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送书到家 打卡主题线路
西樵针对不同群体开展针对性、接地气的党史学习教育

■朝山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参观“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通讯员供图

送书到家、送学上门;参观龙头企业;重温峥嵘岁月……从3月开始,西樵镇各村(社区)使出“浑身解数”,利用社区优势和社会、企业资源,制定出详细的学习计划,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接地气的、具有西樵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
送书到家党员学习教育全覆盖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西樵镇樵园社区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中,还根据社区的实际情况,创新学习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资源,拓宽党员教育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确保人人学、不掉队,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热”起来。
“大爷您看,我们给您带了什么?”近日,西樵镇樵园社区驻点团队和该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社工一起,两手拎着满满的书,深入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家中,开展“送学上门”党史学习活动,全面覆盖党史学习教育。
这一贴心举动不仅确保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们思想上不掉队、学习上不漏学,还打开了人性化的学习模式,突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的“情”,更能激发基层党员的学习热情,给其他村(社区)予以参考。
上门“送学”的人员将《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学习书籍依次递上,使高龄或行动不便的党员“不出家门即可学”。
西樵镇樵园社区党委书记潘樵坤与这些党员一起阅读了部分书籍,共同回顾了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变化,展望未来的发展。她介绍,将课堂搬到了党员家中,密切了党组织和老党员之间的关系,高效快捷地传播党中央的声音。
在送学过程中,他们也认真聆听老党员对党史学习教育的看法和建议,鼓励老党员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继续为社区建设献言献策。
打卡主题线路串连本土红色资源
早在4月2日,西樵镇便公布了六大主题“环西樵山党史学习教育红色线路”,其中一个主题为“一线走访看传统产业重镇的成长与变身”。这一主题的线路中,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都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
5月23日,西樵镇民乐社区组织社区的党员和红色亲子共读家庭共80人,到这两家企业参观。参加活动的党员和亲子家庭成员个个都热情满满,近距离接触企业一线,亲身感受西樵的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成果。
无独有偶,西樵镇朝山社区也同日举行“党引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朝山社区志愿者培训班,利用邻近的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
“坑边村有什么方法可以从革命老区村一跃成为高明乡村振兴示范村呢?”
“主要是村中有好的领头人,‘三清三拆三整治’彻底,拆后能清理干净,没有“等靠要”思想,率先自筹资金展开行动,统筹全村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朝山社区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来到高明区荷城街道坑边村,目睹其“三清三拆三整治”效果,不少党员都为之感叹,称赞不已。在听到坑边村村长谭国辉的解释后,朝山社区的党员干部从中反思社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并学习坑边村的有效方法,真正做到学有所成。
当天,他们还到达“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逐步了解“三谭”各个时期的光辉事迹,并从中感受到他们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革命精神。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纪念馆,那一张张充满战斗故事的图片,一件件满带历史沧桑的文物,一篇篇文献,一段段翔实的解说,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他们从中了解了粤中纵队的历史、革命英烈事迹及建馆意义等内容。
西樵镇朝山社区党委书记郭权正表示:“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感触颇深。往后,继续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优良传统,以更加饱满的昂扬斗志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拼搏,开拓进取,克难攻坚,无私奉献,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文/珠江时报记者钟泽诗通讯员梁翠芬郭钰瀛周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