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迎难上 西樵企业生产忙
企业积极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维持生产秩序平稳,展望未来信心十足

■啟盛最新投用的护垫生产线生产速度可达每小时2000片。

■名杰纺织的车间工人在操作生产设备。
“嗞……咔嚓……”6月15日,记者走进佛山市优坐家具有限公司(下称“优坐”),在其注塑车间内,看到一个个全新的办公座椅背筐、椅脚在全自动机械手臂下诞生。在生产秩序有条不紊的背后,像优坐这样的西樵企业,也正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波动幅度大甚至“一柜难求”等挑战。与此同时,企业也迎来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海外订单回流等机遇。如何在疫情之下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西樵企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挑战/
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一柜难求”
“今年以来,钢材、塑料等生产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不少生产成本。”优坐合伙人之一、优坐注塑事业部总经理彭松说。与此同时,受国际海运价格波动影响,占该公司销量20%的出口产品的物流成本比去年增加了4至5倍。
而佛山市黄氏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黄氏集团”)更在不久前遭遇过“一柜难求”的情况。作为一家从棉纱、面料到成品服装全链条健全的大型纺织集团,多年来积累了大批海外客户,出口贸易在其终端销售的版图中举足轻重。尽管受疫情影响,该公司的出口贸易比例有所下降,但仍占终端销售量的七成。
黄氏集团旗下的佛山市名杰纺织有限公司进出口部经理李柱乾介绍,在海外市场的终端销售方面,该公司现在每周保持着6至8个集装箱的出货量,从广州南沙港发往世界各地。同时,该公司还会通过海运从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进口棉纱。为此,他们深感国际海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所带来的压力。
位于西樵镇纺织产业基地的佛山市啟盛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啟盛”)也有同样的压力。啟盛人力资源部副总监詹耿琛感慨道,今年的原材料和海运价格“一路高歌”,上涨幅度很大。另一方面,疫情还对企业招聘、人才引进方面造成一定困扰。
/机遇/
国内市场强劲海外订单回流
受疫情影响,国际大宗货品交易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使不少此前以出口贸易为主的企业纷纷将发力点转回国内市场。黄氏集团也不例外。
疫情之前,黄氏集团的终端销售市场的海外客户比例占全公司九成;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后,该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主动调整策略,提高国内终端销售比重,投入到强劲的内需市场中。
黄氏集团旗下的广东靛蓝纹学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仅成立不到2年就在国内初展拳脚。按计划,该公司将于今年7月发布新品,并于年内在西樵开设一家兼旅游观光功能的品牌旗舰店。
在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李柱乾发现,由于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趋向稳定,得到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信任,促使部分海外订单回流,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一直以国内市场为主阵地的优坐持续稳定内销。彭松透露,该公司在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并没有被疫情所左右,国内市场的销售额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
/应对/
紧抓疫情防控战略仓储发挥作用
啟盛工会主席黄博认为,近一个月以来,企业的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在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该公司亦做好充足的后勤准备,通过转发通知到“宿舍群”“车间群”等方式,引导员工在假期尽量不要离开西樵,避免外出聚餐和人员集聚。
面对原料和国际海运价格上涨的挑战,黄氏集团自建的棉纱仓储系统在这次疫情下发挥了巨大作用。集团旗下的佛山市黄氏亿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运营,现在每月保持棉纱仓储在1.2万吨左右;平均每日进出仓500吨,峰值可达700吨。这些棉纱供给黄氏集团自身生产需求以外,还为张槎的针织市场和西樵的梭织市场共26家企业服务。
佛山市黄氏亿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物流经理郭浩成介绍,他们承接了这些纺织企业的棉纱代收、代发货、仓储的业务。在进口棉纱价格上涨的背景下,该公司提前布局仓储,确保棉纱供应量稳定。
/展望/
市场信心充足加快智能生产脚步
截至目前,优坐上千名员工接种新冠疫苗的覆盖率已达到90%。在彭松看来,按照政府部门的指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能够有效降低员工感染的风险,更成为企业维持生产秩序、壮大自身发展的底气。
去年,优坐销量突破10亿元,2021年的销量目标是比去年增长30%。对此,彭松对市场信心十足,并表示该公司将在下半年对这一目标展开全面冲刺。同时,该公司还将进一步在自动化和信息化方面进行探索,加快智能化生产脚步,并在泛家居市场进行新的尝试。
优坐的新厂房和员工宿舍也于今年3月开始动工,与现在的公司所在地仅一路之隔,建筑总面积将超5万平方米。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并没有受疫情影响,预计在2021年底完工,2022年初交付使用。
在啟盛的生产车间,刚在5月投用的最新的护垫生产线保持着每分钟2000片的生产速度。詹耿琛透露,该公司在今年预计投入超5千万元,用于促进智能化生产线的引进和改造。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利用6月至8月淡季期间进行员工培训,同时对产品线进行开拓和研发,升级自主品牌的产品线。
与2020年同期相比,黄氏集团今年前两个季度的产销额有所回升,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8成。李柱乾有所感触:“我们很庆幸在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使我们能够承接国外的部分产能,还能发展内需市场,使企业能抓住疫情下的机遇,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对于今年下半年的销售情况,他也充满信心。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
通讯员麦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