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社区 “孝德之花”香满园

■ 亲子前来打卡。通讯员供图

■“成才”主题墙绘。

■“反哺”主题墙绘。

■“传承”主题墙绘。

走进大同社区腾龙村,一幅幅美丽的公益墙绘,向村民诉说着一个个孝德文化故事。
这些公益墙绘是大同社区妇联联合融爱家庭服务中心、大同社区义工总队等多方资源制作而成。此外,大同社区妇联还开展芳华议事厅,引导各村小组党员、妇女志愿者、亲子志愿者及居民围绕街道美化进行讨论,并制定改造方案。
沿着腾龙村文化楼的环村路,朵朵大红花展现在眼前,所有的花基都被可爱的小花点缀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妈妈高举着胖嘟嘟的婴儿在花丛中玩耍,亲子眉欢眼笑,温馨甜蜜。再往前走,在一颗五彩花树下,小女孩捧着大红花兴高采烈地送给老奶奶,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继续往前走,在大红花的引领下,走过该村著名的“民国时期议事厅”及学士巷牌坊,可见一位妈妈细心地帮少年戴上红领巾,叮嘱少年努力读书,将来报答祖国,少年笑着回应妈妈。往前拐弯不远处,长大后的少年眼神坚定,背着年老的妈妈,决心回报妈妈多年的养育之恩。
“公益墙绘”微改造融合孝德文化,共分为“育儿”“成才”“反哺”“传承”4个主题,整条环村路贯穿大红花设计。当接到大同社区道路美化升级改造需求时,党员设计师李锦华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便是大红花。“小时候上学放学必经腾龙村的大红花,嘴馋时还摘下大红花,吸取其根部的花蜜。”李锦华回首道。“大红花又名朱谨花,是80后、90后的童年回忆。因此我们将大红花作为孝德之花,引起村民的共鸣,更将孝德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李锦华说。
从动员、构思到最后落地,历时3个月完成墙绘。大同社区妇联主席潘丽玲介绍,在墙绘制作初期,其中1户屋主担心对外墙有影响,不同意在自家外墙进行墙绘。经村长多次上门沟通,得到该户屋主的支持与配合。同时,有部分村民担心墙绘影响村内环境。对此,妇女志愿者针对村民的疑问,及时分组入户解说。当墙绘完成后,“反对声音”随之消失,吸引了不少村民打卡。
更有趣的是,腾龙村的“美颜”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临近村落的村民特意前往社区反映需求,希望他们的经济社也进行墙绘,在美化经济社环境的同时,传承村内历史文化。
除了四幅大型公益墙绘外,环村路的花基墙上开满朵朵“孝德之花”。原来,大同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亲子志愿者及新市民志愿者等,共同对街道的公共花基进行绘色,为腾龙村创建宜居家园增光添彩,让“孝德之花”愈开愈艳。
文/图 珠江时报记者 何泳谊
通讯员 程秀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