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忠义狮中 探秘红色文旅
狮中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打造特色美丽文明村居
珠江时报讯(见习记者/李福云通讯员/陈作荣)狮山镇狮中村自2017年被选为佛山市110条美丽文明村试点之一后,这条既具有岭南特色,又蕴含历史革命底蕴的村居,如今已经成为一条富有爱国主义特色的美丽文明村居。5月12日,记者走进狮中村,领略她的红色底蕴。
林荫广场、读书驿站、亲水平台、康乐长廊……狮中村陈洞经济社入口处的康乐公园,原来是一片荒地,村民也经常开垦用来种植蔬菜。经过改造提升后,
该处不仅增设了硬件设施,种植了木棉、小叶榕、宫粉紫荆等观赏植物,还在池塘里种植了荷花,今年夏天荷花将盛开,到时会成为村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悉,为了打造富有狮中特色的美丽文明村,经过深入调研后,狮中村委提出“忠义狮中”的建设主题,并以“两园一区”规划概念引领美丽文明村居建设,“两园”即康乐公园与燕溪公园。“一区”是由义民纪念碑、燕溪古庙和燕溪社学组成的人文历史展示区域。
在狮中村,义民纪念碑的故事妇孺皆知。 1938年12月底,当地村民借送金猪(烧猪)给占据的日军庆祝元旦之机,在烧猪里藏了炸弹,炸死炸伤日军多名。日军随后洗劫村庄,20多名自卫队员和村民被害。 1947年,为纪念英烈,狮中村的陈苏然等乡贤建立了义民纪念碑,背面有石刻碑文记载此事。
“多年来,每逢清明节,就有很多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人员,到义民纪念碑前敬献鲜花、悼念先烈。”狮中村党委副书记、
村委委员麦笑兴说,陈洞经济社是狮山镇革命老区村之一,有着浓厚的红色革命底蕴。而除了在这里拜祭之外,很多人还会到修葺后的燕溪古庙、燕溪社学进行参观学习。
麦笑兴所说的燕溪古庙,始建于明清年代,重修于清朝道光年间,1996年再次重修。如今它被打造成村史馆,馆内划分为义民烈士纪念区、农耕文化区、狮中陈洞介绍区、乡约室等九大区域。而燕溪社学则是古时村民接受教育的地方,后于抗战时期成为珠江纵队第三支队的一个常驻点。如今它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以红色党建元素为主题,设有燕溪之歌区域、红色革命的摇篮、党建特色区域、党员活动空间等区域,让游客触摸历史的脉络,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
“最吸引人的就是燕溪社学门前的那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墙,它是集村民智慧共同策划的,保留原来旧墙的木窗,并在周边绘上花卉,同时写上‘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文明村居’的标语,如今已成为众多游客的网红打卡点。”狮中村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作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