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8月3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在加强区域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 资本大咖探讨行业发展新格局
    • 桂城5所新改建学校启用
    • 线上学习路演 提升竞技水平
    • 第三届进博会 “黑科技”抢先看

    第A02版:深度

    • 四海揽人才 引得雁归来

    第A03版:教育

    • 两天启用5所学校 桂城教育跑出加速度

    第A04版:城事

    • 加快打开旧村改造新局面
    • 一书纵览凤池乡村振兴独特范式
    • 资本大咖探讨 行业发展新格局

    第A05版:镇街

    • 走进红色景点 追忆革命岁月
    • 退伍老兵当“红色导师” 少年接受爱国拥军教育
    • 义工慰问残疾人 陪逛公园看表演
    • 查封10家 断电1处
    • 志愿者清理卫生死角 指导街坊预防登革热

    第A06版:教育

    • 明天开学啦!这些易堵路段请绕行
    • “因为最美气质教育,我把孩子送来这里”
    • 里水各校多举措 确保顺利开学
    • 点朱砂写“人”字 萌娃启智开学

    第A07版:视野

    • 预计 2022年突破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猛

    第A08版:时事

    • 不得变相拖欠中小企业款项
    • 首都功能核心区 控规公布
    • 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信息公开
    • p56
  • 数字报首页

A03:教育

两天启用5所学校 桂城教育跑出加速度

2020年08月31日

■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建成启用。

■桂城桂江二小篮球场。

■桂城怡海第五小学阅览室设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典雅。

■桂江三小校园资源教室设施完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

热火朝天,是对上周末的桂城最恰如其分的描述。8月28日、29日两天,桂城共启用了5所新、改建学校,其中有打造优质教育标杆的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也有桂城南部怡海学区重要教育配套的怡海五小,有系着平洲文化源流的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也有足球特色强校的桂江二小,更有水乡老校桂江三小。

本着“教育是第一民生”的理念和“产业跟着人才走,人才跟着配套走”的认识,教育成为桂城最为重点的城市配套资源之一,不断拉动城市发展。两天启用5所新、改建学校,桂城有着怎样的考量?又将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展实力

高位发展铸招牌

8月28日、29日,领导嘉宾、家长代表、媒体记者马不停蹄地奔赴桂城5所新、改建学校,脸上挂着笑容,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每一位参观者恨不得能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每一位新校区的校长也恨不得把所有特色亮点一一细数。

这份笑容,是对桂城城市实力的认可,也是对桂城教育的信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为桂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样为“教育桂城”注入新动力。近年来,桂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明确提出把教育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教育工作做到知责、担责、履责、尽责,充分利用桂城“大城资源,小城成本”的优势,强化桂城教育的顶层布局、顶层设计、顶层规划,大手笔加大教育投入,攻坚克难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热点难点,教育城市化行动逐步向大城市布局转型。

“我们争取每年新、改、扩建3所学校。”桂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岑灼雄的这份承诺从2019年开始兑现,去年灯湖三小、灯湖六小、文翰小学建成投入使用;一年后的今天,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怡海五小、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且全部按照广东省内一级学校标准配备场室和教学设备设施。

“作为桂城的重要城市配套,均衡、优质、多元的教育发展正是要解决人才在城市发展的后顾之忧,推动桂城高质量发展。”岑灼雄说。这样看来,两天启用5所新、改建学校,是展示桂城速度和实力的体现,更是向社会各界表达的满满诚意。

表决心

攻坚克难求创新

自然采光的功能室、干净明亮的学生食堂、高标准的新国标运动场……新、改、扩建学校的光鲜亮丽是看得见的,而背后的艰难险阻却是摸不着的。

为了攻坚克难,桂城街道办事处建立“顶层统筹、部门联动、专责督办”学校建设工作机制,成立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础教育设施五年提升行动计划专责领导小组”和“新建扩建学校重点工作督办领导小组”,联合街道多个部门担任项目主建单位,共同推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强化督导检查机制,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协调解决在推进义务教育新、改、扩建工程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占地面积只有30亩,如何能承载更多的功能场室和教学载体?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向上往下“要”空间,地面以上是室内篮球场,地面以下是室内恒温游泳池,还将需要隔音的器乐场室都安排设置在地下,合理利用立体空间。

为了让怡海五小的电教室更显现代气息,设计已易稿20多次,才最终确定了自然采光与推拉布幕相结合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练武空间,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的武术馆特别设置了9米楼高,并配备了消音设备……

更难的是旧村域学校改建工程,如桂江三小一直被“水”问题困扰,如何根治成了改建中的首要难题。“我们学校地处低洼,每到下大雨就会有积水,由于校舍用了30多年,教学楼的楼顶漏水也很严重。”该校校长李利娟说,藉着此次街道投入1300万元进行改建,学校在校门口的地下建造了一个水渠,将积累的雨水引到地下水渠,从而减少地面积水。教学楼楼顶进行了全面补漏工作,修整后还在楼顶种植了真草坪,起到隔热美化的作用。

