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第八届桑果节启动
游船捕鱼品桑果 这趟旅程够甜蜜

■桑果成熟,饱满多汁。

■游客乘画舫游水乡美景。

■游客体验休闲项目。
春风吹拂,花果芬芳。西樵山下,1000多亩桑果迎来大丰收。3月13日,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第八届桑果节启动。本届桑果节,园区融入众多新元素、新业态,上线多项新产品,全力打造成大湾区周边游、微度假的网红打卡地。
当日,“扬孝德 齐樵行”西樵山孝德之旅也在此启动,邀请道德人物代表参与桑果节,进一步宣扬孝德、信德、善德、爱德、仁德,弘扬新时代社会正能量。
采摘桑果正当时
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位于西樵山南麓万亩连片桑基鱼塘核心地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生态典范、世间罕见美景”的美誉。园区完整地保存了珠三角桑基鱼塘美景,重现了桑基鱼塘循环生态农业模式,保留了岭南水乡美景。其中,园区种植桑树面积近千亩,每年3月上旬至5月上旬是桑葚的最佳采摘期。
记者现场看到,在阳光的照耀下,园区的桑树郁郁葱葱,桑枝上挂满桑果,让人垂涎欲滴。
“变成紫色的就是成熟果,可以采摘了。”采摘区内,游客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采摘,或边品尝边拍照留念,热闹非凡。“这长长又毛茸茸的桑果看着可爱,吃起来也很甜!”市民梁莲英说,桑葚变成深紫色就会特别甜。
据园区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桑果在开花结果时成功避开了寒潮与雨水,果量比往年多15%以上。同时,由于雨水少,桑果的甜度比往年要高,汁液更丰富。
此外,园区内多个禾雀花廊中,一串串禾雀花盛放,花开四瓣,形似禾雀,吊挂成串,将园区点缀得更加美丽,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踏春赏花。
园区体验更多元化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岭南水乡姑娘翩翩起舞,为游客带来香云纱时装秀,展现香云纱的独特魅力,这是桑果节开幕式的一大重头戏。“香云纱好漂亮,模特穿在身上如仙女!”香云纱的展示让不少游客点赞。
据悉,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已形成“桑基鱼塘文化+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其中,依托珠三角古老的桑基鱼塘、蚕桑丝织的历史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中,链接外部资源,融入了广东本土最知名的丝绸产品香云纱。
游客来到文化园,可现场观摩香云纱制作的全过程,学习晾晒香云纱,听工人们讲述香云纱的历史文化与故事。另外,还可参观农具渔具展馆、百里芳华展馆两大展馆,观看先民在农耕与渔耕生产中创造与制作的各种渔具与农具,同时了解蚕桑丝织产业发展历史。
游船饱览岭南水乡风光也是园区发展新业态的一大亮点。据悉,园区共有7艘画舫,游览的线路涵盖了文化园的主河涌,单次游玩时间约30分钟。这也是西樵镇樵韵碧道建设项目。
除了乘画舫游水乡美景,游客还可以体验地笼起鱼、搬网搬鱼等古老的捕鱼方式,了解珠三角地区的渔耕文化;也可以玩岛上的军事小炮,体验射击的乐趣;家长还能陪着孩子一起推石磨,体验豆腐制作工艺的全过程。
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总经理余乔金表示,从桑果节开幕到五一假期,园区会在周末等节点举办互动活动,包括吃桑果比赛、制作桑果酒等亲子互动活动,以及传统的缫丝与植物拓染等体验活动,通过丰富业态、创新产品推动园区向文创旅游板块、全域旅游板块迈进,全力将园区打造成周边游、微度假的网红打卡地。
道德模范现身桑果节
当日,藉着第八届桑果节之际,“扬孝德 齐樵行”西樵山孝德之旅同步启动。西樵镇副镇长黄思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陈燕梅及西樵镇道德模范人物代表红根大叔志愿队、陈卿、冯基开、叶亚鹏、高深贵、伍祖建、梁志响等赠予了西樵山景区健身套卡,鼓励他们继续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传递社会正能量。
“采摘桑果很好玩,也希望自己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带动更多人参与弘扬孝德文化。”道德人物代表在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体验了游船、摘桑等项目,并到西樵山景区赏美景、尝美食。来自海舟村的伍祖建尽心尽力照顾岳母及外甥女,孝老爱亲事迹感动了不少人。他表示,接下来将善用学校家委会主席的担当与责任,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人了解孝德文化。
“摘桑果、游西樵山,让道德模范享受不同的文旅体验,也感受到西樵镇对道德模范的关怀,相信大家能做好新时代文明的传播者。”陈燕梅说,希望依托“陈燕梅好人工作室”及南海区“天使妈妈”志愿服务队等平台,为西樵镇精神文明建设出力,帮扶更多特殊人群,并通过一系列的宣讲传递正能量。
据了解,西樵山目前正通过“花海踏春植树体验”“西樵山开笔礼”“孝德之旅”等丰富文旅活动载体,更好、更广、更灵活地讲好西樵山道德文化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不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提升景区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切实发挥西樵山的标杆作用。
西樵山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多姿文旅活动加深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持续弘扬社会新风正气。
文/图 珠江时报记者 陈肖玲
通讯员 邱婉滢 张嘉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