活习惯,也是广东地域文化的一大代表。广东人亲友之间常有“得闲饮茶(粤语,即‘有空喝茶’)”之说,因此饮早茶也成为了广东人生活交际的重要一环。

热气氤氲的茶点,谈天说地的食客,是茶楼里恒久不变的场景。

1

早茶起源于『二厘馆』

早上7点不到,南海的茶楼便迎来第一批客人。大厅内,茶香与点心的香气相互交融,激活了食客的味蕾,也唤醒了沉睡中的城市。对于南海人来说,美好的一天,就在一声声“饮咗茶未?”的问候中开启。

广东人饮早茶习俗古而有之,在形成后就非常执著地成为地域文化的一个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饮早茶之俗最早又是如何缘起的呢?

根据记载,广东早茶文化的缘起可追溯到清代。早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就有“二厘馆”卖早茶。所谓“二厘馆”是街边支摊的茶铺,供应茶水糕点,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设备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供路人歇脚聊天,由于茶资仅需二厘,当时深受普通劳苦大众欢迎。

后来又出现了“茶居”。“居”的意思是隐者遁居之所,有闲者可以来这里消磨时间,后来规模大了才改名成茶楼。一些人甚至会买下土地建几层高楼,全栋用来经营大型茶楼。

时至今日,早茶文化长盛不衰,与广东自古以来贸易兴盛,经济发展迅速是分不开的。在南海,早茶时分可以倾谈生意、交换信息,也可以会朋聚友、谈天说地。生意人把茶楼当作商谈重地,普通人则在此抒解压力,换得浮生半日闲。

2

饮早茶成老南海人习惯

热火朝天的茶楼、淡雅怡人的茶香、色香味美的点心……回想起小时候喝早茶的经历,如今已78岁的李兆涛老人仍记忆犹新。

出生于南海的李兆涛小时候经常跟着外公一起去茶楼喝早茶,一碗白粥、两件茶点,便能让他开心满足。在他的记忆中,茶楼是热闹的,点心出炉的叫卖声、翻阅报纸的声音、亲朋好友的交谈声,交汇成一首茶楼专属的“广式交响曲”。

现在,饮早茶依然是李兆涛习惯的生活方式,他最喜欢就是约上朋友去附近的茶楼,点上“一盅两件”,边吃边闲话家常。

广东人在饮早茶时会有一些小礼节,例如别人替自己倒茶时习惯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以表谢意,茶壶里面没水时开盖以示需要添水等,都是约定俗成的茶楼文化。李兆涛说:“这便是广东早茶文化发展多年沉淀下来的习惯。”

然而,人们经常说的“一盅两件”,又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一盅”指的是一壶热茶,“两件”即几道点心。

李兆涛回忆,旧时茶楼是打工仔的聚脚点,每天清晨一开门,码头、市场的搬运工、泥水木工等蜂拥而入,吃起了传说中的“一盅两件”。其实就是一盅劣茶,两件粗制点心,多是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的糕点,每一种都实惠饱肚。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早茶文化的延续,如今点心越来越精美,品种也越来越多,但“一盅两件”仍是饮早茶的代名词。

3

从一盅两件到中西合璧

从“二厘馆”到茶居,从茶楼到大酒店……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饮早茶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在南海,有名的老字号茶楼有南海迎宾馆、旺阁渔村等,高级酒楼宾馆如保利洲际酒店、千灯湖酒店等,新式连锁茶楼如周记、点都德等,饮茶的地方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丰富。

周六上午,家住海三路的90后陈美璇与父母、爷爷和亲戚们一起来到桂城鸿大广场内的一家酒楼饮早茶,除了美味的茶点和热闹的氛围,最令她开心的,还是叹茶时一家人团聚的快乐时光。

早茶,顾名思义是“早”,过去一些茶客清晨六点多都会准点去茶楼,不管严冬酷暑,天天坚持。如今,铁杆茶客依旧,但上茶楼的时间从早上延长到中午。

“长辈们以前习惯一早起来去饮早茶,我们年轻人的作息时间比较晚,都是9点多10点才去,而且现在的早茶一般都从早市做到午市,除了可以吃点心还可以点不同菜式。” 陈美璇说,小时候经常跟着父母长辈一起上茶楼,现在长大了就变成带着父母长辈上茶楼,一方面是吃美食,另一方面是孝敬长辈。“早茶文化在这里是一代一代的相传。”

时代在变化,早茶的内容也发生了改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西方饮食的引进,早茶中的点心品种也越来越丰富。除了叉烧包、肠粉、萝卜糕、烧卖等传统点心外,还加入了牛仔骨、布丁、法式西多士等中西合璧的新品种,每一种都能让食客们大饱口福。

讲古台

叹早茶 这些礼俗要知道

老广们叹早茶随心随性,但对待早茶可不随意。

叹早茶有着一套“规矩”:问位点茶、揭盖倒水、扣指茶礼、坐前叫卖、数碟埋单、先食后付、水滚茶靓、即点即蒸。其中“揭盖倒水”与“扣指茶礼”最为有意思。

“揭盖倒水”即是续茶,食客不需要大喊店家,自己揭起茶盖放在壶口边上,店家就心领神会过来安安静静续茶。据说这源自一个“骗钱”的故事:从前有个纨绔子弟,好吃懒做,身家败光后,就到处去骗钱。一天,他带上一只金丝雀去茶楼喝茶,趁没人注意时,静悄悄地把金丝雀放在茶杯里,就叫人来加水。当店家打开杯盖加水时,金丝雀就飞走了,这位纨绔子弟借此向茶楼索赔。茶楼老板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就要求食客要加水时,主动打开壶盖、杯盖。

“扣指茶礼”即是别人给你斟水时,为表感谢,得把食指和中指弯曲起来轻轻敲打桌面几下,表示对倒茶者的谢意。

“扣指茶礼”相传是当年乾隆微服私访,见店小二倒茶的手法有趣,就学着给随从官员倒了一杯。随从官员受宠若惊,想要跪下行大礼,可又担心暴露了皇帝的身份,于是改用手在桌子上叩了两下,代表他向皇帝感谢倒茶的礼节。

文/珠江时报记者 洪晓诗图/珠江时报记者 戚伟雄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