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逛庙会 有新意够欢乐
超50万人次线上观看西樵“大仙诞”民俗盛会

■“新西樵·最岭南”2022西樵“大仙诞”非遗民俗文化活动在线上热闹上演,“八仙”驾雾而来。

■每年的西樵“大仙诞”,重头戏当属方阵巡游。

■本土企业现场直播。

■八仙乘画舫游听音湖。

■花花车车巡巡游游。。
5月14日9时许,“新西樵·最岭南”2022西樵“大仙诞”非遗民俗文化活动热闹上演,八仙乘画舫游听音湖、六大方阵欢乐巡游、线上逛“云”庙会等环节精彩不断。作为展示岭南历史、民俗、文化的节日,西樵“大仙诞”备受市民的关注,线上直播观看量超50万人次。
2009年,“大仙诞庙会”被列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年,活动通过线上直播,用别样的方式展示和传承岭南民俗文化。
六大巡游阵容上演民俗狂欢
随着锣鼓声响,红色喜庆的醒狮在奎光楼前起舞,欢迎着吕洞宾、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蓝采和、韩湘子、何仙姑“八仙”齐聚一堂,拉开“新西樵·最岭南”2022西樵“大仙诞”非遗民俗文化活动的帷幕。
“八仙”前往听音湖乘画舫游湖一圈,重现了一番“八仙过海”的情景,与直播间的市民一同感受“新西樵”的灵气。不少在湖边围观的市民游客发出欢呼声,纷纷呼喊“美好西樵!”氛围热烈。
每年的西樵“大仙诞”,重头戏当属方阵巡游。在“八仙”回归巡游队伍后,巡游正式开始。只见威武的醒狮和舞龙穿梭街道,随着阵阵锣鼓声响,气势磅礴的长龙时而翔跃飞腾,时而盘旋游走,沿途观众纷纷伸手摸摸龙狮沾福气。
据悉,本次大仙诞巡游方阵包括“樵动祥瑞龙狮呈祥”“樵现八仙”“武动樵山”“樵创未来”,还有花车方阵。其中,由西樵民乐小学“功夫小子”组成的“武动樵山”最受欢迎,只见他们用俏皮可爱的方式,展现叶问、李小龙、黄飞鸿形象武术表演,尽显“西樵好功夫”。
除武术、醒狮等元素外,让市民街坊感到新鲜的还有展示着西樵优质产业产品的“樵创未来”方阵,此方阵展示了西樵本土企业的牛仔布特色时装、香云纱工艺品、瓷砖雕花工艺品、新元素板业工艺品等西樵的产业工艺品。
“阔别两年,作为西樵大仙诞的忠实粉丝,当然来凑热闹。”在做好防疫防控的措施下,樵园社区居民李权跟随着队伍前进,拍下巡游的每一个细节。“够传统、够欢乐。”李权说。
50万人次线上逛“云”庙会
“今年没有了线下庙会集市,但可以逛线上庙会,也很有新意。”家住樵华社区的居民黄伍根在欣赏完方阵巡游后,来到直播间打卡。
原来,今年的大仙诞庙会设置在直播间,天园饼家(西樵大饼)、何氏水产预制菜(何氏蹦蹦鱼老坛子酸菜鲈鱼)、佛山西樵山希尔顿欢朋酒店客房升级券、广东方向陶瓷有限公司瓷砖(750*1500mm可丽雅iPLUS大板系列DB751523A巴洛克灰)、叻酷大狮兄文创T恤衫、旺阁渔村裹蒸粽等一一在直播间展示,尽显西樵岭南文旅小镇的一面,“来西樵,吃喝玩乐购,一站全享受!”西樵镇副镇长黄思现场直播带货。
一件件充满醒狮文化的衬衫、帽子、裤子等,简洁又不失时尚,是本土原创品牌叻酷产品。记者在直播间看到,叻酷主播黎亮晖从面料、设计、制作等一一详细介绍,吸引着不少年轻人线上下单购买。“以西樵传统醒狮、武术结合潮流文化,碰出新的火花,希望通过潮流的方式,将本土文化传承下去。”黎亮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西樵人,从小深受醒狮文化熏陶,而叻酷自2005年成立至今,一直坚守传承本土优秀文化。对于“大仙诞”庙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举行,黎亮晖直言“好正!”“遵守疫情防控,大家一起在直播间逛庙会保留传统,也不失新鲜。”黎亮晖说。
何氏蹦蹦鱼老坛子酸菜鲈鱼也在直播间大受欢迎,有市民表示,产品还原餐厅级现烹口感,足以一饱口福,更让人期待着西樵“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新西樵·最岭南”2022西樵“大仙诞”非遗民俗文化活动在醒目视频app、樵视讯抖音和西樵视讯视频号直播观看量超50万人次。
延伸
600多年“大仙诞”演变为民俗盛会
西樵山“大仙诞”民俗已有600多年历史。农历四月十四日,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诞辰。
广东南海县志记载,“大仙”即传说中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相传一千多年前的农历四月十四日,吕洞宾来到南粤名山罗浮山和西樵山的上空,见两山风光秀丽,游兴大发,纵身一跃,左踏罗浮山,右踏西樵山,与西樵山结下不解之缘。云泉仙馆附近还留有他那长尺许、深数寸的脚印,西樵人在上面刻上“仙足”两字。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何白云在此读书修炼,白云洞因此而得名。此后每到农历四月十四日,西樵人都要到白云洞参拜大仙,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丰衣足食、老少平安。
当时由于交通条件不发达,较远的群众提前到官山墟住宿。很多商贩利用仙诞繁荣沿途摆卖。山上文风鼎盛,山下喧嚣熙攘,年盛一年,渐渐就演变成了“诞前三日诞后三日”的盛景。
如今,一年一度的西樵“大仙诞”成为珠三角远近闻名的民俗盛会,更是西樵向市民游客展示西樵乃至岭南的历史、民俗、文化的独特节日,先后被列入佛山市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近年来,西樵镇通过创新策划与宣传,传承优秀的民俗活动,探索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商品等系列文化旅游产业消费品,带动景区及周边旅游业及餐饮、服务业等发展,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
文文//图图珠珠江江时时报报记记者者陈陈肖肖玲玲
通通讯讯员员张张嘉嘉宜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