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患者血管通路受限颈动脉穿刺巧妙取栓

■麦婆婆紧握谭泽梁的手,连连道谢。
珠江时报讯(记者/何泳谊通讯员/黄春梅李霞玉摄影报道)“婆婆,现在可多下地走动,对你的恢复更有好处。”“医生,非常感谢您!”4月21日,88岁的麦婆婆拉着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谭泽梁的手感激道。
原来在前些天早上7时许,家人发现麦婆婆说话不清,左边肢体不能活动,还不断呕吐,于是马上将麦婆婆送到南海四院。
南海四院卒中中心医生迅速到位,查看和检查麦婆婆的情况。脑动脉CT成像检测显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诊断麦婆婆为急性脑卒中。老人病情危急,如不在短时间内开通血管,恐留下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谭泽梁向家属讲述麦婆婆情况,需及时施行血管内介入取栓手术。家属知晓情况后,马上同意进行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谭泽梁发现麦婆婆主动脉弓畸形,无法从常规的桡动脉和股动脉进行取栓。谭泽梁及其团队决定另辟蹊径,从颈动脉穿刺入路,避开主动脉弓的限制。
医疗团队马上向家属讲述手术情况。“没问题,时间就是生命,请你们施行手术。”得知手术改变策略时,麦婆婆家属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谭泽梁带领团队迅速展开手术,在无影灯下与时间赛跑。颈动脉穿刺成功,实现第一步跨越,接下来轻柔缓慢将导丝送入颅内,抵达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导管到位、拉栓、开通血管……经过1个多小时的密切配合,医务人员终于将麦婆婆大脑中动脉的血栓取出,术后麦婆婆生命体征稳定。
谭泽梁介绍,颈动脉穿刺所面临的风险远远高于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因为颈动脉临近气管,且颈部血管丰富紧密相邻,穿刺过程中一旦出血将很快形成血肿从而压迫气管,直接导致窒息,后果不堪设想。“这对术者的操作技术、娴熟程度、细致耐力及心理抗压能力均有极高的要求。”谭泽梁说,这是医院首例经颈动脉穿刺取栓术。自2021年卒中中心创建以来,该中心已成功救治100多例中风患者。
“麦婆婆的成功救治和恢复良好,多亏家属的主动作为和积极配合。在麦婆婆发病两小时内,将其送到医院。第二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为麦婆婆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间。”谭泽梁表示,脑卒中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是救治的最佳时间,在黄金时间内,明确病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神经功能丧失,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谭泽梁还指出,很多家属认为,脑卒中患者年龄大,不适合施行手术,这是一大误区。“随着影像技术和介入技术的发展,很多患者经过治疗可以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他说,年龄不是问题,最关键的还是把握救治黄金时间和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