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南海大学生新媒体训练营开营
学习新媒体技能 贡献青春力量

■开营仪式现场。
新媒体发展的四大风口有哪些?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好地拥抱移动互联网?11月21日,第二届南海大学生新媒体训练营在狮山镇大学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营,并开讲第一课,让本地大学生直观和深入地了解、认识新媒体行业的迭代和变化,为南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现场,来自南海大学城多个高校的大学生参加了开营仪式。珠江时报社镇街中心副主任兼狮山全媒体新闻部主任吕啸天向学生代表赠送系列有关佛山发展的个人著作,希望帮助本地大学生更深入了解佛山发展。
简短的开营仪式后,珠江时报党总支委员、珠江时报社创意传播中心主任赵会端带来第一课《新风口与网络传播趋势》,从一个资深新媒体人的角度,向大学生剖析5G时代背景下明星网红直播带货、智慧城市操作系统、短视频生产与分发、一切产品即宣传等新媒体四大风口,以及圈层重度垂直固化、产业互联网高歌猛进、传播新业态眼花缭乱等网络传播三个网络传播趋势,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拥抱移动互联网,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发展趋势。
“在我看来,目前内容生产仍然是媒体传播的重要一环。以澎湃新闻为例,其一年的版权收入达1000多万,占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赵会端表示,优质的内容要用合适的形式进行挖掘、分析、传播,通过更加直观、立体、纵深的表达形式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
“训练营第一课就让我受益匪浅,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学生张俊杭说。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学生王育武听课后则表示,他认同赵老师所说的,目前新媒体行业不缺平台,缺少的是优质的内容。因此,作为学生的他们可以更加注重内容的产出,而非一味依赖平台红利。
“我们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今年是第三年招生,该专业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想。”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院长朱鮀华表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该学院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所需和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在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后,积极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新媒体训练营的活动,更加直观和深入地了解新媒体行业的迭代和变化,提升新媒体综合运营技能,洞悉网络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趋势,开拓社会视野,为南海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由珠江时报社、共青团南海区狮山镇委员会、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城市文化学院及狮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主办,南海大学城各高校团委、学生会协办,通过邀请新媒体领域的专业老师开展多样理论课程以及实践活动,激发提升南海大学生的新媒体技能,促进大学生了解南海的人文环境和拓展社会视野。
/反响/
第一组学生黄阳睿:
赵老师对于新风口和网络传播趋势的讲解,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让我受益匪浅。对新媒体相关专业,或者有意愿从事新闻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本次的新媒体训练营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实践机会。我们要深入了解并把握好四大风口、三大趋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方向,关注优质精品内容的策划与生产,锻炼敏锐的“嗅觉”以及发掘新闻价值事件的能力。
第五组学生袁泳恩:
听完老师的讲课,发现自己此前对新媒体的认识很狭隘。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但我们需要经过学习和训练,从内容、渠道、功能、形式等多方面出发,打造出不同于别人的,拥有自我风格的“新媒体”。
第七组学生王育武:
老师的讲解加深了我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在我看来,新媒体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媒体都是一个向前发展的状态,在这种趋势下,每种媒体都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大学生应该勇于尝试,付诸实践。正如老师所讲,目前新媒体行业不缺平台,缺少的是优质的内容,因此作为学生的我们更应注重内容的产出,而非一味依赖平台红利。
第八组学生张俊杭:
今天是第一次参加珠江时报举办的新媒体训练营,让我们更加贴近实际地了解了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与媒体的发展趋势。这次训练营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我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感觉获益颇丰。
文/图珠江时报全媒体记者彭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