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以一个先导区和两个试验平台为抓手,打造广佛同城升级版
争当广佛全域同城化排头兵

■南海加快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图为三龙湾南海片区。

■大沥镇广佛国际商贸城。
广佛经十余年同城化发展,合作基础扎实、前景可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加快广佛全域同城化新要求,为两市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佛山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也提出,要抓住省委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机遇,共同谋划编制加快广佛全域同城化实施方案。
南海区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出,南海要争当广佛全域同城化排头兵,要把握省委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大机遇,以一个先导区和两个试验平台为抓手,打造广佛同城升级版。
一个先导区指广州南站-佛山三龙湾片区;两个试验平台指白云-南海、五眼桥-滘口片区。如何抢抓机遇,发挥平台功能,建设好重点片区?代表们就此进行讨论,大家纷纷认为,南海处于广佛全域同城化最前沿区域,要从交通入手,不断拓展合作领域。
交通衔接
推动公路公交轨道交通无缝对接
党代会报告提到,要扭住同城化交通路网这个重点,加快推动轨道交通、桥梁路网、跨城公交无缝对接。
对此,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建设局局长、副区长盘石认为,本次报告既务实又富有远见,其中提到提速推进三龙湾南海片区建设,强化与广州南站片区联动,大力发展科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南海参与大湾区建设的首要平台,为三龙湾南海片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交通先行是广佛全域同城化的基础,这点盘石很有感触。他介绍,整个三龙湾与广州的交界线有29公里,其中15公里就在南海片区,目前南海片区与广州的连接上已有4条建成通道和1条在建通道,“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广州与南海片区在边界上的缝合,其中港口路北延线、长江路东延线、南社路东延线等3个通道,让南海片区与广州像扣扣子一样缝合起来。”他说,有了交通的基础,南海片区在产业上也能跟广州形成一些共建的板块,集聚科创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力量。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对此也倍感振奋。对于报告提到的“扭住同城化交通路网这个重点”,麦绍强表示,桂城已经做好准备。“我们要加快协调地铁11号线北延深入广州荔湾区,对接广钢新城;同时提早做好谋划,对接广州10号线和19号线接入桂城事宜。”
除此之外,随着番海大桥建设及清风路东延线、夏东路北延线的加快建设,桂城将进一步打通与广州的出入口,使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畅通流动起来,发挥桂城洼地效应,吸引更多资源涌进来。
产业同城
共建广佛同城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
党代会报告提到,要推进创新同城,参与广佛共建“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区委副书记李军认为,广佛极点发展潜力令人充满期待。本次党代会报告为南海在广佛全域同城化怎么“干”提供了方法。他认为,接下来的广佛全域同城化,不仅仅是交通同城,还要做到产业同城、政务同城、民生同城,南海要在加深与广州的互动,促进自身发展上做文章。
在产业对接方面,盘石表示,三龙湾南海片区将以广佛共建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和佛山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为驱动,加速南海片区“一轴一带三板块”的产业布局。其中,文翰湖板块以季华实验室为龙头,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与广州加强合作;林岳南板块与广州南站仅一河之隔,三条轨道交通在这里交汇,这里将结合广州南站打造的国际商务区来发展;而三山北板块则携手广州荔湾区将货运港变身为广佛国际科创港、数字经济港。
里水镇委书记谭艳玲表示,里水既要推动交通同城,重点推进有轨电车建设、环镇北路建设、碧江大桥和沉香沙大桥建设,深化与广州的交通衔接;又要推动产业同城特别是创新产业同城,加快推进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强化项目为王,加大招商力度,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将电子信息产业培育成里水未来的支柱产业,与广州白云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形成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共同打造成广佛同城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
全域同城化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意味着广佛两市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泛,南海也会更多参与其中。正如报告中提到,要积极推动与广州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协作和资源共享,探索同城化机制创新,引领两地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同城化发展。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肖莎莎文/珠江时报记者肖莎莎周钊泷苏绮玲图/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