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频频聚焦 广东金融高新区实力抢镜
坚持“双定位”发展,彰显金融担当,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点

■截至2019年底,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791个,总投资规模近1238亿元。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1月10日,人民日报一篇《广东金融高新区——引入“区块链”,做强“金科创”》的报道刷屏朋友圈。2019年至今,这已是人民日报连续聚焦广东金融高新区的第四篇报道。
事实上,除了人民日报,广东金融高新区还频频亮相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中央级媒体,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如此受高端媒体关注,广东金融高新区魅力何在?成绩背后有怎样的付出?
坚定目标
抓金融招商促集聚
在参观完广东金融高新区后,佛山日和汽车零件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山田若雄说:“包括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内的南海区中心城区的发展,跟日本东京差得不远了。”在他看来,广东金融高新区能够得以快速发展,并且让人看得到它未来的“相貌”,得益于其有明确的“双定位”,并且坚定朝着这个定位去招商引资,去发展。
事实上,从2007年成立开始,广东金融高新区就坚定朝着国际化金融后台基地和现代产业金融中心的“双定位”迈进。其中,历经十二年的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已经初步建成辐射亚太的金融后台基地,一条由汇丰环球营运中心、友邦金融中心等各后台总部写字楼组成的城市“天际线”,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天际线”的背后同时也彰显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对招商引资的重视。据介绍,广东金融高新区强化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引商,大力引进具有标杆示范效应及辐射带动能力的重大项目、优质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纵深发展。仅2019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就引进中国工商银行集约运营中心、粤科振业股权投资基金等268个项目,新增注册资本超225亿元。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广东金融高新区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有利契机,把“粗放式招商”提升为高精度招商,在引进重大“标杆”项目上争取有所突破,着力推进更多金融机构落户广东金融高新区;同时深化多种招商模式,完善以商引商、“一把手”招商、产业招商、参展参会等多种有效的招商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精度和密度,通过参加服务外包、金融科技相关的全国性行业活动,促进良性互动与联动合作,用活招商资源。
彰显担当
重点支持制造业升级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回望2019年,广东金融高新区彰显“金融”担当,支持园区内融资租赁行业提速发展,高效利用政策性工具,为突破本地装备制造业及龙头企业的融资及转型升级瓶颈提供渠道,引导资本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以园区内的佛山海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截至2019年底,该公司累计对佛山本地超1000家企业授信98亿元,服务企业超3000家,重点支持佛山本地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解决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有力渠道。据了解,成立于2016年的佛山海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是围绕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开展服务。在南海推动华中数控厂商整体合作授信、中南铝轮毂与广工大合作的新生产线项目、广东泰格威机器人厂商整体合作授信等重大示范性项目的落地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在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方面,截至2019年12月,南海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2019年完成转贷笔数695笔,完成转贷金额合计82.68亿元,扶持企业258家(不重复计算)。自2015年资金成立以来,累计完成转贷笔数2324笔,累计完成转贷金额266.25亿元,扶持企业530家(不重复计算)。
因为专项资金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更为维护企业信贷稳定、支持企业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少南海企业为这一举措点赞。两度借助南海区支持企业融资专项资金,保证公司平稳渡过贷款“还旧续新”的广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融资专管谢志勇说:“专项资金很好,正好可以在贷款‘还旧续新’过渡期为企业进行资金链上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还贷时的资金压力,保证企业正常运营。”
多点发力
做强“金科创”打造“联盟链”
在人民日报1月10日刊发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引入“区块链”,做强“金科创”》报道中,提到抢抓先机,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创新链、应用链、价值链“三链”融合,是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异军突起、跨界融合、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确实如此,广东金融高新区向来敢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从2018年开始,广东金融高新区就未雨绸缪,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深化金融科技产业发展。为此,广东金融高新区推出一份产业扶持措施,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基地,搭建一个产业孵化中心,设立一批产业发展基金,引进一批产业应用项目。
2019年,借助之前建立的深厚基础,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的发展按下了快捷键。其中在招商引资方面,截至2019年底,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吸引40多家金融科技创新团队进驻,其中10家企业被认定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区块链+“金融科技企业,项目涵盖智能零售、区块链安全信息监测、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管理等应用场景。
