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7月22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爱国社区获 150万元奖励
    • 大型舞剧话剧将登陆樵山文化中心
    • 400多名适龄青年接受兵检初筛
    • 落实 15项重点工程为城市添气质
    • 为特殊儿童点亮星空
    • 野泳危险切莫侥幸
    • 篮球花会幼儿萌翻天

    第02版:关注

    • “天使妈妈”陈燕梅:为特殊儿童点亮星空

    第03版:聚焦

    • 河湖水下危机四伏 游泳请到正规场所

    第04版:多彩社区

    • 西岸片区怎么建清华博士来支招
    • 500多幼儿玩转花式篮球
    • 食品企业一年累计被罚五次吊销许可证五年内不得申请
    • 萌娃写书法送给老党员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1:要闻

第二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结果公布,西樵排镇级第五

爱国社区获 150万元奖励

2021年07月22日

■爱国社区获奖励。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张嘉宜)7月16日,佛山通报2021年第二季度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检查结果,西樵镇在镇级得分中位列第五,爱国社区在行政村明检得分中更获得全市第二的佳绩。爱国社区获得佛山市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奖励资金100万元以及镇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奖励资金50万元。

目前,西樵镇正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由点及面、积极推进,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居民环境卫生观念不断进步,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其中,西樵镇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重点,重点处理荒芜院落、荒片坑塘、乱搭建构筑物、违章广告等,推进村居实现全面干净整洁。

一方面,西樵镇以检查促提升,借各级部门检查人居环境的契机,以现场走访和座谈等形式召开工作大会,明确人居环境整治要求,要求各村居根据环境考评标准,自查自评,积极开展村内卫生保洁;另一方面,西樵组建了应急处置队伍,集中市政办、综合执法办、城建和水利办等相关部门力量,重点整治季度检查明暗检村人居环境;制定了《2021年度西樵镇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月度实绩考核工作方案》,并对全市考核获得前10名的村居奖励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人居环境整治治理……全镇正掀起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

此外,西樵镇还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环境进一步改善,如加快田间看护房整治建设。目前,全镇田间看护房共有4162间,已通过新建、清拆、遮挡等方式完成整治工作。

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专项建设项目实施方面,西樵通过建立项目台账,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实地到村居审查项目资料,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截至2021年5月底,西樵镇共有乡村振兴专项建设明细项目225个,已全部启动。

接下来,西樵镇乡村振兴办将继续联合各部门、各村(社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整治成果,以高压态势全面推进整治工作,奋力创建西樵镇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

典型

/爱国社区/

有颜值更有气质

“村容村貌更好了,每天都能散步锻炼两小时,非常开心。”70多岁的爱国社区沙涌村人麦叔说,村里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村民随时随地能享受村容村貌优化的成果。

2018年以前,沙涌村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一堆堆木材、竹竿堆放在屋外的空地、斜街窄巷的转角处,甚至是村旁的河涌边。爱国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劝导村民清理垃圾,但收效甚微。

2018年9月,爱国社区成立卫生检查组,在实地了解社区卫生情况后,全面开展了以“清理辖区垃圾,你我共享健康”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动。然而,这个运动在早期遇到了“拦路虎”:在沙涌西街有一户住宅,门前的杉木、竹筐、塑料桶、油布等杂物堆成了3座“小山包”。

对此,爱国社区的干部们召集党员及村民代表,就清理卫生黑点广泛听取意见。“要把卫生黑点去掉,就必须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每当遇到村民不理解或不配合,爱国社区工作人员总会耐心解释,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后来,村民不仅主动清理堆放的垃圾杂物,还主动向我们反映村中隐藏的卫生黑点。”

“以前,进村主干道两旁堆满了垃圾杂物,仅容一车通行;如今车辆双向通行毫无压力。”每天下午,麦叔都会沿着进村主干道散步锻炼。

在爱国社区沙涌村村口,新建的村口公园也让村民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据介绍,公园所在地原来种植了香蕉树,还堆放了不少建筑垃圾。2019年11月,爱国社区党委决心将这里改造为公园。如今,公园内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等创文公益广告,让村民在休闲散步之余,潜移默化接受文明氛围的熏陶。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