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将围绕南海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区的目标持续发力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西樵镇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陈肖玲通讯员/关蕴琪)12月22日,南海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召开,提出了今后五年南海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定位是: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广佛同城先行区、人文生态宜居区。其中围绕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区的目标,西樵将继续强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在当日下午的小组讨论会上,西樵镇委书记关海权表示,将根据全会审议的《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关于制定南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加快布局西樵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围绕南海区发展定位,对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文旅体融合提升、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建设等进行部署。
“作为佛山市首个森林小镇,抓好生态建设,西樵责无旁贷。”关海权表示,西樵在生态建设方面具有良好的条件,将围绕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区的目标,在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继续强化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关海权提到,接下来西樵将全面提速碧道建设,打造从西樵山南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到听音湖的15公里水上生态观光旅游线路,推进北江岸线美化二期工程,打造13公里滨江生态廊道,突出岭南水乡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继续统筹推进国家生态公园建设,打造以展示桑基鱼塘为特色的田园风光公园与岭南水乡渔耕文化传承的重要示范区,同时推进西樵镇公园化战略,全力构建生态空间可持续发展机制。
其中重点提到,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以环西樵山示范区建设为重要抓手,选取环西樵山片区的10个村居于近期启动建设,实现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全力开创西樵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手抓生态,一手抓经济。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西樵镇目前正全面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重点规划连片五大片区,设定鲜明的产业方向,打造一批主题产业社区。其中备受瞩目的五八科创小镇、伟安科创园、中南高科湾区智造新城等高端产业平台载体正加快施工,腾龙湾区数据中心即将动工,重点推进一批高效能、高科技、成长性强的企业落户西樵。“把握大数据与工业互联网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数字化产业经济,同时大力引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创新发展。”关海权表示。
另外,文旅产业作为西樵优势产业,接下来将以西樵山为核心,以大交通配套建设为支撑,深化“文化+旅游+体育+会展+演艺+乡村振兴+生态公园”融合发展模式。关海权提出,飞鸿馆、樵山文化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同时有为馆已启动建设,佛山千古情项目主要建筑已封顶,接下来,西樵将坚定信心发展新会展文旅经济,全力推动西岸文旅合作开发项目、听音湖特色餐饮集聚街区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辐射带动西樵山周边旅游产业集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