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中学校长吴维:
打造“慧教育”品牌 做“善心治”校长

■吴维(右一)在科技周活动中指导学生制作水火箭。通讯员供图
楷模档案
获奖项目:上善楷模·善治获奖人物:里水中学校长吴维主要荣誉:南海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南商基金优秀校长获得者,全国优秀竞赛辅导老师;曾任佛山市和南海区物理兼职教研员,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课题获各级奖励或在各级刊物发表。
今年8月,吴维调任里水中学校长刚好满两年。闲暇时,他常沿着里水河散步,思考学校发展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在吴维的管理下,里水中学把“慧教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核心,着力打造“慧课堂”“慧德育”“慧社团”品牌,深化课堂教育改革,“问探讲”特色课堂扬名省内外。这所佛山唯一在景区里办学的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南海区公办初中前列,不仅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也在教学中锤炼成长。
培育智慧学生成就智慧老师
今年6月,南海区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里水中学7位青年教师代表学校参加了不同学科的比拼,展现出过人实力。数学科洪冬慧老师和音乐科侯琳老师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双双获南海区特等奖,“南海区教学能手”称号,代表学校和区晋级全市比赛。
在各参赛的学校中,里水中学进入市级比赛的老师人数是最多的。侯琳说,取得理想的成绩,离不开在日常的教学中有目的地训练自己,也少不了学校对青年教师的着重培养。
里水中学以建设“慧教育”特色学校为总目标,打造问探讲“慧课堂”“慧德育”“慧社团”三大品牌,以“追求智慧的教育,培育智慧的学生,成就智慧的老师”为办学目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吴维的领导下,里水中学教学推进“慧课堂”,德育推进“慧德育”,第二课堂推进“慧社团”。这些理念的推行主要通过教师培训、开放日、接受视导三个渠道进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学生教育方面,吴维十分重视提问。吴维说,他经常跟学生聊天,让他们学会多提问,懂得提问,以问出发,形成“会学、会思、学会”的学习智慧。
在吴维的带领下,里水中学不断拓宽“慧德育”渠道,形成了“体验-感悟-反思”的“慧德育”模式,致力创建“尚善德育”特色品牌。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还成立了“慧文”(文学)、“慧舞”(舞蹈)等多个学生社团,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
在教师培养方面,里水中学每年都会对新加入的青年教师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师徒结对,通过“传、帮、带”,促进新老师的提升,并定期开展课堂对外开放日,为青年老师提供学习机会。
学校推动教师形成“汇智、会教、教会”的教学智慧,教师不断由“经验型”向“专家型”方向发展,涌现了一批像侯琳等市、区、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
把“善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每天清晨霞光初照,吴维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园中,或是在巡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或是回应每一位走过的学子和老师的亲切问好。作为一名耕耘30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他情注教育,实干兴校,对“善治”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吴维认为,善治,从方法上看是“善于治”,用党建引领,锤炼党支部和行政团队,创新管理思路;情怀上看是“善心治”,用教育初心、细心、耐心、关心对待学校每一个细节。
作为一校之长及学校党支部书记,吴维深知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工作之艰。他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党建贯穿学校发展过程,要求党员教师主动承担,而学校有重大决策、人事变动,均召开校党支部、行政和老师的联席会议,听取多方意见,培养出了一个党性坚定的团队。
工作中,吴维和团队通过“慧课堂”,“慧德育”,“慧社团”三个方面因材施教,培育全面发展的学生,体现了“善于治”的境界;他常常静下心来,想师生所想,急师生所急,主动发现师生确切需要,第一时间解决现实难题,体现了“善心治”的本质。
吴维上任之初就接到老师们反映,食堂伙食较差,希望提高伙食标准,改善味道;还有老师希望改善办公条件……吴维随即将教职工“舌尖上的幸福”作为提升教师幸福感的“头号工程”,对于教师反映的食堂伙食状况,他第一时间了解、跟进、督促,确保教职工在学校吃得饱、吃得好;一批新的电脑、饮用水净化设施让老师们享受更好的办公条件;最美办公室评选、最美老师事迹分享会、冬至包饺子、教师篮球赛等活动轮番开展……
吴维的“善心治”不仅在于老师,更多体会的是全校学生。台风“暹芭”来袭,吴维心忧学生的人身安全、教学保障,挽起袖子深夜与教师、学生一起搬运课本,为的是让孩子们的学习不被耽误;面对宿位供需紧张的现状,吴维多方奔走,为新宿舍楼筹建日夜操劳,为的是尽可能让全部孩子们住上新宿舍……如今,两栋五层高的宿舍楼已经顺利封顶,预计新增1000多个宿位,即将住上新宿舍的学生笑逐颜开。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通讯员里教宣