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南海将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形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第三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展出了多款氢燃料电动客车和货车。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2019年,南海第一家科创板企业华特气体上市。(资料图片)

■五丫口公园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制造业是南海的根,民营企业是南海的本,南海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备受关注。
党代会报告提出,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要立足南海以制造业为主、民营经济为主、中小企业为主的特点,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形成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如何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如何引进人才?如何构建最优的营商环境?这些话题引起了党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开展强链补链式招商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制造业是南海的立区之本。党代会报告指出,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狠抓落实,加快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向中高端跃升。全力以赴“大招商、招大商”,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着力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副区长乔吉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南海对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吸引力在增强。千灯湖创投小镇开园以来,现在每个月新增20多家创投基金注册登记,整个创投小镇已吸引了700多亿元的资金,很多项目来自广州、深圳。
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局长伍慧英表示,现在市场对大湾区的期待非常大,前来洽谈的客商和项目很多。我们要充分抓住大湾区、广佛同城等机遇,积极参与“双区”建设,要积极对接广深港澳,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动能。
报告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力。要加快推进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重点推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广东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不断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撑。
“丹灶将立足氢能源产业的延伸方向进行‘补链’式招商,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表示,丹灶将利用好仙湖实验室、南海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平台,继续引进大项目,通过强链补链,打造氢能源和安全产业高地。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再造一流营商环境
党代会报告提出,再造一流营商环境。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南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许兆辉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深化包括压缩开办企业时限、“证照联办”、企业注销便利化等商事登记改革,通过落实“审核合一”、压缩办理时限、简化申请材料等举措,进一步提升登记服务效能,通过打造更加便捷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南海的经济持续更快发展。
党代会报告指出,要聚力打造人才高地,深入实施人才立区战略,以企业和产业需求为导向,着力引进一批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引导本土人才回流。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力度,培养更多技能型、工匠型人才。
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团委书记潘宇说,目前南海的职业教育呈现出优质化和特色化的发展势头,例如南海信息技术学校就针对南海制造业发达、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局面,主要发展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专业群。同时她提出,希望能够加大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政策,加大中高职贯通投入,开辟多元化升学途径,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发挥隐形冠军研究院作用培育壮大隐形冠军集群
党代会报告提出,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精准施策为企业排忧解难,支持青年企业家加快成长,让南海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
如何进一步发扬南海服务民营企业的优良传统,提升南海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南海区工商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敏仪表示,工商联作为企业的娘家,将继续发挥好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工商联现有的68个商协会打造全方位服务民企的大格局,并继续与其他职能部门共同配合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党代会报告提出,发挥好制造业隐形冠军研究院的作用,培育、挖掘和壮大隐形冠军集群,打造一批产业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
隐形冠军研究院如何发挥作用?何敏仪表示,工商联将通过隐形冠军研究院继续服务好隐形冠军企业,同时进一步培育更多的隐形冠军企业。隐形冠军研究院将打造成政府对制造业发展的观测站,助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融合的加油站,培育隐形冠军的黄埔军校,收集政策信息的情报站和非公经济党建的“红色摇篮”。
“2019年,南海第一家科创板企业华特气体上市了,目前我们又在隐形冠军里选了12家净利润达到5000多万元的企业,下一步要往上交所、深交所作重点推荐。”乔吉飞建议,隐形冠军企业评选在确定标准后,既要有新增的企业,也要有退出的企业,保持隐形冠军池子是活水,从而吸引更多风险投资机构的资金投入到这些企业中。
话题聚焦
交通建设
2020年计划完工一批重大交通项目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响交通建设大会战,把交通摆在城市建设的第一位,按照“谋划一批、新建一批、完成一批”的思路,启动新一轮交通规划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区域价值。
“打响交通建设大会战,这个提得很及时,也很有必要。”南海区交通运输局局长冼树雄表示,按照区委统一部署,南海正加紧研究提出交通建设计划,助推南海高质量发展,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力争一年全面启动,两年基本见成效,五年继续展望、巩固,相关项目正在谋划中。
冼树雄透露,配合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打造“一轴一核两带”构想,在交通建设方面,将围绕“内强”做好文章,尽快拉通区内镇域之间、区域板块之间主干路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东融、南联、西拓、北接”战略。根据计划,2020年南海区将完工一批交通项目,包括骨干快速路网建设、轨道建设、市政配套主路的连接和打通、治堵项目等。
当前,轨道交通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引领作用。冼树雄表示,目前正加紧研究新交通东延接入广州南站方案,里水有轨电车今年将全面启动建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的规划布局,佛山市、南海区正加快与广州对接,争取更多轨道交通线路延伸至佛山、南海。
公共服务
用“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以“绣花功夫”做好城市管理。要建设更多群众家门口的街角公园、文体场馆,打造市民可亲近的城市公共空间。这一话题引发不少党代表的关注。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拆除‘铁丝网’、‘隔离带’,这是很好地体现城市温度和感情的表述。”南海区金融办常务副主任李恂瑜表示。
转弯见公园,街角有诗意。在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局长潘汝海看来,相较于布局在中心城区的市民公园,街角公园更多与居住区相结合,以满足公众短距离休闲需求为主。他表示,该局一直严格落实佛山市关于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及人均公园绿地标准,在土地出让阶段将社区级(街坊级)公园或服务设施落实在出让条款中,让更多的街角公园、口袋公园分布在公众生活的四周。
“报告的出炉是我们开展城市管理的有力抓手。”南海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植荣桢表示,城市管理是一个大课题,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如公众主动举报城市环境黑点,开展垃圾分类,杜绝违建等。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黄海绵李春妹黎小燕杨慧柯凌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