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大沥:活力之城是这样炼成的
在求“质”逐“效”的快车道上,百年商贸重镇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大沥有色金属企业总部楼群。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大沥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通讯员/刘成摄

■2019年,顶尖行业盛会——中国安全产业技术及产品推介会在大沥举行,让这个百年商贸重镇又一次成为吸睛之地。 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摄

扫码一下 看活力之城大沥的高质量发展足迹



今天,大沥镇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2019年的成绩单和新一年的发展蓝图将在会上公布。
在面对过去一年复杂的形势下,大沥立足“国际贸易示范镇”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两大定位,全力以赴推动城市提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留下了一串串值得铭记的发展足迹,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千强镇”第18。
大沥的活力,源于创新引领,源于开放进取,源于人才荟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对正不断焕发创新活力的大沥来说,站在新十年的年轮起点,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坚持“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在求“质”逐“效”的快车道上,继续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破立并举
以格局重塑激发产业活力
伴着晨光,一群年轻的白领相聚于此,开启新一天的紧张工作。曾经以废旧金属回收等低端业态为主的沥北社区湖马工业园,如今正摇身成为现代化的都市产业社区。未来,这样的变化,还将在大沥更多的村级工业园里上演。
如今,大沥破立并举,全面铺开重点项目和载体建设。通过“破”,把老旧厂房的物理空间腾出来;通过“立”,把充满活力的优质产业装进来。以创新集聚推动城市格局“逆生长”,大沥正开辟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
大沥地理优势突出,资源集聚。在许多人看来,这里天然就是做生意的“锅底地”,“插一根扁担都能长出森林”。作为产业重镇,大沥人拼搏出了“中国铝材第一镇”、“中国有色金属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商贸名镇”等荣誉。如今,该镇又努力擦亮这四个“金饭碗”,推动铝型材往全铝家居聚集、有色金属往装配式建筑聚集、商贸业往现代展贸聚集、内衣产业往时尚产业聚集。
经济的稳步前进,离不开新动能的培育。在传统优势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同时,大沥也在积极培育安全产业等新兴产业,并提出要打造智慧安全小镇等,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2019年,作为南海的产业重镇,大沥迎来了一场顶尖的行业盛会——2019中国安全产业技术及产品推介会。造产业社区、建安全工厂、筑主题公园……一大波安全产业的相关元素不断在大沥涌现。嗅觉敏锐的大沥正积极抢占行业发展的新风口,加速传统制造业的动能转换,积极创建智慧安全小镇。
同时,大沥坚持村级工业园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打造一批新型主题产业社区,充实“一轴两翼”发展。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目前,全球铝业展贸中心已投入使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已在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动工建设,中铝时光谷、中盈国贸、智联电商采购中心等项目稳步实施。
更让人欣喜的是,大沥正加快筹建宝力广佛慧谷、全球创客小镇、民旺瀚星科学园、沥中新兴产业载体、湖马工业区二期等项目,一个崭新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不断舒展。
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新旧动能的不断转换,推动大沥经济和产业持续保持“稳”字当头的高质量发展。穿过数百年商贸繁华,大沥的产业依旧活力无限。
因地制宜
以环境提升增添城乡活力
有着“大沥”字样的隔离网和特色栏杆、盛放着水红勒杜鹃的中间绿化带……近日广佛路(环形天桥-太平牌坊)景观改造提升工程已经收尾。焕然一新的道路环境,让人们出行更安心舒心。
城市里,点点花色把大街小巷装扮得充满生机;乡村中,片片花海凝聚人们的无限欣喜。一个地方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城市的繁荣。曾探索出“在集体土地上建城市”经验的大沥镇,经过多年的努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
南海千灯湖城市中轴有7公里在大沥。经过约十年的努力,现在这片区域已崛起广佛国际商贸城中心区等,成为大沥城市发展的“样板间”。同时,大沥的乡村振兴也持续发力中。2019年,大沥镇的凤池、盐步、太平、白沙这4个试点村居全部顺利通过了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建设验收,大镇、凤池、白沙、盐步、太平、沥东、东秀、渔业等多个示范社区也树起振兴标杆。
