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足温饱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民生蝶变
狮山镇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从主要满足村民群众物质需求,走向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的乡村我的家”狮山镇“乡村代言人”推荐评选活动决赛,兴贤社区居民展示才艺。 (通讯员供图)

■谭边社区正在建设的信丰村社区公园。珠江时报记者/彭燕燕摄

声乐、舞蹈、脱口秀、武术、小品、舞台剧……9月18日,19位晋级选手登上“我的乡村我的家”狮山镇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之“乡村代言人”推荐评选活动决赛的舞台,以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现狮山乡村的美丽风采,讲述狮山从满足温饱到乡村全面振兴的民生蝶变。
同日,狮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召开,乡村振兴建设换挡提速受到人大代表热议。狮山镇委书记林健表示,乡村振兴要达到的效果是硬件建设有模有样,软件建设有魂有魄。
“我的乡村我的家”狮山镇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为乡村振兴软硬件建设成效提供了展示舞台,激发了全民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接下来,狮山将通过连片打造“一核、两线、三片”的特色示范区域,助力打造大湾区产业高地、广佛交通枢纽、佛山科创新城,为南海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发展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贡献狮山力量。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生蝶变喜奔小康
村道变宽敞平整了、闲置地开发为公园、脏池塘变为景观塘……狮山镇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各类示范村、示范项目正加紧实施,频传佳音。
狮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透露,今年全镇审批通过355个乡村振兴项目,投资总额约6.87亿元。除了着重打造石澎村、狮中村、招大社区、谭边社区这4个南海区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项目,莲塘村这一镇级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还选出12个村居的13个项目打造镇级特色示范项目。此外,加速推进红色印记项目、官窑古驿道项目、北江流域花海项目等重点项目和厕所革命、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
“乡村振兴肩负的使命是留住乡愁,造福乡亲,希望乡村振兴达到的效果就是硬件建设有模有样,软件建设有魂有魄。”林健表示,除了工程建设、硬件改造提升,乡村振兴更重要的是在软件建设方面,融入本土传统文化,提升市民的人文素养。
“我的乡村我的家”狮山镇乡村振兴系列宣传活动便是软件建设的典范。该系列宣传活动推出“美丽乡村”“乡村代言人”“最美家庭”“乡村风采人物”四大推荐评选活动,形成了浓厚的乡村振兴活动氛围。
乡村振兴,久久为功。接下来,狮山将在把握南海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大格局下,将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片区、南国桃园片区、南海大学城片区、北江流域滨水片区和官窑古驿道、狮山“红色线路”串联起来,连片打造“一核、两线、三片”的狮山镇特色示范区域,五力齐发努力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小康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特写 南海区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
生态宜居石澎村
“两廊三园一基地”畅享推窗见绿乡村慢生活
穿过石澎村牌坊,沿着石澎大道驱车几分钟,记者来到石澎村委会,村委会大门对出的地方正在围蔽施工。
“施工处正在建设石澎村活动中心,这是我们村23个乡村振兴项目之一。”石澎村负责乡村振兴项目的工作人员谢健华说,石澎村目前已完成或在建的项目有5个,“村里室内较大型的活动场所不多,活动中心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满足村民开展室内文娱活动的需求。”
一边说着,谢健华一边带记者到村里涉及乡村振兴提升改造的地方参观。一路上,不少村民坐在大树底下或公园乘凉、运动、闲聊。
“这些年石澎村变化很大,过两三年你再来看,我相信石澎村还会给你更多惊喜!”石澎村石步塘东经济社社长孙啟全说起村内的改变和乡村振兴规划,满是自信和骄傲。
“以乡村振兴项目为契机,我们正在打造‘两廊三园一基地’的南海区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石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谢凤连介绍,两廊指的是石澎大道景观廊道、红色历史及村史人文廊道,三园是以休闲为主的宁静之园、以体育活动为主的活力之园和以生态涵养为主的生态之园,一基地是指特色康养产品种养基地,“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石澎村不断优化生态宜居环境,让村民畅享推窗见绿的乡村慢生活。”
红色文化狮中村
连片整治人居环境打造红色文旅品牌
一走进狮中村中西经济社,以岭南风格的镬耳屋屋顶元素设计的围墙,沿着民居外围朝着陈洞经济社的方向蜿蜒数百米,蔚为养眼。接近围墙尽头,墙内是一新建的篮球场,施工人员正在铺设地面,另一边则是准备改造提升的休闲游乐园,将增设运动器械和儿童游乐设施。
“路边这块闲置地准备修建休闲公园,而沿着这条水泥路往陈洞经济社义民纪念碑的途中,计划设计一条红色文化长廊。”狮中村党委副书记麦笑兴说。
“狮中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红色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狮中村美丽文明村居导赏员陈作荣担任这份工作约2年,累计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近5000人,促进狮中村红色文旅品牌远近闻名。此外,狮中村还创新开展红色亲子游、红色文化体验、志愿导赏员培训等活动,不断深入挖掘、丰富红色文化内涵,“现在,基本每位村民都能大概讲出村中的红色故事和村貌蝶变。”
