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升旗、云教学、云课堂……南海40万中小学生线上开学
老师当“主播”学生线上学

■桂江小学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是健康教育课。实习生/廖明璨摄

■松岗中心小学学生跟随视频做眼保健操。

■南海中心小学老师在上班会课。
没有背书包进校门的身影,没有熟悉的校园广播和铃声,南海40万中小学生网上开学了!
3月2日起,南海除幼儿园外,小学137所、初中61所(含九年、十二年一贯)、高中18所、中职学校5所和南海开放大学,所有年级全学科开展线上新课教学。在南海区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各学校各出奇招,用仪式感满满的线上开学典礼、健康第一课、抗疫加油口号等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教学计划,让学子“在家如在校”。
部门行动
引导学校科学开展线上教学
线上教学,课怎么上?怎样让学生学得更有效率?南海区教育局结合上级文件和当前实际,出台相关指引,从课时、教学环节、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作出指导。
开学后,学校课程根据指引,因校制宜,可采用直播与录播(回看)相结合的方式,依托“腾讯云课堂”和“学养网”网课备案平台,融合PC、移动终端、iptv等技术平台开展线上授课。
根据学生居家学习和线上学习特点,线上教学要给学生安排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根据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建议高中和初中每天线上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3小时,小学每天线上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2小时;建议每节课(直播或录播)讲授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学不超过15分钟。课间间隔10分钟以上,学校必须组织眼保健操等舒缓眼睛的环节。
实施线上教学期间,学校应严格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提倡作业形式多样化。教师应布置学生适量的、切实可行的课外非书面作业,如研究性学习、制作、朗读、阅读、预习等,教师应作相应的指导与评价。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学生之间作业互批自改,但不允许用学生批改作业来代替老师批改作业。
各学校教师负责本教学班的教学辅导工作,积极开展在线答疑。教师要从学生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教师要及时关注疫区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及时对他们开展“一对一”在线辅导。
云升旗
特殊升旗仪式走红网络
开学当天上午,不少学校直播了开学典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其中,有两场特殊的升旗仪式在网上走红,鼓舞了无数南海人。
在湖北孝感,桂城映月第四小学学生麦碧瑜拉着弟弟麦梓诚的手,一起来到村口的国旗下。伴随着爸爸妈妈为他们播放的国歌,与千里之外的同学们一同参加了这场特殊的升旗仪式。他们虔诚注视国旗、举起右手向国旗敬礼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来。
“学校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而且老师也提前在微信群里说了开学网上升旗的事项。”他们的爸爸麦卓明说,虽然孩子还不能回到南海,但希望能在开学这天,为他们准备一个升旗仪式。
同样的时间,九江海寿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嘉浩和表弟在家拿出国旗,跟随着学校直播的升旗仪式同步升旗、唱国歌。
云课堂
健康副校长开课讲防护知识
“为什么会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它是如何传染给人类的?同学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呢?”开学典礼上,桂江小学健康副校长、桂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吴仿东以《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共筑健康中国基石》为主题,从疫情介绍、问题反思、如何防御等内容,给同学们上了健康第一课。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向桂城广大师生发出倡议:这是非常之时,我们要坚信战“疫”必胜之信心和为党为国育人之信念;这是关键之时,我们要爱生爱岗,彰显“爱生、敬业、奉献、求新”的教育情怀;这是危急之时,我们要增强学习的使命感紧迫感,有序安排好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刷屏留言鼓励在鄂同学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的钱一丁(化名),现在仍然在武汉……”
“妈妈,老师跟同学说我在武汉,到时候回学校大家会不会因为我是武汉的,就远离我,不跟我玩?”一听到班主任陈雪雪在线上班会课提起他,南海翰林实验学校学生钱一丁不由地紧张起来。
可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陈雪雪话锋一转:“老师也想借今天的班会课,向钱一丁同学带去我们的祝福和问候,我们一起做手指操,给武汉加油、给钱一丁加油,好不好?”
一时间,网课留言区被“我们等着你”“加油”等祝福刷屏。
“之前也看过湖北人因疫情被排斥的消息,自己也担心小孩被区别对待。”钱一丁的妈妈说,“谢谢大家的祝福,疫情过后回到南海,钱一丁再和同学相聚校园。”
