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4月3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封面

    • 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 研究部署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 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进扶贫协作 助力凉山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 做好“五一”期间 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
    • 做实做牢全面依法治区工作 推进法治南海建设再上新台阶
    • 全国两会 召开时间定了
    • 《人民日报》聚焦 佛山爱心战疫

    第A02版:要闻

    • 快手首个区域 创新发展中心落地佛山
    • 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推进扶贫协作 助力凉山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 抓问题补短板 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 分析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 研究部署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
    • 做好“五一”期间 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工作
    • p54
    • p59

    第A03版:深度

    • 线上“跨海”引才 线下“筑巢”留才

    第A04版:关注

    • “五一”出游 疫情防控不放松

    第A05版:聚力新南海

    • 带头研发多种政务便民系统
    • 用一辈子做好玉雕这件事
    • 坚守三尺讲台 播撒大爱火种

    第A06版:深度

    • 网红经济大潮下 南海制造如何掘金

    第A07版:城事

    • 以爱的方式 让他的生命延续
    • 大沥突击整治 占道经营乱象
    • 三环中路遗撒泥土 狮山城管快速处置
    • 保障物资供给 助力社区防控
    • 广发银行一季度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 122余亿元
    • 南海红木欢乐优购 文化节五一启动

    第A08版:教育周刊

    • 三大策略让线上家长会更有效
    • 家长捐物资 助学校防疫
    • 贴心促消费,“农”情惠民时
  • 数字报首页

A06:深度

网红经济大潮下 南海制造如何掘金

业界建议南,海需要加强企业数字化建设和直播人才培养,加快打造一批产地IP

2020年04月30日

■位于大沥广佛智城的佛山点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在发力直播电商。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网红主播在奥丽侬内衣公司拍摄。 珠江时报记者/穆纪武摄

/聚焦南海网红经济之三/

直播带货顺应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正在激活消费一池春水,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突破。

“最近一周接到近20个电话,都是来咨询网络直播服务,珠宝、内衣、童装、家电、建材行业的都有。”位于广佛智城的佛山点赞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简称“点赞电商”)董事长张祖奎最近忙于招聘新员工。5年前,该公司主打电商代运营,现在正布局直播业务,今年3月,公司收购了一家MCN机构,并加快招兵买马。

在许多公司受疫情冲击之际,点赞电商却逆势扩张,新招聘60位新员工,侧面反映了线上经济和直播带货的火爆。前不久,南海区网红工厂大赛直播带货环节落下帷幕,各网红总在线观看人数317.77万,企业成交货品总金额达1054.56万元,可见南海企业发力直播电商的决心。

直播电商发展的三大核心要素是:人、货、场。其中,货是基础,作为制造重镇的南海,有着发展直播电商的天然优势,那就是货源多、品牌多、供应链完善、产地集群效应明显,比如拥有南海泛家居、大沥内衣、平洲玉器等一批特色产业。但业界也认为,南海当前在人和场方面相对不足,需要强化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和直播人才的培养,围绕特色产业,加快打造一批产地IP。

网红经济如何布局

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线上IP

在人、货、场三大核心要素中,货是南海的一大优势。相对于其他城市,作为制造业重镇的南海在“货”这一环节本就占据先天优势,网红直播带货落脚点也在“货”上,没有货,就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虽然货品在各地都可以卖,但在原产地通过直播的方式卖,能最大程度削减中间环节,形成产品乃至供应链的竞争力。在“中国内衣名镇”大沥,包括奥丽侬、美思等内衣知名企业,正将网络直播作为营销突围的突破口,加大网络直播布局力度。

“这款内衣花边呈现的是立体的形状……”在盐步内衣企业龙头奥丽侬集团的直播间内,奥丽侬集团企业商学院院长齐建朋出镜带货,将“芳华”系列内衣的主要特色、材料和功能向镜头前的顾客娓娓道来,该场景是南海企业由传统电商模式向直播电商转变的缩影之一。

鞋业是南海的特色产业。广东普泽方德投资有限公司(简称“PF”)是在疫情催化下迅速作出反应的企业之一。公司经理王义超介绍,虽然公司在天猫开设的PATHFINDER(探路者)品牌店,目前已有11万的固定粉丝客户,但随着网红经济的逐渐兴起,他越发察觉实体店和传统电商模式急需转型。而今年年初的疫情更是加速让公司将“转型”提上日程。4月20日该公司正式试水直播。

PF首次尝试直播的场地在疫情催化下迅速打造而成。王义超介绍,直播间以“前店后厂“模式,打造一个小的迷你工厂即“Showroom”,把前端销售到终端出货过程向顾客演示,整个交易过程更加透明。在王义超眼里,直播的一大好处是可在互动中了解顾客喜好,从后台的数据中分析出消费者的用户画像,再进行批量生产,产生爆款的可能性更大。

对于产业集聚、中小企业较多的南海而言,发展网红经济应该寻找怎样的路径?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政府而言,可围绕特色产业,打造一批产地IP。比如,买家居,到南海;买玉器,到平洲;买铝材,到大沥等。

针对南海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南海经济促进局透露,南海正在策划筹办“南海家·生活”直播电商专场活动,打造南海泛家居的线上IP。

如何破解人才缺口

加快院企合作构建直播人才培训体系

发展直播电商,人才支撑体系非常关键。主播人才缺口问题,已成为当前直播带货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春季直播产业人才报告》显示,疫情下直播行业招聘需求同比逆势上涨1.3倍。2020年春节复工后一个月内,直播相关岗位招聘职位数同比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高达132.55%。

