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
要面包,还是要仙子?
——略谈原创儿童剧《面包仙子》
◎王思伟
(作者系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研究员)
去年底,原创儿童剧《面包仙子》在佛山琼花剧院上演。我想从两个层面来谈这个戏。第一个层面,这部儿童剧很像《白雪公主》,准确地说是《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因为它的主题首先是团结、勇气、友爱,然后才是爱情或者其他,小孩更容易接受,也很适合在校园推广。
虽然该剧官宣将故事集中在面包店点心师阿松在面包仙子的魔法帮助下,出炉了全城最美味的面包,野心勃勃的魔法师麦霸却希望通过诱惑面包仙子,做出另外一种可以控制心智的魔法面包,实现不轨的企图,由此引发三个人的对抗和纠缠。但实际上,这出戏最难演绎的地方不是阿松、也不是面包仙子,而是两只偷面包的胖蚂蚁阿碎和阿泡、以及反面人物麦霸,因为他们和面包仙子之间既是朋友也是偷窃者的关系,所以无论是他们的台词、动作、心理诠释,还是在整部戏中的结构位置,显然都是最吃重的,而他们与面包仙子之间因为友情而相助,由于贪婪而决裂的关系,也是最为出彩的。
饰演这三个重要角色的专业演员,这次都有超越自身过往经验的演出。而让人更感欣喜的是,来自佛山市儿童活动中心的小面包们和小蚂蚁们,他们在台上可以唱、可以演、可以与观众互动,并且不仅仅是秀美卖萌,而是完全能够理解主题,带有戏剧动作目的性地去表现团结、勇气和友爱,在台上齐心协力的同时,还发动台下的观众一起来推动情节发展,让公主和王子最终战胜敌人。正如全剧旁白人叮咚最后所说:“你们能发现我吗?我就是其中的一只小蚂蚁呀。”的确,这部戏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让小角色发挥作用,让全场观众成为了小蚂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学校的小朋友都只是小角色,如果能取得演出的机会并且还能有所发挥、闪耀光芒,那就相当不错了。所以说,在这个层面上讲,这部气氛活跃、情绪饱满、主题清晰明了、线条行进流畅的儿童剧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它可以活跃校园气氛、提升戏剧兴趣,让孩子们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渡过一个开心快乐的戏剧之夜,同时,也通过一个合适的主题和平台,给孩子们创造出巨大的戏剧演出空间——毫无疑问“白雪公主”是戏核,但“七个小矮人”却是戏魂。
同时,我还留意到剧中还出现另外一层主题,是文学作者希望表达的:“每个人的梦想都是由最强烈的愿望生成的。”这不仅是面包仙子魔法的力量源泉,也是阿松和麦霸的力量源泉。但这一层意思,是不容易被个人所觉察的,尤其是在这样一个热闹的戏剧场中,每个人所关注的都是集体的力量对自己的带动,而很难静静的发现自身的力量,寻找内心感受。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当我们面对自己魔法消失、同伴背叛、深陷牢狱、强敌诱惑时,在这样的绝境中,我们会有怎样的求生愿望,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会怎样变化,我们还会坚持原来强烈的愿望吗?
从唱词方面来看,这出戏还不能说是音乐剧,剧中主角面包仙子、阿松和麦霸的唱词只有一到两首,相比于小面包和小蚂蚁们排山倒海的进行曲来说,还是单薄了些。并且,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古典音乐填词过场齐唱而不是歌曲填词抒情独唱,还不能作为塑造音乐形象来使用。歌咏者,心声也。歌曲是表达内心的,不管是拿过去的歌曲来填词,还是原创歌曲填词,创造体现人物个性的主题旋律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