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 过暑假
科普体验、亲子活动、安全教育……南海为新市民子女准备了丰富活动

■桂城叠北小候鸟驿站举办亲子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桂城映月四小的孩子们在九江双蒸博物馆体验当酿酒师。


了解更多精彩活动
暑假到来,萌娃纷纷“解放”。家长白天要上班,在没有大人陪伴的情况下,孩子们尤其是“小候鸟”们如何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暑假,成为了关注的话题。珠江时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海共有7个小候鸟驿站,在7月和8月期间,不少小候鸟驿站都推出了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希望让每一位在南海度过暑假的新市民子女都能有所学习,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活动直击
萌娃学做酿酒师
7月20日上午,“童心童行·乐游南海”南海区第十一届童玩节系列活动暨南海区图书馆暑期科普体验活动在九江举行。来自桂城映月四小的45名小学生,参观九江侨乡博物馆(吴家大院)和九江双蒸博物馆,体验九江历史文化。这45名小学生都是南海区困难家庭学生、新市民子女和读书驿站“学生馆长”。
在九江侨乡博物馆(吴家大院),“中西合璧”的岭南建筑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阳台上的孔是用来架枪射击防土匪的,而且拱形的阳台也比方形更为牢固。”来自惠州市新圩镇的五年级学生廖伊杰说,通过导游姐姐的讲解,他收获了很多文化历史知识,而且他还记住了有名小吃——九江煎堆。
随后,一行人又来到九江双蒸博物馆。大家在“醉酒小屋”体验了一回“喝醉的感觉”,之后又体验酿酒。工作人员给每位学生准备了一碗水、一点酒曲、一个漏勺、一碗温米饭、一个玻璃罐。“将米饭用水捞一下,然后放入玻璃罐中,再加入酒曲搅拌均匀,中间挖一个洞,拧好盖放置在30℃以上的室温环境中发酵36个小时,就能产生米酒。”孩子们按照工作人员的讲解,开始“有模有样”地学做酿酒师。
来自广西河池市的四年级学生樊淼说,自己的奶奶今年80多岁了,会用玉米和葡萄酿酒,但是她没有学过,这次她亲自体验了酿酒,感觉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活动信息
让“小候鸟”了解父母工作的地方
为了让新市民子女在南海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暑假,在七月和八月期间,南海区7个小候鸟驿站分别推出了形式丰富,主题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市民只要关注“南海妇女”等微信公众号,寻找相关活动信息,选取小孩感兴趣的内容,就可致电各个小候鸟驿站负责人进行报名。
狮山镇树本小候鸟驿站紧靠产业园区,针对新市民的需求设计了夏令营活动。今年的夏令营时间从7月25日持续至7月31日,主要以作业辅导、阅读学习和安全教育为主。
“针对暑假从外地前来南海的‘小候鸟’,我们还计划开展‘小候鸟’地图志和人物志活动,通过社区走访,和当地老村民聊天,最后组织小朋友们绘制社区地图,让他们对爸爸妈妈工作生活的城市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促进社区和谐共融。”树本小候鸟驿站工作人员介绍。
和往年一样,桂城叠北小候鸟驿站为小候鸟、社区儿童及家长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包括儿童安全、亲子关系、生态教育等。尤其在安全教育方面,针对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防疫,驿站精心策划,以有趣的互动游戏和才艺展示等方式,寓教于乐。
老师支招
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暑假是孩子们的放假时间,但家长们要上班工作,给孩子规划一个健康快乐的暑假很有必要。对此,西樵中学专职心理老师庞智华建议,家长们应关注孩子心理状态,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此外还要主动发掘资源,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
“新市民平日多数时间都忙于工作,真正与孩子独处的时间并不多。”庞老师认为,孩子的情感需求才是家长们需要特别重视的。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迅速,家长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认识孩子。要多陪伴孩子,多聆听孩子的心里话。
放假期间,家长一般都不放心孩子外出游玩,更多的是把他们留在房子里,电视、电脑、手机是陪伴他们最多的“朋友”。同时,网络游戏也容易让孩子陷入诈骗的危机。
庞老师建议,如果工作条件允许,家长们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如果工作条件不允许,可以主动发掘社区力量和社会资源,满足孩子的社交需求。现在很多社区和社会机构,都会举办很多暑假活动,有些更是专门面向“小候鸟”设计的。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孩子快速适应新生活,又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结识朋友。
一切的安排,都建立在安全基础上。庞老师提醒家长,无论怎样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孩子的人身安全始终是最重要的。“儿童意外伤害其实都是可防可控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对孩子做好相关的安全教育,避免发生意外伤害。”庞老师说。
萌娃事故
姓名:侯承棣年龄:10岁家乡:肇庆
接触新事物过快乐暑假
“放暑假了,我会合理安排好假期时间,写作业、看书、看电视、学游泳、去小候鸟驿站参加活动。”虽然才刚刚放假,侯承棣便迫不及待地想去大沥五金城小候鸟驿站参加活动,与小伙伴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侯承棣今年10岁,正在上3年级,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有空便会与妈妈一起去小候鸟驿站参加活动,在他看来,在这里不仅可以看书、做游戏,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还可以认识到很多好朋友,大家有聊不尽的话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蛋糕DIY的课程,打鸡蛋、搓面粉、发酵、烘焙……美味的蛋糕原来有这么多工序,做出来真不容易,我也要好好珍惜每一样食物,不能浪费了。”
侯承棣的妈妈张欣莎告诉记者,自己经常与孩子一起去小候鸟驿站参与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除了寒暑假会来驿站参与活动以外,有时候周末也会来参与活动,例如亲子伴读活动、心理教育活动、烹饪活动等,增进与孩子之间的交流。”
“相处时间少、缺少交流,是部分新市民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张欣莎说,由于自己工作较忙碌,在家里也要经常用手机电脑处理工作,因此常常忽略了孩子。而参与驿站活动时可以全身心投入,是一个亲子共乐的机会。
姓名:饶灿阳年龄:13岁家乡:河南
认识小伙伴加快融入南海
“这是我在驿站上课时做的手工,每一件都精心保留着。”饶灿阳把在活动上自己做的发夹、剪纸、狮头、龙船都收藏好,作为纪念。
饶灿阳今年13岁,去年开始到小候鸟驿站参与活动,最喜欢的是手工制作课。以狮头DIY课程为例,在活动中既可以了解到佛山的传统狮头文化,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小狮子头。她希望,今年的暑假也可以多参加相关的活动,认识更多玩伴,一起去看看南海的美景,了解本土的文化。
饶灿阳的妈妈张金芝介绍,对于新市民来说,来到一个全新的地方,比较担心孩子难以适应环境,找不到同龄的玩伴。而小候鸟驿站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认识小伙伴的平台,通过活动,大家成为了好朋友,孩子也可以在集体中锻炼自己。“每到假期政府或机构都会举办一些针对新市民子女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快速融入这座城市,另一方面,也为要上班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张金芝说。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陈焯莹文/珠江时报记者王方亚洪晓诗陈焯莹罗炽娴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