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四医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
街坊如遇突发胸痛、胸闷情况,请拨打120开启绿色通道进行救治

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采用小品形式为市民生动展现了“什么是心梗”,“胸痛中心如何快速救命”等问题。

心内科徐二喜护长现场教授指挥心肺复苏的急救技能。
近日,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并新添了新设备,让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享受高水平的心梗治疗。市民如遇突发胸痛、胸闷情况,请尽快拨打120送往医院救治。
一旦发生急性心梗,便是“时间”与“生命”的较量。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心梗,避免“生死较量”的发生呢?《樵山社区》邀请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韩亚岩为大家支招。
》聚焦
创建胸痛中心造福急性胸痛患者
12月12日,中国胸痛中心发布2019年第四批次中国胸痛中心及基层胸痛中心通过认证单位公告。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标志着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急性胸痛患者的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家级标准和水平,造福更多急性胸痛患者。
2018年1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启动以医院急诊介入治疗(PPCI)为首选策略的创建工作,经过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影像科(介入室)等多学科一年多的努力,不断完善和修订工作流程,胸痛救治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区域内胸痛救治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今年3月,胸痛中心通过广东省胸痛中心验收,12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
在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时,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成立了胸痛中心领导小组与胸痛中心委员会,由副院长陈生挂帅胸痛中心主任,全员参与定期开展系统培训学习急性胸痛救治知识,不断优化与改进急性胸痛救治流程,落实“三会”制度,加强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分析,此外还开设专线急救电话、远程心电传输、快速检验系统、一键式启动手术团队、先救治再交费的绿色通道等工作,为急性胸痛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及时、有效的综合救治。
“对于胸痛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和省荣军医院、沙头医院、九江医院、丹灶医院、西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南海西部医疗中心建立了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韩亚岩表示,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分别设置了5个微信群,方便每个医院及社区服务卫生站及时上传和沟通胸痛患者情况,制定相关紧急处理预案。从2019年5月至11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共接诊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3例,收治28例,接受早期再灌注率治疗29例(含转运),STEMI早期再灌注率达87.8%。
》案例追踪
多方协同救治 20分钟成功挽回生命
“患者就诊时出现胸闷、胸痛、眼花、恶心等症状,已为她做心电图,请帮忙分析。”今年6月21日,省荣军医院工作人员将患者李婆婆的心电图发送到“南四医胸痛中心——荣军医院”微信群里。韩亚岩立即查看心电图情况,初步判断李婆婆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考虑病情危重,建议转诊并立即启动院内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集合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团队,7分钟全部到达导管室等候病人的到来。
时间就是生命!当天18时13分,省荣军医院马上派救护车将李婆婆转诊到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医护人员10分钟后到达医院。18时24分,接诊医生再次为李婆婆进行心电图检测,血压164/100mmHg,心率88次/分,建议马上进行急诊PCI手术,家属同意手术。胸痛中心马上启动介入室,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双绕转诊”流程。18时25分直达介入室。韩亚岩带领医疗团队仅用了20分钟就开通了堵塞的冠状动脉,成功将李婆婆从鬼门关中抢救回来。随后李婆婆脱离危险期,转入普通病房进行恢复治疗。“西樵的医疗效率真是快,真的很感激大家。”李婆婆说。
“这是南海四医创建胸痛中心以来的D2B最快纪录,远远短于国家胸痛中心要求的90分钟,这一切得益于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体系,多方联动接力。”韩亚岩表示,自胸痛中心成立以后,彼此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建立微信群进行日常交流与分析案件,定期组织培训相关医疗知识,提升协同医院和社区医护人员医疗专业水平,增强救助能力,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支招街坊
如遇心梗 需及时拨打120
据了解,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第一位,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危害最大。如遇到家人突发胸痛、胸闷情况,请市民及时想到可能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立即拨打120送往医院救治。
值得一提的是,既要把握“黄金120分钟”,又要力保安全到达医院。据了解,很多病人自行就诊途中发生心脏骤停错失救治机会。如今南海四医胸痛中心对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等危及生命的胸痛患者的急救更加迅速、高效,还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可大大提高危急胸痛病人的救治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韩亚岩表示,除了突发情况要拨打120之外,到达医院需配合治疗,减少延误时间。在日常生活中学会预防急性心梗也很重要。在生活方式上,健康膳食是最基本的预防措施,平时应注重食物多样和能量平衡,限制钠盐摄入,保证每天摄入适量的蔬菜和水果。此外,需控制体重、做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患有“三高”的街坊要做好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和管理。
》治疗新武器
费用低疗效高的缺血性疾病治疗新技术
“头清醒了,颈部转动正常可左右转90度了,腰部疼痛无力得到了极大改善,双脚走斜坡路也不痛了……”曾因脑中风后遗症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李老师(化名),在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经过两个疗程的体外反博泵治疗后,感觉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走路比以前更利索。
今年10月,南海第四人民医院引入新设备——新型体外反搏装置。其通过电脑跟踪心电波并以人体的心电R波为触发信号,与心脏同步,在心脏舒张期对小腿、大腿及臀部分段包裹特制的气囊套进行序贯加压,使血液向主动脉反流,增加心、脑、肾等各脏器的血流灌注,从而改善各脏器及肢体血攻,畅通血流。
“体外反搏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慢性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手段,可用于预防、治疗、康复的全过程。其能提高舒张压和心肌的供血供氧,使体内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压和灌注量增加,降低收缩压而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粘度,使血流速度加快,促进重要脏器的侧支和吻合口开放,改善微循环。此外,还能改善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能功能,阻抑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和发展。”韩亚岩介绍,美国、欧洲与中国多个研究中心证实其疗效,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并建有体外反搏治疗中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将这种治疗方法纳入“冠心病、心绞痛防治指南”。
预约咨询
目前佛山市内只有两家医院有新型体外反搏装置,南海四院是其中一家。拨打0757-88381102或联系心内科护长徐二喜13360378792可预约咨询
撰文/摄影 何泳谊 供稿 黄春梅 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