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1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 全力推动实验区建设向纵深突破
    • 探索制造业城市金融范本
    • 以问题导向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 发展现代物流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 以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办好代表议案建议
    •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为新时代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第A02版: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一场学习会留给南海的“思考题”

    第A03版: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生态优先 为实验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 探索制造业城市金融范本
    • 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为新时代广东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提供经验示范
    • 以问题导向推动创造型引领型改革
    • 以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办好代表议案建议

    第A04版: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建国家物流枢纽 助南海制造通达全球

    第A05版:要闻

    • 南商“后浪”集体“充电”
    • p36

    第A06版:要闻

    • 玩游戏“涨”知识 城管理念入人心

    第A07版:教育

    • 学生在运动中绽放气质
    • 中小学生讲述身边品德故事
    • 勇担社会责任 展现青春力量

    第A08版:镇街

    • 管“小家”护“大家” 她们有秘诀
    • 网格员“火眼金睛”识别非法加油车
    • 中国银行佛山分行大力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 p36
  • 数字报首页

A04: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建国家物流枢纽 助南海制造通达全球

南海加快打造现代智慧物流体系,提升南海产业竞争力

2020年11月30日

■11月28日,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南海召开。

■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意味着南海可享受一系列配套资源,为佛山制造对接全球大市场提供便捷通道。

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加快成网,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一步。“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部分,两次出现现代物流概念,分别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撑。

11月28日,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南海召开。这是该年会2002年在南海举行首届会议以来,时隔18年后再次在南海召开,成为南海对外展示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就在本月,位于南海的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被授予“国家物流枢纽”牌匾,为南海构建“物畅其流”大通道、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契机,南海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其时已至 物流业迎来战略机遇期

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公布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成为22个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之一,也是此次广东省唯一一个入选的物流枢纽。

国家物流枢纽意味着什么?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是辐射区域更广、集聚效应更强、服务功能更优、运行效率更高的综合性物流枢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

此次佛山入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再次彰显佛山制造业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物流枢纽是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设施群和物流活动组织中心。南海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最有条件建设国家物流枢纽的地区之一。”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在会上指出。

雄厚的制造业催生出巨大的物流需求。2019年南海全区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03.15亿吨公里,其中陆运73.69亿吨公里,水运29.46亿吨公里。目前,全区有载货汽车7万辆、专业货运企业45家、港口码头36个、水运企业14家。

南海区政府党组成员、区重点平台建设指挥部执行总指挥黄文富表示,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对南海区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南海不缺物流,南海的传统物流很发达,但传统物流存在短平快、小散乱的问题,难以满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接下来南海将以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推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

“这次成功拿到牌子,意味着打通了全国的物流通道,将助力南海制造推向全国。”在佛山市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获得了这个牌子,意味着南海可享受一系列配套资源,融入了国家物流体系,跟国家的其它物流枢纽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全方位加快南海区乃至佛山市由传统物流型产业向现代智慧物流型产业转型升级,为佛山制造对接全球大市场提供便捷通道。

其势已成 赋能佛山制造业降本增效

发达的制造业和商贸业要求更高的物流效率。然而,与国内大多数地区一样,南海物流业长期处于1.0时代,因应个别企业需求和城市空间进行扩张,呈现出“小、散、乱”等典型特征,物流效率总体不高,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

南海区货运结构历来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占据比例较小。在承担大规模运量的干线运输时,仍存在运量低、成本高、能耗大的制约。目前南海物流企业众多,但是整体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物流经营阶段。

顾耀辉认为,推动物流体系创新、组织变革、效率提升之于南海、佛山乃至珠三角都显得十分迫切,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入选2020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意味着南海物流业发展迎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现代制造业需要现代物流业作支撑,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现代智慧物流体系。”黄文富说,建立起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可以大幅降低南海制造业物流成本,实现南海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佛山国际陆港项目、京东智联云(大湾区)产业运营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式落地,未来,佛山市南海区铁路投资有限公司、一汽(佛山)物流有限公司、九江南鲲码头有限公司等将作为枢纽建设运营主体。

南海将重点发展铁海联运、公铁联运、公铁水联运,开展具有网络化运营、一站式服务的集装箱多式联运,降低全流程物流综合成本。依托佛山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将统筹规划迁建等方式整合区域铁路专用线、专业仓储、多式联运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减少物流设施无效低效供给,促进土地等资源集约利用。

