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松懈,逛古村、户外运动、包粽子、献血……
居家过端午 玩出新花样

■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不少市民前来献血。
6月14日是五月初五端午节,与往年不一样,今年因疫情防控的原因,不少街坊都选择在家过节。另外,6月14日也是世界献血日,不少爱心人士积极献血,以别样的形式度过这个传统节日。
无偿献血﹃粽有你﹄
端午节超186人参与献血
“一起苗苗,一起献血!”6月14日正值端午节,也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呼吁更多人特别是青年人参加无偿献血,为提升全球健康水平作出贡献。
上午9时许,雨后的天气有点燥热,位于西樵登山大道的献血屋也十分火热。不少市民在金典广场爱心献血屋旁自觉排起长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登记、量血压、化验、抽血,有条不紊地完成无偿献血。
300毫升、400毫升……在献血队伍中,既有第一次献血的新面孔,也有每年坚持献血的老面孔,大家都希望自己献出的血能救治他人,用爱传递正能量。“第一次献血有点紧张,但以后还会继续参与无偿献血。”社区工作人员梁雨菲说。严先生夫妇已经是第5次参加献血活动了,他们认为,参与无偿献血可以挽救他人生命,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而这一次是区国锦第七次献血。区国锦小时候常常从电视上看到有患病的人需要输血,长大后没能成为医生帮忙治病,但是可以通过献血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这次我是第七次献血,献血日也是端午节,感觉今天献血特别有意义,会继续坚持做好这件事!”区国锦坚定地说。
此次献血活动由西樵镇卫健办联合南海血站在献血屋开展的无偿献血活动。据统计,全天共有186人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达到65300毫升。
居家过节也精彩
宅家过节乐享天伦之乐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拥有近800年历史的西樵松塘村也飘来了粽叶的香味,不少村民会在节前或过节时包粽子。有包糯米、绿豆、五花肉馅的传统粽子,有在传统粽子基础上添上虾米、瑶柱作馅,也有尝试用西米、红豆作馅的新式粽子等。
松塘村的村民曾凤贤一家早在节前便着手包了几款粽子,期待着端午节的到来。
“今年响应号召,决定居家过节!”娘家在广州花都区的曾凤贤每逢节假日就会带着两个孩子去广州过节,偶尔也会到户外玩乐。但今年因疫情防控的需求,曾凤贤一家决定响应号召,留在西樵过节。
“虽然感觉有点可惜,但端午节居家节目也很丰富,希望能度过一个开心的亲子时光。”曾凤贤对居家过节有着自己的计划。她笑着说,计划第一天在家休息,第二天打算带着孩子到村内的篮球场打篮球、踩自行车等,第三天则陪伴孩子享受阅读时光与制作手工作品等,同时与孩子一起着手准备端午节的大餐。
“无鸡不成宴,端午节准备了一顿大餐,与家人一起开心聚聚。”曾凤贤说,早早包好的粽子是她们保留着的过节仪式感,而海鲜与鸡则是过节聚餐的主题。“今年特意尝试用西米包粽子,口感很新鲜,孩子们都喜欢吃。”曾凤贤还跟孩子一起动手制作小蛋糕等甜品,享受亲子时光之余,加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松塘村是远近驰名的古村,希望孩子能趁着这个假期深入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底蕴。”曾凤贤笑着说,孩子十分喜欢历史文化故事,平时也会带着他们环绕月池走一圈或者逛村史馆等,加深对松塘村历史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一起包粽、搞卫生
90后的张文豪是一名新市民,今年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选择留在西樵居家过节,“端午节不管在哪,就是团团圆圆,当然也要跟家人、小朋友在一起包粽子。”
在6月14日这天,张文豪一家早早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他们首先把糯米、猪肉、红枣等清洗干净,再把猪肉切成小块,把粽叶洗干净。
随后,包粽子活动正式开始。张文豪一家将洗好的食材混在一起,再用粽叶把这些食材包在其中,由家人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其他的食材,其种类有肉粽与甜粽,在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蒸煮之后便可以食用。
除了包粽子外,张文豪还对自家来了一次“大扫除”。“过节少不了大扫除,这次居家过节,当然不能少了这个环节。”在张文豪看来,将家里的卫生清洁搞好,既可以预防细菌孳生,又可以充实端午节假期。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陈肖玲实习生王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