大沥的城乡融合之路,是因地制宜发展的有效探索。2019年,大沥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旧城活化研究。城市中轴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多个工业区着手改造,城市更新迈出新步伐。在城乡融合的路上,大沥不断推动“一轴”的建设,并以乡村振兴工作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城乡环境。在三个旧城区的改造过程中,大沥坚持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通过“花满沥城”等举措,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此外,地处“广佛极点”优越区位的大沥,与广州有20多公里的接壤线。该镇一直在积极落实好跨界河涌的治理,并对广佛交界的一些出入口进行重点整治和提升,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为广佛全域同城化贡献力量。
创新突破
以海纳百川注入年轻活力
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更具幸福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如果说城市与人的气质是相契合的话,那么大沥人应该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
热力图是以手机用户地理位置数据为基础,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的一种形式,可实时反映出这片区域的人流密度。根据百度热力图显示,晚上九点后,佛山最热闹的地方,大沥就在其中。
未来,大沥的“热力”将会更加炽烈。近日,在《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广佛智城商圈成为全市重点打造的8个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之一。大沥嘉洲广场、新都会购物中心等多个商业综合体,被列入全市80处夜间经济示范点的名单中。夜经济的消费主力通常被认为是年轻人。由此可见,大沥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一个吸引年轻人的城市,定然是最有活力的城市。在大沥,在各个大小停车场和路边车位内,停放的各种车辆,悬挂着不同省市的车牌,昭示着大沥的海纳百川。
交通配套的不断完善、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商圈经济的不断发展,正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工作的不断推进,加上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大沥的人气日渐高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此寻梦。仅在2019年,大沥新引入的创业孵化基地进驻团队超过了200个,新增就业8000多人。
站在新的时间起点上,在创新中谋求突破的大沥,正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战略机遇,把握广州实现老城区新活力的契机,主动融入南海推进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和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的“大局”中。坚持“一轴两翼同发展,三城多园齐改造”,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面貌,为南海高质量发展、广佛全域同城化贡献力量。
这座城市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必将让她继续充满活力、生机盎然。
2019年大沥高质量发展“合奏曲”
经济“奋进曲”
●重磅平台及会议相继到来
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动工建设,中国安全产业大会永久会址成功落户,提出要打造智慧安全小镇;2019中国安全产业技术及产品推介会、佛山“一带一路”国际商贸洽谈会、首届国际采购节顺利举行。
●产业持续注入创新能力
权威发布首个“华南铝价”;成功构建南海有色金属产业联盟;“粮通链”成为全国首个粮食区块链项目;华南工业互联网平台投入运营;全铝家居智能工厂启动建设;佛科产业技术转化项目落户大沥;中峪智能被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
●本土企业成长力保持高企
广东坚美铝型材厂(集团)有限公司登上“2019中国创新榜样”榜单;佛山兴海铜铝业有限公司在“2019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名第246;全镇完成“小升规”入库企业86家,17家优秀企业上榜“佛山百强”。
城乡“融合曲”
●城乡更有范了
村庄规划编制、旧城活化研究积极推进;城市中轴建设加快,多个村级工业园区着手改造。乡村振兴工程相继实施,“百里芳华”项目启动建设;凤池、大镇等示范社区树起振兴标杆;“三清三拆”、田头棚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村”要求。
●环境更靓丽了
大镇、盐步、太平三片“社区花海”晋身“网红”;广佛路、联河路、三乡路、凤平路种植特色苗木;主要路段、重要节点、桥下空间广种花卉;“小手拉大手”发动7.2万户家庭种花,养花、赏花、护花蔚然成风。全流域治理纵深推进,全镇16条河涌消灭黑臭。
●路网更畅通了
广佛路、桂和路、穗盐路、联河路推进综合提升,3座人行天桥投入使用;体育南路西延线、仁爱西路、莱阳路建成通车。
民生“和谐曲”
●优质资源惠及千家万户
黄岐派出所成为全国首批、佛山唯一的“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石门实验学校新址落成使用,大沥中心小学、太平成远小学完成扩建,全镇新增优质学位4300多个;中考及综合素质能力竞赛成绩领跑南海各镇街。新增和改造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家庭医生、家庭药师走进千家万户。发放各项救济补助3976万元,慈善关爱氛围日益浓厚。
●文明实践持续深入人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铺开建设,革命历史馆、城市展览厅建成开放;中联醒狮、麦边舞龙亮相国家舞台;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637场。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翠贞通讯员关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