另外,在2019年,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也取得有效突破,发布国内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物联网技术的工业区块链项目——中机联工业智能联盟链,在全国率先实现基于区块链与物联网的智能工业数据资产数字化与工业数权价值的互联互通;发布粮食流通和安全溯源联盟链——“粮通链”项目。同时,发起设立国内第一条以投资机构为主体的投资联盟链——广东金融高新区投资联盟链,进一步促进项目投资透明化、规范化,提高被投企业关注度。
守住底线
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根据广东金融高新区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791个,总投资规模近1238亿元,项目涵盖银行、证券、保险、服务外包、私募创投、融资租赁、金融科技等金融与类金融业态。而在金融新业态云集的情况下,如何健全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也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道新课题。
充分利用科技防控手段做好金融风险预防工作、帮助企业渡难关、开展全民金融风险防范普法教育……2019年,南海区通过多种措施,在化解金融风险方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了解,在2019年,南海区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多家企业缓解了风险,稳定了生产经营。另外,为了提高民众的金融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使民众更加了解防范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佛山市南海区防范处置金融风险和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在高校、社区公园、工厂、商务写字楼等场所因地制宜开展“防范金融风险营造安全金融环境”系列宣传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南海区积极整合工商、税务、公安等数十个单位和部门数据,建立金融风险监测和防控平台,利用大数据等技术监测分析,及早发现风险苗头,提高金融风险处置效率。
据了解,接下来南海将充分借助与蚂蚁金融服务集团共同开发的“佛山市南海区网络借贷投诉登记系统”,切实提高南海区金融风险科技防控水平,有效实现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地方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特写
有颜又有料千灯湖创投小镇成焦点
梳理媒体2019年的报道,发现有一个关键词被频频提及,那就是“千灯湖创投小镇”。
2019年3月20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联姻”服务业佛山制造再升级》的报道,在介绍强化金融支撑产业力度时,特地“点名”介绍了千灯湖创投小镇。
2019年9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的《打通融资瓶颈助力产业升级》报道中,依然有千灯湖创投小镇的“一席之地”。
而在人民日报2019年12月23日的报道中,更是以《佛山千灯湖创投小镇——激活民间资本助力制造业升级》为题,全文介绍了千灯湖创投小镇的建设经验。
为何这一小镇会频频引来人民日报的关注?答案有几个方面:有颜又有料。
坐落在千灯湖畔的千灯湖创投小镇,是一座集岭南风格和美式校园风于一体的小镇。走近千灯湖创投小镇核心区西门主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岭南风格的门楼,镂空透光的它看起来既大气又素雅。穿越长廊后,眼前的视野突然开阔,会看到小桥流水蜿蜒环绕、主干道两旁葱葱郁郁的树木以及中央镜湖四周现代风格的坡屋顶小独栋别墅、美式学院风格的八座展示服务中心,凭借着高颜值,千灯湖创投小镇成功跻身“网红”打卡点。
不仅“有颜”,这座小镇还有料。千灯湖创投小镇是广东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中唯一一个金融类的特色小镇,主要集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基金类机构。目前小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招商效果喜人,数据显示,目前创投小镇月均新增20个以上基金类项目,截至2019年底,千灯湖创投小镇注册成立的基金类机构602家,募集资金总额超726亿元,涵盖IDG资本、深创投、粤科、粤财、广晟等品牌项目。
基金支持本地产业效应也初显,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小镇范围内的基金机构实际投资额累计100.34亿元,其中投向佛山地区项目97个,规模约23.5亿元,覆盖行业包含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环保类、新材料、半导体、高端制造业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
据透露,接下来,广东金融高新区将借助千灯湖创投小镇对接全球资本,使金融、科技、产业实现深度互动,助推佛山乃至整个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数读广东金融高新区
1238亿元
2019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中国工商银行集约营运中心、粤科振业股权投资基金等268个项目,新增注册资本超225亿元。截至2019年底,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791个,总投资规模近1238亿元,其中金融高新区(千灯湖创投小镇)私募基金类机构602家,募集与投资资金规模超726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超6万名。
97个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小镇范围内的基金机构实际投资额累计100.34亿元,其中投向佛山地区项目97个,规模约23.5亿元,覆盖行业包含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生物医药、环保类、新材料、半导体、高端制造业等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南海区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两期共签署子基金13支,总规模达23.195亿元,引导基金拟投资金额约2.45亿元。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72个,累计投资金额约9.29亿元,其中投资南海企业10家,投资金额1.35亿元。
356.14亿元
截至2019年11月底,全区融资租赁(金融租赁)机构累计71家,其中14家为法人机构,累计发放融资金额约356.14亿元。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文/珠江时报记者李春妹通讯员/唐文辉林琪瑜陈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