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大会,发布村改扶持政策
攻坚万亩村改 促城乡高质量融合

■南海平谦国际智慧产业园落户狮山镇汽车产业园。(效果图)(通讯员供图)

■10月16日,狮山镇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大会。 珠江时报记者/孙茜摄
已完成7927亩拆除整理、村民表决平均通过率达到97.03%……10月16日,狮山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大会,发布并解读《狮山镇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及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扶持办法(试行)》,对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在区政策的基础上奖励“加码”,最高奖励90万元/亩。
“坚守产业很苦很累,但是为了让狮山走向更好的明天,这种苦累值得。”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表示,狮山镇坚持村级工业园主推用工改工方式改造,确保制造业留在狮山发展壮大。
狮山正着力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为南海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探路,而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将作为其中重要抓手之一。未来,狮山镇将加快推进村改重点项目建设,助力探索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新路径。
成绩单 完成拆除整理土地近8000亩
“目前,已有7927亩完成拆除整理,接下来还要在拆除上大做文章。”狮山镇镇长黄伟明表示,今年前三季度,狮山镇抽调240多人组成专责团队,共分13个重点项目组、24个子项目组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攻坚,力争完成拆除整理10000亩,确保完成拆除整理8000亩。
其中,多个产业地块通过改造提升,土地价值实现飞跃,为群众带来不少红利。以罗村朗沙上沙里围工业区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改造面积为182.16亩,计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2.71亿元,目前已建成建筑面积达9万平方米,租金也由改造前的8000元/亩/年提升到12万元/亩/年。“该地块的容积率改造前不足1.0,改造后提升到3.0,建筑面积比改造前提升两倍。”黄伟明分析。
如今,通过政策及改造红利的激励,群众看到改造带来的预期收益,狮山的村级工业园逐步由“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迈向一个“亩产论英雄”的新时代。
在“亩产”之外,狮山提出城乡高质量融合,为村级工业园酝酿更多可能性。低矮的平层厂房蜕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大楼,带来的不仅是群众收益的提升、城市面貌的改善,更有产业集聚、人才集聚、村(社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等一系列后续效应正在发酵。
“村民对改造的意愿也是十分强烈的,从我们已完成表决的村(社区)来看,普遍通过率非常高,平均通过率达到97.03%。”黄伟明表示,目前是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政策红利期,希望村(社区)把握时机,快速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
方法论 总结9种改造模式一亩最高奖90万
在狮山镇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攻坚大会上,黄伟明总结了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的9种模式,包括挂账收储、集体土地转国有、企业自主改造、混合改造、市场托管等,为村(社区)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提供参考。
“黄牛牯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就是国资统租模式的典范,我们跟村集体谈好以后,全村表决后协议租赁给公有资产公司,在各方收益间找到平衡点。”黄伟明表示,该模式下,整理拆除及载体建设均由公司承担,村(社区)仅需协助开展工作而不用承担市场风险,对村(社区)开展相关工作十分有利。
村(社区)没有资金进行整理、上盖物补偿怎么办?为此,狮山提出了挂账整理的创新模式,村(社区)可与公有资产公司签订服务协议,由公有资产公司垫资完成土地合同解除、上盖物拆除及补偿,撇清“历史包袱”,再将土地挂上公有资产交易平台进行公开交易,土地整理成本由土地购买者承担。
此外,狮山还提出了微改造、生态修复等改造模式。据了解,按照这些模式开展村级工业园改造,均能得到区、镇两级的政策扶持和资金奖补。
狮山镇政府10月15日印发的《狮山镇城市更新(“三旧”改造)及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扶持办法(试行)》(下称“《办法》”)规定,对2020年1月1日后狮山镇完成地上建(构)筑物拆除的符合要求的项目,在南海区给认定为拆除重建类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奖励50万元/亩的基础上,首先镇财政对经区认定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示范项目的,按拆除面积给予拆除重建土地一手承租人奖励10万元/亩;其次项目重建容积率达到1.5以上且每期证载建筑面积达到1.5万平方米以上时,联合验收后每期按报建土地面积,给予投资者10万元/亩奖励;最后若完成农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手续,狮山镇将奖励集转国原土地所有权人20万元/亩。
“每亩地区政府补五十万,镇增补二三十万,收益有保证,完全没伤害到群众的利益。”黄伟明表示。
新蓝图 重点推动工改工产业迎来新未来
