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春江:
每天泡在手术室的“幕后掌舵者”


■赵春江在手术中查看设备情况。通讯员供图
大家对麻醉科医生的了解有多少?9月7日,换上手术服、洗手、消毒……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主任医师赵春江如往常一样进入手术室,开始一天的工作。29年的从医生涯、参与过数以万计的手术,作为该院麻醉科的学科带头人,他向记者揭秘麻醉科医生的日常。
对全学科都要有所了解
“外科治病,麻醉保命”是医学界的一句行内话。在手术室里,麻醉科医生通常会面对着数10台机器,患者的血压、脉搏、血氧、内环境、睡眠深度等所有生命体征的数值都在他们的监控范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成为患者手术状态的幕后掌舵者。
“患者的血压突然上升的话,我们的心跳也跟着加快;患者的血压降低了,我们的心跳就更快!”每位医生每天负责5至6台手术的临床麻醉是麻醉科医生的常态,用“泡在手术室里”来形容他们一点都不为过。
在赵春江看来,麻醉科是一个平台学科、枢纽学科,是“手术室里的全科医生”,也是“手术室里的工程师”。“各种手术都需要麻醉科的参与,所以麻醉科医生的基础医学知识必须要广博,对全学科都要有所了解,与各科室联合,还要着眼医学发展前沿,留意最新的技术、设备等。”
不仅如此,随着人们对舒适化医疗的需求提升,麻醉科普遍参与无痛胃镜、肠镜、无痛介入、无痛分娩等诊断和治疗的过程。其中,无痛分娩让越来越多女性在生产过程中大幅降低痛感。
赵春江介绍,该院使用脉冲式自控无痛分娩术,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产妇自己控制麻醉药量,适应不同孕妇对控制痛感的个性化要求。“通常情况下,实施无痛分娩术后,产妇感受到的分娩的疼痛程度仅为1~2分,相当于轻轻拍打手背的程度,基本上可以忽略,让产妇快快乐乐做妈妈!”
把科室打造成院内特色专科
自2016年以麻醉学科带头人、拔尖人才的身份加入南海四院以来,赵春江带领该院麻醉科一路前行,把该院的麻醉科打造成院内的特色专科及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科。他坚持麻醉科要以精准化、个体化、可视化、床旁化、正规化、规模化为发展方向,并带领全科室用3年时间完成了3项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和1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还有1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开展了肺保护通气策略、低中心静脉压+肝细胞保护技术、智能TCI靶控输注技术、自体血回收与回输技术、临床超声辅助技术等。
“我经常鼓励科里的医生将自己的学术半径延伸至院外,到大型医院交流学习,灵活举办各种‘学术沙龙’,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每月举行两次病例讨论,总结成功及不足之处,结合最新专家共识和指南进行讨论,增强临床思维和技能。”赵春江认为,未来,麻醉科应该拓展业务范围,在患者诊疗前期参与,并关心患者的预后,积极开展ERAS(快速康复外科),真正成为围术期医学科,不仅局限于临床麻醉,还要助力舒适化医疗(无痛医院)、日间手术中心、麻醉恢复室及麻醉后重症恢复室等建设,与医院共同成长。
文/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通讯员黄春梅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