“钱一丁同学现在身处武汉,老师和同学很都关心他的处境,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他打气。”陈雪雪说,“这一次的班会课实践作业很特别,就是让同学们制作创意手工献上祝福,这样钱一丁就不会感到孤单,因为有老师同学和他一起共渡过难关。”
云教学 老师当主播亮出新技能
“同学们,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我们现在开始上班会课。”昨日,在南海中心小学办公室里,405班班主任张淑文坐在电脑前,开始了特殊的晚上班会课。在直播页面上,学生踊跃发言,家长也积极与老师互动。
“紧张又欣喜。虽然前段时间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直播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发言的踊跃程度要高于以往在教室里开展的班会课。目前,这种形式还是充满挑战的,但是也有优势。”张淑文说。
为了上好新学期第一堂班会课,张淑文已经模拟演练过很多次,筛选了很多的资料,反复修改课件。但是在直播过程中,由于网络问题,直播画面多次出现了卡顿现象,家长们也都将情况实时反馈过来。她马上通过语音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耐心等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她也及时找家长沟通,督促孩子认真上网课。
“终于有了一个当主播的机会,如果没有上级统一要求,我可能不知要等多久才会去学习一项新事物、新技能。”相比小学阶段,已于2月17日开始线上教学的南海外国语学校老师陈秀娟已算得上经验丰富。
“这个时候的老师,除了要有知识,也应该掌握些技术和技巧。”在开课之前,陈秀娟尝试了QQ群授课和腾讯课堂授课两种模式,最终选择了用得更顺手的腾讯课堂极速版。要有更加精美的课件、逻辑更清晰的教学环节、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是这位“女主播”近日悟出的备课心得。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陈秀娟还摸索出了一些小妙招:比如可以时不时地点名、抽背,或者是在讨论区让学生简单回答“1”或“2”来看看学生是否跟上教学进度;设置课前的每日一句、每日一歌,陶冶学生的情操,让他们对每天的网课都有期待。”陈秀娟说。
云家访
班主任连线援鄂医护人员子女
“敏康同学你好,吃饭了吗?”“叶老师好,还没吃。我刚刚在准备跳绳子,您就打视频电话过来了。”
“挺好的,锻炼身体,记得周一上网课哦。爸爸在前线救治病人,你在家要照顾好自己。”
……
在开学前,南海中心小学106班班主任叶颖欣老师通过微信视频电话,对医护人员子女进行“云家访”。在聊天过程中,叶颖欣耐心地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指导他们提前测试设备和做好课前准备,独立完成网络课程和老师布置的作业。
“云家访”前,叶颖欣了解到敏康同学的爸爸是援鄂抗疫一线医生,而且一个月都没有回家了。叶颖欣马上拨打电话,贴心地安慰敏康,并与他的妈妈沟通,确保他居家学习和自我防护两不误。
据悉,为了加强人文关怀,南海中心小学组建了“关心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微信群”,每天不定时进行“云家访”。在群里,班主任及时掌握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的动态信息,传达学校的关心,同时引导他们多体谅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母,让父母安心工作。
心理调适专家支招
(专家顾问:南海区教育局健康管理科科长刘小凤、德育与安全保卫科科长张岚、桂江一中心理教师薛晓燕)
学生:
有些同学面对疫情很平静,很快适应了网络上课的生活,不妨把自己的想法和积极的情绪和亲朋好友分享;也有些同学可能有点无聊,或者焦虑,甚至恐慌、压抑、失眠等,要学会接纳自己,把这些情绪看成是对我们珍惜生命、学会感恩的提醒。
学生可以用“记录3件好事”的方法进行自我关怀,每天写下3件今天发生的、让你平静或快乐的事,感到沮丧时,抽几张出来看看它们;创作自己的“愿望清单”,制定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每完成一项就在相应的地方打勾,并给自己一点小小的奖励,如发个朋友圈、吃点小零食等。
家长:
这段时间,家长除了是孩子的爸爸妈妈,也要成为孩子的“同学”“助教”。尝试与孩子一起下载各种学习工具,参与到孩子的线上学习中来。家长还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做好助教,注意定时查看学校通知群或学科学习群,及时接收学校的信息,做好家校共育。
在孩子学习期间,家长要自觉保持安静,不要打麻将、跳操、看嘈杂的电视娱乐节目等,更不要在孩子学习期间随意叫孩子吃东西或做事,以保证孩子专心听讲和思考。
老师:
建议制定计划,特别是要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目前的上网络课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老师们可以从中学习新的授课方式,各种新软件和教学工具的应用等,不妨多看看自己的成长,增强工作中的成就感。
由于老师的工作性质,每天需要回应不同学生和家长的各种诉求,加上疫情期间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所以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因此,建议老师们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设置明确的“界限感”。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生活的时候用心生活。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
文/珠江时报记者罗炽娴方婷
周钊泷林应涛
特约通讯员李冬冬沈芝强
通讯员郑兰桢邓付生张永辉
熊小琴周茵黄莹莹赵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