“发展直播电商,人才特别难找。”大沥南国小商品城常务副总经理梁展鹏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打造1500平方米的直播场地,预计提供近30个直播间,供商铺和周边的产业使用。在扶持方面,一是希望政府给予线上流量的扶持,二是给予线下直播间的支持,三是人才方面的扶持。

“现在是找主播,而不是招主播。”张祖奎的这句话点出了目前专业电商直播人才紧缺的局面。企业发展直播,除了主播外,还需配套一个成熟的电商直播团队,文案、编导、摄像、运营等人才都不能少。

张祖奎认为,佛山本地的主播人才比较缺乏,一方面是缺乏氛围,另一方面是缺乏相关的培训机构。他表示,公司收购一家MCN机构后,希望与一些本地的大专院校合作,组建网红电商学院,培育一批网红人才,也能帮助解决一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企业对直播跃跃欲试,却苦于缺乏相关经验,不知道如何入手。看到这个问题后,4月3日,在区经促局等单位的支持下,南海跨境电商协会成立了直播学院。“我们已经举行了一些直播孵化培训的活动,从产品怎么播,粉丝怎么积累,直播的一些技巧进行培训。”南海跨境电商协会会长黄海航介绍,会员企业大部分是外贸企业,一些企业尝试通过直播拓展海内外销售渠道,目前已经在商会内部进行宣传发动,构建直播的人才支撑体系。

当前,全国各地对直播的扶持政策中,网红人才的孵化是重要方面。例如,四川省实施流量达人孵化行动,重点引培本土优势网红达人。广州越秀区出台政策,带货量突出的主播可认证为优质人才,并对直播人才给予住房保障支持和医疗教育服务。

如何形成更多“场”

打造一批电商直播基地形成集聚效应

直播带货想要做起来,“环境”非常重要,除了场地,还需要有人才支撑,关键是能形成集聚效应。场地,不只是简单地提供相关的场所,还需要周边较为完善的生活和物流配套。

从全国来看,各地也在加快布局直播基地的建设。例如,成都整合阿里优势资源,在双流区打造电商直播产业园,力图形成一批直播电商本土平台。浙江义乌启动2020年网红直播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推动商贸重镇转型。

在场地方面,大沥的广佛智城、里水的中企绿色总部以及桂城的一些主题街区,距广州近,商家众多,已经吸引部分直播机构、电商企业进驻,有打造直播电商集聚区的潜力。

早在2013年,大沥的广佛智城就提出了打造“中国电商体验之都”的目标,目前聚集了点赞电商、天猫佛山服务站等众多电商企业。“广佛智城有大力发展直播电商的计划,为推动直播机构集聚,我们推出了0元拎包入播的政策,并免一年租金。”广佛智城推广部副总监卓思芪说,正计划成立网红电商联盟。

“阿里巴巴正在各省打造淘宝直播产业基地,天猫佛山服务站有望拿到南海首个“淘宝直播产业基地”牌照。”天猫佛山服务站负责人原木透露,服务站已打造有专业的MCN机构,形成了单场直播带货近百万元的战绩。

在里水,中企绿色总部等地也吸引了一批电商直播网红进驻,中企绿色总部计划联手揸飞互娱(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揸Fit互娱”)在园区打造直播社交电商生态综合服务运营平台,将为企业提供互联网新内容生产与营销、网红IP孵化、地方特色IP产品直播推广、网红直播供应链一站式服务等业务。

“直播电商是未来的一个新趋势,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副局长夏泽鸿认为,大沥、里水距离广州近,商贸业发达,已经集聚了一批直播机构和企业,可率先探索直播电商的集聚发展。

“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是未来的趋势,它让传统实体商业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认为,相对而言,南海的直播人才和场地相对缺乏,需要弥补一些短板。他建议,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直播电商的发展。

记者观察

政府扶持可给网红经济添一把火

发展“在线新经济”,是当前战“疫”突围的关键着力点。其中,发展直播电商成为各地促进商贸业转型、拉动新型消费、助力扶贫攻坚的重要方向。疫情期间,四川、广州、杭州、义乌、中山等地纷纷由地方政府牵头,引导直播与当地产业发展的结合。

政府力量的加持,将会更快地推动直播产业的发展。对于目前没有扶持电商政策的南海而言,可借鉴广州等地的经验,出台一份政策或行动方案,率先亮出定位,布局网红经济,旗帜鲜明地推动电商直播产业集聚,让疫情带来的眼前的“危”,变成中小企业面向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机”。

目前,很多南海企业都有尝试直播电商的意愿。一些企业反映,希望能获得场地建设、直播培训、流量补贴、营销推广、人才引入等方面的扶持。

电商的发展需要集聚。南海可借鉴义乌等地经验,利用广佛智城、中企绿色总部等既有资源,支持这些区域打造电商直播基地或电商集聚区。也可通过招商引资,利用佛山获批设立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机遇,打造或引入一批跨境电商园区。政府可对“一站式”的直播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奖励。

鉴于南海产业具有集聚性特点,有IP化的潜力,南海可联合直播平台举办一些直播电商活动,打造一批产地IP或数字化产业带集群。在推进传统品牌线上转型时,南海可以着力引导和扶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革,鼓励线下零售实体与线上直播平台创新联动,打造沉浸式的数字消费体验,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策划/珠江时报记者欧晓敬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李年智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黄海绵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