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8月3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 在加强区域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 资本大咖探讨行业发展新格局
    • 桂城5所新改建学校启用
    • 线上学习路演 提升竞技水平
    • 第三届进博会 “黑科技”抢先看

    第A02版:深度

    • 四海揽人才 引得雁归来

    第A03版:教育

    • 两天启用5所学校 桂城教育跑出加速度

    第A04版:城事

    • 加快打开旧村改造新局面
    • 一书纵览凤池乡村振兴独特范式
    • 资本大咖探讨 行业发展新格局

    第A05版:镇街

    • 走进红色景点 追忆革命岁月
    • 退伍老兵当“红色导师” 少年接受爱国拥军教育
    • 义工慰问残疾人 陪逛公园看表演
    • 查封10家 断电1处
    • 志愿者清理卫生死角 指导街坊预防登革热

    第A06版:教育

    • 明天开学啦!这些易堵路段请绕行
    • “因为最美气质教育,我把孩子送来这里”
    • 里水各校多举措 确保顺利开学
    • 点朱砂写“人”字 萌娃启智开学

    第A07版:视野

    • 预计 2022年突破万亿元 大数据产业增长迅猛

    第A08版:时事

    • 不得变相拖欠中小企业款项
    • 首都功能核心区 控规公布
    • 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信息公开
    • p56
  • 数字报首页

A02:深度

四海揽人才 引得雁归来

厚植人才沃土,让“后浪”与活力南海共成长

2020年08月31日

■8月25日,“海外学子看南海”活动走进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

■4月26日,云招聘——“佛聘行动”首场空中宣讲会在广东金融高新区举行。(资料图片)

继4月下旬,南海推出一场跨越半个地球的“云招聘”,让海外人才感受到南海招才揽才的满满诚意后,上周,为期四天三夜的“2020海外学子看南海”活动,让50名海外学子全方位感受南海的城市魅力、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招才引才的道路上,南海一直“诚意满满”。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一员,南海这座传统制造业城市,深谙“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的道理,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一系列人才政策,加快推动产业链不断完善和科研平台建设,形成了较好的产业人才集聚效应。

当前,人才已经成为各地转型升级、产业竞争的焦点,可谓“得人才者得天下”。对于南海而言,抢抓机遇,勇立潮头,奋力开创新时代南海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需要广聚各路英才,投身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与南海一同逐浪前行。

集聚全球人才的“破”与“立”

作为制造业大区,南海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渴求知识创新、渴求科技创新,同时也渴求大量高素质人才、专业对口人才。

“今年5月,各大企业已陆续启动人才培养计划,协会已奔赴全省各大高校组织多场招聘会。”南海区人力资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玉梅透露,面对当前复工复产和经济平稳运行的需要,南海企业正加大招聘力度,扩大人才储备池子。

企业“求贤”的动力强,政府的服务必须跟得上。疫情背景下,招才也需出新“招”数。

早在今年4月28日,南海区就启动了“海外人才归南海——2020‘疫’路同行招聘季”,首次尝试用网红带“岗”直播的方式,向全球广纳贤才。南海区也成为疫情背景下,国内首个面向全球海外留学生开展为期一个季度专场招聘的城市。

“云招聘”架起了一座连接企业和海外学子的桥梁,为企业和优秀人才搭建了畅通有效的沟通渠道。据统计,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南海企业人才招聘平台累计已有近200家南海企业发布超过500个高端就业岗位,岗位人数需求超过1000人,目前共收到海内外高校毕业生简历近2000份。

为吸引更多海内外南海本土学子回流,南海区再一次发力,于8月25日至28日组织开展“海外人才归南海行动——2020海外学子看南海活动”,并成立南海区首个“职业生涯规划导师团”,全程为海外学子们提供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培训。

50名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留学的海外学子,通过四天三夜的深度走访,全方位感受南海的城市魅力、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

走进蒙娜丽莎陶瓷、源田床具等传统企业感受南海的工匠精神;在安齿生物、世寰智能、华数机器人等“两高四新”产业中,感受新兴产业的魅力;在氢能馆、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遇见南海产业蓬勃的未来……在走南海看南海过程中,学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南海的历史和人文魅力,也看到了南海的发展与未来,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更多信息。

“这不仅是南海期盼与海外学子加强沟通协作交流、共创美好未来的心声吐露,也是南海追求高质量发展、追逐美好梦想的愿景描绘。”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人才办主任潘伟华表示,希望通过探索开展“海外学子看南海”活动,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南海本土学子回流,让越来越多的海外优秀人才了解南海、择业南海,进一步加快南海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海外揽才的“果”与“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高质量的人才,是激发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引擎,而吸引、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更离不开人才与产业、与创新的协同发展。

今天的南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广佛全域同城化核心地带,迎来了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的重大机遇,高技术制造业、高品质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新型生物医药产业等“两高四新”产业集聚发展,每一个领域都有龙头项目或国家级平台抢滩进驻。

据统计,目前南海拥有19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排名佛山全市第一。拥有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佛山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等超过25家科创平台载体,9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其中,季华实验室是广东省2017年底成立的首批四个省实验室之一。