根据测算,预计通过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将腾挪相关物流设施面积上百万平方米,500公里以上长距离公路运量大幅减少,枢纽干线运输到发规模占枢纽总运输比例超过30%,铁路货运量达340万吨,枢纽单元化、集装化运输比重超过40%。

未来3年至5年,依托物流供应链系统化组织、专业化分工、协同化合作和敏捷化调整的优势,预计佛山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全市GDP比例在当前基础上降低1个~2个百分点,进一步推动物流降本增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其兴可待 打造佛山国际陆港新城

按照规划,佛山物流枢纽以南三产业合作区官窑物流枢纽区为主,南鲲物流枢纽区为辅。

为何选择两大片区?两大片区均紧邻高速公路和市域主干道,南鲲码头航道条件优越。官窑货场物流园区中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项目是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具备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以及多式联运转运设施设备和系统集成、互联兼容的公共信息平台等功能。

佛山物流枢纽作为佛山市重点打造的物流枢纽项目,核心区总投资约40.87亿元,占地3.82平方公里。其中,官窑物流枢纽区位于南三合作区腹地,是佛山一环创新圈“1+5+N”创新体系的重点建设项目,按照“高站位、多功能、优服务”的国家级物流枢纽发展定位,将成为南海智慧物流体系建设的抓手。南海将把官窑铁路货场物流园打造成为“佛山国际陆港新城”。

官窑物流枢纽区以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为启动工程。这里将构建“1个平台+3大功能分区”的服务体系,积极申请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生产服务业(国际物流)功能区。

同时,官窑物流枢纽区已获批粤港澳大湾区“7+5”多层节点网络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将布局“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多层次网络型交通枢纽。

在物流枢纽的基础上,南海区还计划打造辐射范围更广的智慧物流小镇。小镇通过“1+2+3”(一个基地、两个中心、三大平台)物流规划,搭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源地、辐射全国的多式联运网络。

南海区重点平台建设指挥部为了推进项目建设,根据专门公司架构、专业团队、专注建设发展的“三个专”运作模式。“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现代物流枢纽的目标,把基础设施做好,补齐公共配套,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物流切实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黄文富说,政府将加强招商引资,吸引物流行业现代智慧型头部企业投资南海,共谋发展。

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点项目

佛山国际陆港项目

佛山国际陆港项目占地面积约200亩,功能区分布包括:海关口岸查验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物流信息交易及商业配套中心、国际快件中心等。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期三年,计划由第四年开始运营,第六年开始达产,预期年纳税总额超5000万元。

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

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占地531.4亩,铺设轨道10.04公里,投资总额约6.89亿元。建成后专用线近、远期将承担佛山地区其他铁路运量500万吨、800万吨,逐步为佛山本土制造业提供便捷优质物流服务,助推佛山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物流枢纽。项目计划2021年12月31日竣工。

智慧物流小镇“1+2+3”物流规划

一个基地

多式联运物流基地

发展公铁水空多式联运,培育铁路、航空、水运等干线运输组织。

两个中心

供应链管理中心、智慧物流中心

供应链管理中心:重点切入佛山汽车、钢铁、陶瓷、家具等产业链,与全国供应商、分销商等搭建供应链物流服务平台、拓展供应链金融等服务。

智慧物流中心:积极应用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物流信息平台、智能仓储、智能机器人、大数据分析服务等智慧物流服务。

三大平台

制造物流平台、商贸物流平台、国际物流平台

“大咖”论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

物流业连接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是打通供应链、协调产业链、创造价值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新的形势和任务,对物流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郑文:

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为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物流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自身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包括推动智能化、抓住技术创新的契机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推进物流标准化进程、提高集约高效的能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等。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

信息化支撑着、改变着整个智慧供应链的生态。在数字化时代,差异化的控制和个性化的需求,可以准时实时、零成本地进行精准的匹配,且形成规模化,这将改变物流供应链。

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院长黄有方:

物流要做强肯定要依赖于科技的赋能,物流运营的平台、物流发展的生态等都离不开高科技的发展。物流科技有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全面感知,二是智能决策,三是自主作业,四是多方参与。自主作业领域当中无人化的物流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未来趋势。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钟泽诗通讯员张君涛周子健劳咏仪

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