“狮山村级工业园有两个更大的亮点,第一是体量大,第二是坚持工改工。”林健表示,狮山镇坚持村级工业园主推用工改工方式改造,确保制造业留在狮山发展壮大,“要着力挖掘更多的村级工业园实施‘三旧’改造,打造出一批连片改造项目、产业集聚区和主题园区,焕发狮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重点推动村级工业园用工改工方式改造是狮山村改的坚守。以小塘五星片区改造项目为例,狮山镇五星工业园片区改造项目副组长李星雄分享经验时表示,该片区村改面积约3033亩,其中五星片区工业园工改工项目约为953亩,后期工改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1566亩,“工改工”方式改造的土地占比达83%。
“‘工改工’方式改造的用地,每3年租金递增一次,若干年后租金将有较大的涨幅,群众从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也愿意选择‘工改工’。”李星雄表示,“工改工”不仅能引入高端产业,提升居民就业水平,也能使村(社区)环境得到较大提升,群众都十分支持。
五星片区比邻狮山镇4个万亩森林公园之一的天子帽森林公园。“天子帽、马头岗沿线的工业园区都要纳入我们整治提升的范围,这个片区未来将是一个十分有活力的产业区域。”黄伟明表示。据了解,狮山镇将围绕天子帽森林公园打造小塘滨江新城片区,目前已聘请设计院,规划建设小塘滨江新城片区,拟打造一流的滨水新城和产业聚集地。
同时,以博爱新城、南海大学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三城”融合为核心,并与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紧密连接构成的100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将成为科创产业的集聚区,打造成佛山科创新城。
“虹岭路及兴业路围起了狮山镇‘三城’融合的核心片区,这条环线内的区域已经被确定为狮山城市发展核心,在该环线上有大圃有色金属产业园、松夏工业园、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产业集群、小塘汽配产业集群等多个主题园区。”狮山镇城市更新办公室主任张庭表示,未来,狮山镇将以“三城”为中心,强化城市核心,打通内部路网及轨道交通,强化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的科创属性。
“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同样以‘工改工’为主,我们希望将其建成科创新城,引入一批‘两高四新’企业及企业的研发中心。”张庭表示。
特写
社区实地“取经”增强推进城市更新信心
10月15日,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冼汉明带队,组织罗村14个社区党委书记及罗村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组等到广州调研,学习城市更新经验。
对标先进的“取经”,触动了罗村14名社区党委书记的神经,也增强了大家对今后本社区城市更新项目推进的信心。“沙步14个经济社和联星12个经济社的情况相似,改造完成后物业返还给公司,再评估每一个经济社的物业占总公司的比例进行分红。”狮山镇联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主任江兆啟在参观了解了调研第一站——南岗街道沙步社区的沙步旧村改造项目后表示,联星旧村改造项目是罗村起步最早的旧改项目,目前推进顺利,会继续关注沙步社区旧改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取长补短。
调研第二站为荔湾区恩宁路的历史街区活化项目——永庆坊。据悉,永庆坊采用旧城微改造模式,在原来外轮廓不变的前提进行建筑立面更新,其项目经验则更适用于古建筑较多的罗村社区。“在保留历史建筑的基础上,我们会将罗村旧街区打造成古色古香的网红‘打卡点’,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狮山镇罗村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主任颜铭坤表示,接下来会和镇里密切对接,尽快实现旧街提升。
“罗村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抓手推动城市更新,而且是连片改造,通过调研学习推动罗村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提升,提供更有力的经验保障。”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鹏表示,下一步罗村将以整促改加快村级工业园改造,为城市更新提速加力。
记者观察
一亩地重奖90万是决心也是信心
改变“城不城,乡不乡”的面貌是狮山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初心和使命,要让土地留得住乡愁,也留得住产业和人才,不管片面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单一的生态建设都是不可取的。狮山提出要实现城乡高质量融合,将以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为重要抓手之一,促进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使“城在江畔、林在城中、人在林里”不再是图景,而是切实可见的未来。
未来,狮山将全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共融”,博爱新城坐拥博爱湖,南海大学城紧邻仙溪水库湿地公园,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打造会展中心公园景观区、站北山体公园以及站南景观公园多个景观区域,小塘滨江新城与天子帽森林公园相依,南国桃园片区也将打造成为生态农业和乡村文旅产业示范区,群众可就近在家门口就业,产业人才也能逐水而居,山水相伴,不亦悦乎?
为推动这一蓝图加快成为现实,狮山提出了一亩地最高90万元的高额奖补,这不仅是狮山推动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的决心,也是对这片土地未来发展的信心。事实上,这种信心也来源于社会各界对狮山发展的热切关注。
目前在狮山,不仅群众的意愿十分强烈,社会资本也十分愿意来狮山开发项目。不管是金融资本集团、房地产企业、产业载体开发商还是文旅产品企业,都很愿意来狮山找项目,他们看中的,正是狮山这片土地美好的发展前景。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林一峰文/珠江时报记者林一峰彭燕燕通讯员潘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