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崛起的背后,反映着南海对高端人才更加“求贤若渴”。潘伟华表示,南海正处在产业转型、城市国际化提升的关键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潜力大但任重道远,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未形成有力支撑,迫切需要一大批层次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这座面积1073平方公里,活力四射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追梦人的故事,越来越多高质量人才选择来南海工作,在南海落户。这些人才,可能是奔着一份理想的工作,可能是为了抢占某个产业的风口,但最终,留住他们的还是个体与产业共融共生的澎湃动力,是自我与城市同频共振的无限张力。

“南海出台了很多措施,为一些从外地过来的高层次人才提供相关的帮助,安心地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南海区二类人才、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贤帅表示,南海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地区,一直在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氛围,在这里创新创业非常安心、便利。

很多高新技术人才都与陈贤帅有着同样感受。近年来,南海不断厚植发展的“深度”与“广度”,站位人才创新风口、产业发展高地,不断升级人才“磁力场”,厚植发展“软实力”,走出了一条“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的发展之路,也拥有了抢抓高质量蓬勃发展、制造业转型升级机遇的足够底气。

循因溯源,底气,来自人才。

南海围绕产业布局谋人才。近年来,南海努力推动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双引擎”驱动,有效对接重大产业平台、龙头企业、重大项目。此外,南海还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不同产业的人才政策,抓好产业人才引育。

南海围绕产业发展聚人才。在人才招引上,南海瞄准“两高四新”产业发展体系,与全国不同的高校开展就业创业战略合作,为大企业、大集团招聘人才提供精准便捷渠道。

源泉充分涌流,活力竞相迸发。当前,南海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充分融合,提升人才平台能级,形成“平台聚人才、人才促发展”的良好态势,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才也积极投身于南海的建设与发展。

据了解,自2018年实施人才分类认定以来,南海全区共完成十一个批次共18716名人才认定;截至2019年底,共吸纳了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等高端科研院所的5名中外院士及一批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超24.5万人,壮大了南海高质量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力量。

人才引进模式的“行”与“思”

在疫情期间加大引才力度,在招才揽才的“大业”上“久久为功”。近十年来,南海出台了多项创新思变的引才育才举措,为吸引和集聚人才打开通道、拓宽渠道。

2011年,南海确立“人才立区”战略,成立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实体化运作专门机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搭建1+8人才政策体系;

2012年,南海实施人才计划,分别设立上海引才联络处、香港引才联络处、北京引才联络处,高效运作三大引才点;实施“蓝海人才计划”;

2014年,南海推出“人才强企”工作;

2016年,在全国首创并上线“人才板”;

2018年,发布“2+5”人才新政,启动人才分类认定,颁发南海人才卡;

2020年,南海发布最新修订、出台的人才政策,创新采用“认定+评定”结合的人才评价方式。

据统计,自2011年“人才立区”战略实施以来,南海全区人才总量超过53万人,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多项指标位居省内同级地区前列。人才集聚也有效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南海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指标达17.12件,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离不开人才政策的系统集成,离不开人才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也同样少不了暖心拴心的“阳光雨露”和服务保障。

吾心安处是故乡。留住人才,南海诚意满满。今年6月,南海全新发布的人才政策就重点关注了中级、初级人才的扶持和激励。以安家补贴为例,在购房补贴方面,四类、五类人才由原先的30万元提高至60万元、15万元提高至40万元。而针对刚走出校园、选择南海区的毕业生,南海则相应出台了“实习券”“住友券”等补贴。

聚天下英才,不唯学历,更重能力,是南海招才引才的另一大亮点。南海区委党联办副主任、区人才办副主任钟晓雄表示,根据最新发布的《佛山市南海区人才认定评定办法》,对受疫情影响、尚未拿到毕业证、或学业中断的学子,可根据其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专家专业评审”“企业自主认定”等方式,确定人才类别,符合条件的可享受配套人才扶持政策,这充分展现了南海招揽四海人才的决心与诚意。

“目前,我正处于投简历阶段,通过这次活动学习了更多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就读于英国利兹大学全球供应链管理专业的区晓婷,今年12月将迎来硕士毕业,受疫情影响,她在今年7月已回到南海,“如果有好的工作机会会考虑留在南海就业。”

和区晓婷一样,在“看南海”活动中了解南海、重新认识南海的海外学子并不少。“南海针对留学生就业创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很好,毕业后我准备在这里创业,目前正在申请入驻千灯湖创投小镇的相关扶持。”在南海长大,就读于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吴文全原计划今年9月硕士毕业,虽然受疫情影响提前回国了,但对于未来在南海的发展,他还是充满了期待。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细究之,南海对高质量人才的“磁吸力”是政策、产业、营商、社会、宜居五大环境综合施效,终成最大合力的结果。

“2020海外学子看南海”活动已落下帷幕,但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正如潘伟华所言,在南海,有无限的可能,希望南海能成为大家创新创业、逐梦前行的理想落脚点。接下来,南海计划将“海外人才归南海”打造成为面向全球招才引智的工作品牌,让南海的高质量发展与海内外人才实现双向共赢。

厚植沃土,广聚英才,南海未来可期。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付艳霞文/珠江时报记者柯凌娜黄婷实习生刘铭勤通讯员基石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方智恒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