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11月25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 “三个全力”构建城乡空间新格局
    • 西樵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营
    • 送去帮扶资金推动产业发展
    • 这家老式影音店承载满满的回忆

    第02版:多彩社区

    • 绘廉洁画卷传良好家风
    • 民乐社区幸福院落成
    • “颜值”大提升 菜篮子更安全
    • 一起下田割稻体验农耕文化

    第03版:特别策划

    • 树说光阴 守望乡愁

    第04版:印象西樵

    • 做到“三要”暖暖过冬
    • 尘封的碟片 静止的岁月
    • 父亲施家暴法院颁禁令
  • 数字报首页

03:特别策划

树说光阴 守望乡愁

西樵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现登记在册古树有268株

2021年11月25日

■联新社区鹅湖村的古榕树下,村民在休闲活动。 ■西岸凰岗村旧址古树群落。

■西岸凰岗村旧址古树得到很好保护。

■在古树的衬托下,村居绿意盎然。

走进西樵西岸凰岗村,一棵棵饱经沧桑的古树矗立在村内,见证着古村的光阴故事。据了解,西岸凰岗村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内共有12棵百年古树,均为国家三级古树。

西岸凰岗村古树群落只是一个缩影,西樵镇内百年古树不胜枚举,它们承载着无数村民的乡愁,见证着村落的变迁,更传承着绿色的理念。南海区政府报告中提到,要保护好古树名木、古建筑遗迹、文化景观等城市文脉。今年以来,西樵镇切实加强了古树监测、挂牌、养护等工作,目前全镇登记在册古树共有268株。

一树一故事积淀乡愁记忆

“每一棵树都有我们的童年记忆,尤其是这棵人面子,那些年在树下追逐玩乐的景象好似发生在不久前,但眨眼就二三十年了!”村中有古树,绿叶挂满枝,细诉树中情,回忆泛心头,凰岗村村民区志权回忆着与村中古树群落的趣事,感叹着时光流逝,也庆幸这些古树依然保存完好。

据悉,西岸凰岗村旧址距今已600多年,20世纪80年代整村搬迁后荒废至今。旧址内现存36座老宅和41株树龄较大的树木,包括人面子35株、龙眼6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共12株,均为国家三级古树,是一个十分稀有的古树群落。

现场可见,一棵棵古树树形巨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它们见证了旧凰岗村民的生息与繁衍,也撑起了一代代村民的浓浓乡愁。

“人面子的果子很鲜嫩好吃,我们经常顽皮地将果实摇下来。”历经250多年风雨岁月,如今仍“风华正茂”的人面子是村民不可或缺的乡愁记忆。区志权说,小时候他们经常在树下洗澡,一到夜晚,村民便会不约而同到树下乘凉闲聊。

相对于凰岗村旧址的岁月沧桑,联新社区鹅湖村则呈现一派火热的景象:一棵棵榕树整齐排列,村民在冬日暖阳下运动、下棋、聊家常……

“这棵树已经有100多岁了,是村中祖辈种下来的。”在树荫下,74岁的鹅湖村村民高虾坐在花基上观摩棋局,偶尔与友人讨论局势、闲聊,一派悠闲惬意。说起身旁的榕树,高虾说他小时候树就已经很粗壮,需要3人合抱才可抱住。“村的南边相对较热,但我们这边树木比较多,村民乐意来这边乘凉与玩乐。”高虾笑着回忆道,小时候会爬上树干玩耍,也会在树下玩捉迷藏。

一棵棵老榕树底部根枝相错落,树皮沟壑嶙峋,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安详的脸,树干苍劲挺拔,树冠枝杈冲着天,欣欣向荣。80多岁的村民简顺欢告诉记者,这边最大树龄的已经超过100年,尤其在十三队何氏宗祠右侧的老榕树更漂亮,她尤其喜欢它的树冠枝杈。

据介绍,联新社区十三队何氏宗祠右侧的老榕树已有300年树龄,承载了不少村民的回忆。“一到傍晚,那些鹩哥就会飞到这棵树上,或觅食,或回巢,上百只飞回来可壮观了。”村民何坤友说,这树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曾出现“百鸟归巢”奇特景观。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密集、百西大地村双榕古树“守卫”古村、上金瓯松塘树荫下的“读书积德”……西樵镇现登记在册古树共有268株,一棵棵古树名木是西樵不可复制的宝贵自然遗产、物种资源和文化载体,更是城镇发展的见证者。

一树一政策保护自然瑰宝

保护生命传承,留住乡愁记忆!对于这些大自然留给后人的瑰宝,西樵镇如何开展保护?

记者从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西樵管理所了解到,经过前期的调研发现,镇内部分古树出现自然衰退、植物寄生、病虫害、挂牌缺失、脱落等现象,部分古树保护不到位,亟需采取保护与管理措施。其中,西樵镇林业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对古树群进行围闭管理、给古树挂牌,以及组织人力开展病虫害除治、施肥复壮等。

“古树名木得到更规范的管理,我们村民也乐见其成!”区志权说,专业人员来养护,相信古树能获得更好的保护。

在西岸凰岗村旧址可见,古树群已经由铁栏进行围闭管理,工作人员对古树群内杂草、杂树及杂物进行清理。细心一看,每棵古树都有一张单独的“电子身份证”,用手机扫一扫保护牌上的二维码,树木的“身世”清晰可见。

西樵镇林业部门工作人员麦国杰介绍,现今镇内的每一株古树名木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挂牌率达100%。标牌内容包括树木名称、拉丁学名、科、种属、保护级别、编号、树龄、简介等信息,另新增二维码标识便于信息化管理。

落实古树“一树一策”管理,则是更有效形成长效的古树管理机制。围绕“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西樵镇林业部门会及时清除古树名木内寄生的如薇甘菊、菟丝子等,并推广低毒无公害生物农药,防治白蚁、天牛等。此外,古树名木的养护、修剪避开树木伤流盛期,尽量缩短痊愈时间;树体或枝干有倾倒或折断可能的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加固;因地制宜栽植乡土树种,提升古树周边景观效果……一系列举措科学复壮,提高古树养护水平。

古树名木是绿色文化传承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西樵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力做好西樵镇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切实加强古树监测、挂牌、养护。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通讯讯员员张张嘉嘉宜宜潘潘福福良良李李均均良良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