“我们计划连片改造陈洞、中南、中西经济社的人居环境,在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狮山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的基础上,深化打造狮中村红色文旅品牌。”狮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罗宝祥表示,乡村振兴工作可以促进红色文化精神代代传承,同时红色文化也能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党建引领招大社区
引领全民参与打造宜居城市后花园
“每一个乡村振兴项目开展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渗透着党建引领的作用。”9月21日,招大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招国强带着记者实地参观招大党建主题公园和冼边经济社。
“大到项目设计、施工,小到路旁护栏的花盆、花圃,种植的三角梅、金山棕等花草,我们社区党员都积极主动进行构思、采购、种植和制作。”招国强说,招大社区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
为长效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招国强数月来主动率领社区的党员骨干,前往从化、新兴、英德等十多个地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考察,“从国家级到市县级,我们都看了一遍,每次参观完就立即开会探讨哪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最终,招大社区依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规划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招大社区以党建引领全民参与,通过党建主题公园打造、招大路提升、招大市场商铺形象提升、景观提升等,打造“枢纽绿芯,活力招大”品牌,为招大推动乡创人才、美村改造、资产活化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招大党建主题公园二期已竣工并对外开放,三期工程准备动工,计划展现招大社区的历史变迁及未来探索。另外,冼边经济社的池塘周边及河道景观提升工程、村居古街改造提升工程也在快马加鞭推进,将打造成为宜居的城市后花园。
人才沃土谭边社区
滨水长廊公园美善治和美家园靓
“谭边社区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里连苦瓜都可以种得比别人的甜。”9月18日,在狮山镇“乡村代言人”推荐评选活动决赛的舞台上,谭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杨海玲以《未婚的看过来,狮山好地方不容错过》为题,讲述她与谭边社区,以及谭边社区热火朝天开展乡村振兴的故事。
杨海玲2015年嫁入谭边社区,同时进入谭边社区居委会工作,目前负责乡村振兴工作。“从群星厕所改造到信丰休憩园升级改造,从几十万的小项目到上百万的大项目,我亲历着谭边社区乡村振兴的每一个历史瞬间。”杨海玲说,在工作中,她时刻感受着谭边社区人情足、环境美、心态好的社区人文氛围。
这就是谭边社区的善治、和美氛围,其成效一部分得益于人居环境的改善提升。今年谭边社区共有12个乡村振兴项目需要推进,其中力生滨水长廊休闲公园建有长达300米的亲水长廊,岸边新装上大理石护栏,并设置健身器材,成为继谭边梦家园中心广场后又一个休闲处。
“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一定要把人居环境搞好,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来谭边发展。”谭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谭敏贤表示,谭边社区计划将公园和旧建筑改造成党群沟通阵地,通过党群服务团结大家,共同推动谭边社区乡村振兴成效更上一层楼,不断擦亮“善治谭边,和美家园”品牌。
狮山镇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
莲塘村
依托玫瑰园打造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园
莲塘村毗邻北江,拥有丰富的农用地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在乡村振兴方面具有打造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先天优势,目前主要种植玫瑰园、火龙果、番石榴、葡萄等。
“完善玫瑰园整体路网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项目之一。”莲塘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玫瑰园整体路网主要包括玫瑰园环道、中轴线和一些主要支路。目前,大部分路网已完成。
当记者走近鱼塘时,数只白鹭从塘底展翅飞起,向远方而去。“你若是傍晚来,会有二三十只白鹭齐飞,非常壮观。”莲塘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人们到此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因素。
“我从2017年辞去工作后,就一头扎进这里种植火龙果。”果农吴健恒夫妇在绿色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承包了12亩红心火龙果地。2018年以来,随着绿色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改造升级,游客增多,其销售火龙果的年收入也从5万元增长到13万元。如今,他还拓宽特色产业链,同步销售火龙果酒、火龙果干及花干,进一步实现增收。
“绿色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要让农业更强、农户有钱赚,也要让农村人居环境变美,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莲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徐啟强介绍,除了实现产业振兴,莲塘村还通过提升村内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村貌,建设高颜值乡村。
而为腾出更多产业发展空间,莲塘村已建成数栋农村公寓,让村民以成本价购买入住,解决村民建房难问题,实现村民的“上楼梦”。
文/珠江时报记者马一右通讯员狮宣杨黛梅李志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