无论是新建学校的创新求变,还是村域学校改建的攻坚克难,都展示了桂城广东省唯一的镇街一级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单位,以大城市思维全力推进教育城市化综合改革的决心。

赢人心

大城教育未来可期

教育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只有当教师和学子都对这座城市的教育有信心,他们才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这是建校30多年来首次大规模修整,让桂江三小往优质教育又迈进了一大步。”作为一名有30多年工作经历的桂城教育工作者,李利娟深知村域学校改建的难度,因此格外感恩政府的支持与投入。

同样感到兴奋激动的,还有桂江三小的教师黎淑贞。“学校加大了对校园设施整修的投入,其中包括校园内操场、篮球场、校园的教学楼及体育馆,这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更让我们作为一名桂城教师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对未来更有信心。”黎淑贞说。

桂城教师的这份自豪和幸福并非偶然。2019年4月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针对桂城教育的调查发现,“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我还是愿意成为教师”占比达到84.62%。“我喜欢在这所学校工作”占比达到89.89%。“我愿意向别人推荐我们的学校”占比达到89.96%。可见整个桂城教师队伍的士气、敬业精神状态极佳,教师队伍建设呈现了健康积极的良性循环氛围。

未来,桂城还将建设“桂城教师学习中心”,以打造南方教育“大城名师”为目标,重点实施桂城“品牌教师”工程计划,使之成为打造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名师名校长的摇篮工程。继续提高在编及临聘教师地位待遇,包括经济待遇、培训待遇、加大表彰力度,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以成就教师来成就桂城教育。

评论

看桂城教育品牌如何助力城市筑巢引凤

◎珠江时报记者方婷

8月28日至29日两天,桂城教育再添新贵,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怡海五小落成启用,桂江二小(叠滘小学)、桂江三小(叠滘二小)完成改建工程。

自2020年初实施桂城街道十大教育“卓越-续航”计划以来,桂城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大城思维,做好桂城教育的顶层布局、顶层设计、顶层规划,持续推进桂城街道教育城市化,积极探索构建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城市教育体系,促进桂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助力打造南海“品质教育”。

从一所所学校陆续落成以及未来的学校建设计划,可以看到桂城投入教育的“舍得”。

从2016年至2020年,桂城投入了19.2亿元,完成了12所中小学校新、改、扩建,提供了优质学位近2万个,包括夏东小学、文翰中学、映月中学、桂江小学等。

2020年,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怡海五小、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桂江二小(叠滘小学)、桂江三小(叠滘二小)投入使用。

教育为第一民生。从年初发布的桂城十大教育“卓越-续航”计划中可以看到,2019年至2022年,桂城街道将利用城区新建、楼盘配建、村域集体土地改建及相对薄弱学校扩建的模式,陆续完成超过22所学校的新、改、扩建任务,总投入约35亿元,新增学位32935个。桂城大手笔投入教育,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舍得”才会有“获得”,对教育的投入绝对是不可置疑的。

从多所学校各有特色的教育内容,可以看到桂城教育“要多更要精”的品质追求。

南海实验中学新校区(小学部)开发跨学科综合性课程与跨时空课程资源,构建全领域、多层次的宽课程体系;怡海五小将通过智慧校园建设,开展单元统整课程学习、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打造特色科创教育;平洲中心小学新校区深化“武术”与“书香”品牌,配有专业武术馆,推动武术特色教学,致力于打造文武相晖的校园、灵动的课堂,培育有为的学生

……

教学质量和特色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的特色文化、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等如今也逐渐成为市民衡量的因素,一个概念、一个符号,就是一个鲜明的共同愿景,对学校、师生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在这方面,桂城一直在行动,大力促进教育内涵发展,鼓励每所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教育,优化课程实施,打造“大情怀”“大知识”“大体艺”“大智慧”的桂城教育“四大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从桂城打造教育品牌的决心,可以看到未来城市发展集聚人才的强大“动力”正在形成。

桂城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当前又面临粤港澳大湾区、“双区驱动”、广佛全域同城化以及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加快建设发展,各个城市之间面临着一场又一场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优质企业进不进驻?高端人才扎不扎根?城市环境是关键所在,教育水平更是决定因素。

教育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桂城坚实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新眼界,开拓“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大城市”的视野,以“品牌化思维办教育”为动力,广开视野,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版图,以“加大投入、优化布局、增值提质”三大举措全力打造“教育南海、学在桂城”的人文品牌,积极创新发展,筑巢引凤。

毫无疑问,教育是实现人才和资本快速积累的最有效的推进器。作为桂城的重要城市配套,均衡、优质、多元的教育发展正是解决了人才在城市发展的后顾之忧,推动桂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利器。

随着桂城对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均衡配置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速,桂城教育现代化进程已逐步推进,“教育桂城”金字招牌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集聚人才的强大动力。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曾蓉陈月柳通讯员杜建新李芳毅邓付生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见习记者廖明璨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