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峰小学教导主任符丽容:
学生和青年教师的知心姐姐

■符丽容(中)辅导学生学习。
楷模档案
获奖项目:上善楷模·善爱获奖人物:旗峰小学教导主任符丽容主要荣誉:南海区优秀班主任、南海区优秀教师、南商教育基金“教学能手”、南海区学生竞赛优秀辅导人员,里水镇模范党员标兵、里水教育“巾帼带头人”、里水镇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里水镇课改先进个人。
“有时深夜才看到容姐开着摩托车回来,她不仅为教学尽心尽力,还是我们的指路人、知心姐姐。”旗峰小学刘老师说。
在旗峰小学,符丽容深耕教坛二十载,育人春风细雨般,秉持着“因材施教,大爱育人”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与家长爱戴。鞠躬尽瘁,帮助学生、教师成长,让善、爱、乐与教育并存,是符丽容追求的教学目标。
将学子视作儿女尽心尽力护其成长
从稚嫩到意气风发,再成长为成熟干练的教育骨干,回想从教道路上的种种,符丽容感触颇深。她将学校比作孕育希望的山谷土地,把学生喻为代表希望的蒲公英和溪流,唯独将自己比作成简单的“春风”二字。“不论是学生还是年轻教师,我将他们都视为儿女,希望能像绵绵春风护佑他们成长。”符丽容说。
符丽容此般慈爱,帮助了不少“问题学生”迷途知返。让符丽容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叫小恒(化名)的六年级毕业班男学生。课堂上,小恒经常调皮捣蛋,成绩也处于班级后列,成了令任课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时任教班级英语的符丽容,却对他尤其上心。
为了帮助小恒认真对待学习,符丽容专门把他的座位调到了课室前排,课堂上还因材施教,结合他的性格,积极与其展开良性互动,培养其英语学习兴趣,发掘其身上的学习潜力。另外,符丽容还在课后主动找到小恒奶奶了解情况,得知小恒叛逆、厌学的态度,是突发的家庭变故所致,这更让她下定决心要帮助小恒重拾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其间,符丽容经常在课上帮助小恒解决学习难题,在课后还会主动找到小恒聊家常,季节变换时还向他嘘寒问暖……随着关系拉近,小恒也终于向符丽容道出了内心想法。互相交心后,小恒终于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学习热情大大提高,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成为了懂事、孝顺、正直的学生,学会了关心亲人和身边的朋友,经常主动照顾年长奶奶的起居生活,这也让符丽容放下心来。
“于我而言,工作是教育亦是行善,或许不一定是大成就,但结果是好的、圆满的、有意义的。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份肯定,我心里也感到特别踏实。”符丽容说,帮助学子在校成长成才成人,是她一直以来用心教学的信念。
将“善”理念融入工作
激活教研活力
教学路上以善待人、育人,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是符丽容感到的最大收获。
“不仅是学生,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困难,作为过来人,我更应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在教学工作中,符丽容经常充当“知心姐姐”,帮助青年教师融入教学生活,在事业上不断成长。
曾有一名青年教师顺利通过入编考试,来到了旗峰小学任教。但由于家乡远在外省,种种生活不适应,让这位教师萌生退意,教学热情急转直下。作为教导主任的符丽容,敏锐地察觉到这点,生活上积极帮助她解决困难,工作上传授她“诀窍”,有时还会为她送上亲手熬制的老火汤,用一种“不是亲人更似亲人”的真情,帮助她度过思想瓶颈期,坚定了勇于直面困难的信心。
为了帮助教师队伍互助成长,在年级教师队伍调配时,符丽容会结合“善”理念,充分考虑教师的性格、能力等综合情况,再将人员进行科学整合,让每个年级的教师队伍新老交融,拥有活跃的教研气氛、扎实的教学能力。此外,符丽容还会专门在各年级配置善于沟通、处变能力强的“特别教师”,以此作为桥梁纽带,维系并加强教师联动。
尝试推行下来,效果显著,学校的教研活力激活了,教学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如此变化,符丽容在英语科组的感受最为明显。以前,学校教研活动大多为资深骨干教师参与,青年教师积极性普遍不高。而经过人员整合调配后,教师队伍的团队意识更强了,年轻教师的阳光好学总能带动起团队的教研热情,资深教师则能通过交流进一步提升团队的整体教研水平。
此外,符丽容还会定期组织教师团建活动,通过聚会等丰富形式,加强团队凝聚力,同时也创造了教师相互沟通交流的机会,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活动形成更和谐的工作氛围,更浓郁的互助向上气氛,让教师以充满朝气的正能量影响和教育下一代。
如今,青年教师变得更有上进心,会主动向同事前辈请教学习,也会争相担任班主任、带队比赛等工作,论文投稿数、课题研究数量逐渐上升。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