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业大会第二天,五场高端论坛聚焦氢能产业发展
大咖高端对话探讨“氢”未来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李春妹通讯员/周子健)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昨日进入第二天,五场高端论坛在樵山文化中心举行,来自氢能产业的顶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氢能产业发展热点展开研讨。
“经过11年的探索,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战略逐步明晰,南海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和‘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在“高峰对话:氢能,点亮绿色未来”论坛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分享了南海氢能产业发展战略。南海区力争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6000辆、氢能公交线路50条、氢能有轨电车2条、加氢站30座。
“氢能产业的发展要考虑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即2030年我国碳排放要达到峰值,2060年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氢能作为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显得非常重要。”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吴红波在高峰对话论坛上表示。
昨日上午,氢能产业大会活动之一的院士论坛举行,8位院士共同探讨氢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交流活动能有力推动氢能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希望众院士为佛山推动氢能技术研发、建设创新平台、完善体制机制,打造氢能全产业链把脉建言,共商发展。”副市长赵海表示,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佛山打造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氢能产业集群,以及国内规模较大、种类最多、体系最完善的氢能汽车应用场景,构建起了佛山氢能制造体系,成为国内氢能产业发展突出代表。
欧洲科学院院士、佛山仙湖实验室光伏制氢技术实验室副主任余家国表示,氢利用技术的成熟提高了对制氢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制氢技术的开发成为了氢经济时代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郭烈锦则表示,太阳能光催化制氢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未来可形成可再生能源转化利用和环境污染物处理的先进技术及产业,在该领域的国际舞台上掌握主导权,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昨日下午还举行了燃料电池与汽车技术论坛、氢能技术与应用论坛、第2届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南海)高端论坛,就技术、应用、标准、安全等话题展开探讨。
(相关报道详见A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