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官窑举办百年特色民俗活动,激发乡村建设新活力
“千手”抢花炮 齐啖生菜包

■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挤、抢、护、送、传等招式抢夺花炮。
锣鼓隆咚响连天,花炮高升“意头”来……3月9日,狮山镇官窑社会管理处在南海国防训练基地举办百年特色民俗活动——抢花炮。这场堪称“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大赛,吸引了30支村(社区)队伍同台竞技,逾万名线上观众直呼过瘾,同时还举办了官窑生菜会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千手”争夺花炮南浦村拔得头筹
当日上午9时,随着一声震耳的炮声,藏着花炮的炮圈冲天而起,现场随即欢呼雷动,25名带着头盔的青年选手一哄而上,争夺花炮。
经过六轮小组赛,石澎、永安、永和、南浦、万石、大榄六支队伍进入决赛。决赛先后发出六炮,只见各队队员用传递、掩护等方法,力图锁定花炮跌落区域;另一边队员则用拦截、阻挡、假动作等方式,分散对方注意力,护送持花炮队员进入安全区域。持花炮运动员越过红线,把花炮顺利投入篮中即为冲刺成功。
“千手”争夺,勇者当先。最终,六支进入决赛的队伍,每队都顺利获得花炮一枚。裁判依次解开绕着铜圈的红线——石澎村抢得“贵”炮,寓意富贵吉祥;永安社区抢得“丁”炮,寓意人丁兴旺;永和村抢得“寿”炮,寓意添福增寿;万石村抢得“禄”炮,寓意高官厚禄,收入节节攀升;大榄社区抢得“财”炮,寓意财源广进;南浦村成为最大赢家,抢得“闰三炮”,寓意人丁兴旺、财源广进。
分散举办生菜宴为城市添上文化味
抢花炮结束后,不少市民陆续到达酒楼食肆享受“非遗”生菜宴,畅叙乡情友谊。生菜宴作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省级“非遗”美食和“南海区十大名宴”之一,以往筵开五百席,千人同享生菜包。与往年不同,今年狮山镇官窑社会管理处把生菜会“搬上”网络,前期通过开展抽奖活动,获奖市民可凭奖券到线下提供生菜宴的食肆品尝佳肴;同时,村居在遵守疫情防控的要求下,进行有序分散就餐。
生菜包是官窑生菜会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菜肴,吃法独特——先将洗净的生菜叶铺在手心里,再将酸菜炒蚬肉、茨菇焖五花肉等食材舀入生菜叶中包好,口感脆嫩爽口,老少咸宜。
以美食为媒,激发乡村建设活力。在红星社区,狮山镇委书记林健,狮山镇官窑社会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雷杰文与该社区的老红军、老党员齐聚一堂,参观了红星党建展览馆,为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出谋划策。
探索创新形式力争成国家“非遗”
“近年来,狮山官窑生菜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正积极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是狮山人多年以来的愿望。”狮山镇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杨超介绍,“官窑生菜会”在2009年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从去年开始,官窑社会管理处着手对“生菜会”进行立体化改造,从丰富生菜会宣传形式下手,推出生菜主题表情包、制作主题场景海报以及拍摄创意视频,通过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官窑生菜会的美好寓意,提高官窑生菜会的知名度。
“狮山镇作为产业大镇,官窑生菜将继续结合实际需要,探索更丰富的创新形式。”杨超表示,配合“南粤古驿·十里官窑”项目的有序推进,抢花炮大赛等特色民俗活动正在不断完善,未来将计划组建企业队伍,发动狮山产业工人积极参与本土民俗活动,逐步提高官窑生菜会的文化影响力。
文/珠江时报记者梁凤兴通讯员彭结青陈嘉晋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