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公办租房有补贴这位新市民直言好幸福
西樵加强对新市民的服务保障,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

■西樵镇新市民办领导了解苏益萍(左一)的生活。通讯员供图
在西樵文兴彩印厂做财务工作的苏益萍,是一名在西樵居住了18年的新市民。在西樵待了这么久,苏益萍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对外地人的包容度在不断提高,特别最近三四年,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加强了对新市民的保障,她觉得自己跟本地市民没有任何区别,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本地外地“无分你我一家亲”。
本地外地“无分你我一家亲”
“本以为只是来参加一场酒席,没想到自己竟在这里扎了根。”2003年,苏益萍从学校毕业后,从广西老家来到西樵参加酒席,在重重考虑下,最终决定留在西樵工作。刚开始工作的苏益萍在西樵有很多不能适应的地方,比如,她是壮族人,不会说粤语,导致她与当地人交流较为困难。除此之外,饮食、气候等方面也需要不断去适应。
“其实很多时候都想放弃了,但是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苏益萍回忆刚开始工作的经历,自己为了能够更快融入,花了20天时间去学习粤语,虽然短期的学习并不能掌握很多词汇,但最基础的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了。解决交流问题后,苏益萍逐渐融入了这边的生活。
“我们的老板娘对我是很信任的,她待我像家人一样,房东也对我们一家很好,平时过节有什么吃的她都第一时间给我儿子送过来。”苏益萍认为身边的人对她都像亲人一样,让她即使身处外地也不感觉孤单,坚定了她留下来的决心。
在刚来西樵的几年,苏益萍换了好几份工作,直到来到文兴彩印厂后,她的工作才开始稳定,她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认可。“老板对我很放心,厂里的财务工作无论金额大小,都放心让我去做。”
苏益萍现在租住在一栋四层平房内,一二层是房东居住,三层和四层则分别租给了自己跟另外一名租客。谈及自己现在的生活,苏益萍认为跟在广西老家住没什么区别,“我们跟房东一家和另一名租客相互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孩子之间相处得也很好,谁家做饭缺了什么我们都会跑到对方家里拿的。”
新市民直言好幸福
积分入学、租房补贴、共有产权住房申购……提到南海给新市民提供的政策保障,苏益萍十分激动。苏益萍的儿子今年小升初,得益于积分入学的政策,她的儿子今年成功就读西樵一所公办中学。不仅如此,苏益萍在今年6月还成功申请了新市民的住房补贴,在8月她就收到了第一份租房补贴。“小孩能在本地读上公办学校,今年还通过了租房补贴申请,每个月能补650元,就相当于房租不要钱,只要交水电费就行了。我们肯定安心留在这里呀。”
“现在很多政策不仅佛山市户籍居民可以享受,我们这些新市民也同样能够享受到。我现在经常关注这些政策,很高兴自己能够在这座充满保障的城市生活。”苏益萍还提到,十多年前,外地市民办理居住证要收取费用的,而现在办理居住证则是免费的。
得益于西樵也要回馈西樵
“西樵给予了我这么大的帮助,我也要为西樵的建设尽一份力。”今年6月,苏益萍及工友了解到樵江社区正在招聘核酸检测工作的相关志愿者,苏益萍和工友马上报了名,在核酸检测现场,她主要负责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帮助。当时有一名老人刚动完手术,行动不便,苏益萍全程帮老人推着轮椅,并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工作。
为了能更好地融入西樵,即使工作繁忙,她还是经常参与西樵镇融入办开展的融和天使出租屋楼长志愿服务。负责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联络、邻里纠纷调解、环境卫生督查等,为租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这么做不仅能够搭建社区、房东、租客之间沟通渠道,还能解决出租屋治理问题,我也会将自己租住的房屋努力建设成为示范出租屋。”对苏益萍来说,在西樵获得,又回馈西樵,用自己的行动真正融入这座城市。
文/珠江时报见习记者练梦婕通讯员余泳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